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一张有待展开的蓝图] 展开蓝图
 

[一张有待展开的蓝图] 展开蓝图

发布时间:2019-04-03 05:43:42 影响了:

  一九○二年,梁启超提出一个奇崛的观点:因为小说具有对人“熏、浸、刺、提”四种作用,因此国民之弊病,都是中国旧小说的过错。“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而他所谓的“新小说”共计十类,其中有一种,显得有些特别,也就是所谓“哲理科学小说”。梁启超不但在其创办的《新小说》上刊载翻译的科学小说,本人还写下了《新中国未来记》。一年后,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周树人,面对洋溢着技术乐观的凡尔纳,更以热血豪情说出:“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实际上,早在一八九一年,《万国公报》就刊载过爱德华·贝拉米的乌托邦名著《回头看纪略》(今译《回顾》)。此后,凡尔纳等人带有科学幻想色彩的作品也陆续获得了译介,耳濡目染之下,本土原创的科学小说迎来了第一轮兴盛。不过,此时距离这一名称繁多的文学品种被移植到美国,被书商打造成庸俗廉价的地摊文学,并随后在雨果·根斯巴克和约翰·坎贝尔两位科幻编辑手上转型走上正轨,最终以Science Fiction的名目进入所谓“黄金年代”并从此稳定为一种具有充分文类自觉意识、以美国流派为大宗的类型文学尚且还有几十年之遥。因此可以说,世纪初的中国人是在缺少足够规范的压力下,自由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对这一文类进行功能性处理的。从那些文化先驱开始,中国科幻就不可避免地与现代民族国家构建这一重要议题纠缠在一起。换句话说,不论是清末民初的文化革新,还是新中国初期的文艺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科幻在中国一直就是现代化工程的一部分,即便后来在与世界主流科幻有了充分的接触后,热爱科幻的中国人仍然通过开启一扇扇通往奇境的窗口来激发国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热忱,以此参与到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进程中。
  虽然如此,这一舶来品在中国的旅行却并不顺利,其间经历了几次大的中断和消沉。尽管有《小灵通漫游未来》、《珊瑚岛上的死光》一类轰动一时的作品,却缺乏足够多的可被代代传承的经典力作。加之理论认识的僵化——科幻不过是少儿科普工具,科幻在今天便总流露出几分小儿科和“不正经”的味道,即便机器人、外星人、世界末日、银河战争、克隆人、时间旅行、超能力等早已随着美国大片在全球的泛滥而为普通观众耳熟能详,但人们仍然分不清它和穿越、哈利·波特有什么区别,不知道除了凡尔纳以外世界上还有什么科幻作家,甚至会疑惑地问:“中国也有科幻么?”直到近来,刘慈欣的“三体”系列、韩松的《地铁》等作品引发了一轮热潮,主流媒体、主流学术界、知名文化人都开始纷纷热议科幻在当下中国文化格局中的重要意义后,一直被误解为“幼稚”的科幻爱好者们才终于感到有几分扬眉吐气,一本重新对科幻进行理论思考的《科幻文学论纲》也适时地登场了。
  在不为外人知晓的所谓“科幻圈”里,北师大的吴岩教授无疑是中国当代科幻研究的先行者。从中学时代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评论叶永烈小说的文章开始,吴岩二十年来不但从事创作,且一直与不断在这个“圈子”里进进出出的各种重要人物打交道,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开阔的国际性视野,利用自己所在的高校学术平台,艰难而执著地推进着科幻研究工作的进展,组织主持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科研项目,还编著了一批科幻理论书。不过,由于身兼教育和文学两个院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吴岩本人的科幻研究一直以零散的文章为主,直到这本《论纲》以学术专著形式出版,一个理论工作者的面目才清晰起来。
  与前人不同,《论纲》不再将科幻史简单地理解成“一段人类如何探索自然、战胜自身、走向宇宙、面向未来的浪漫历史”,而是视其为“科技变革的时代里,受到各类社会压制的边缘人通过作品对社会主流思想、主流文化和主流文学所进行的权力解构,而这种解构的方式,就是欲望上的对抗化、内容上的陌生化、形式上的方法化,以及人物的种族化”,以此“缓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所造就的人类心理失衡”。为了说明这一新颖的观点,作者旁征博引,将几百年来中外科幻融会贯通,放弃历时性的文类演变描述,将材料置入共时性的理论框架,依托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背景,以多年来在科幻领域的切身体会,试图在理解和同情的基础上,对科幻实践者们的行为进行辩护和批判。以创作主体为纽带,作者将“科幻”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梳理联合在一起,不仅想要回答“中国科幻是怎么回事”,更雄心勃勃地想要说明“科幻是怎么回事”,而这样做,归根结底是为了证明自己“所投身的这种文学是一种值得投身的、重要的文学形式”。
  实际上,科幻在欧美一直都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不论是作为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还是作为欧洲精英文学中有着悠久传统的、有力的表现框架,都颇受一些学者尤其是左派知识分子的器重。诸如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达科·苏恩文(Darko Suvin)等人都对科幻如何为西方民众呈现其他历史选择的可能性深感兴趣,就此演绎出一套发人深省的理论。遗憾的是,西方科幻研究几乎无力处理中国的科幻实践。比如,亚当·罗伯茨的《科幻小说史》基本上是一部欧美(日)科幻小说史。正如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现代”提供了新的诠释一样,中国科幻作家不论开凿多么绮丽飘忽的世界,背后总是隐含着这样那样的现实针对性,因此中国人的科幻理论言说理应为重新思考这一与“科学/技术”、“时间/空间”、“过去/未来”等现代议题息息相关的文类提供具有本土特色的反馈。《论纲》就是在向世界科幻研究前沿看齐并展开积极对话。
  大概“权力”和“边缘人”这一新鲜的视角击中了绝大多数中国科幻热爱者的神经,勾起了他们心中作为“边缘人”的痛楚和自豪之感,所以《论纲》引起了不少当代科幻作家的强烈共鸣。刘慈欣就声称这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韩松更是赞誉其“像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般,从窒息的暗雾和重障之间,把灵光传输过来,使得中国科幻有豁然开朗之感”。虽有溢美成分,但作者这一对自己多年研究的总结工作,确实打开了中国科幻研究的新局面。特别是,作者将目光的聚焦点从对文类的功能性阐释转移到创作主体在科技时代和现代进程中的心灵焦灼上,这在张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更显得耐人寻味。我们不禁要追问:在中国迎着外部的竞争、内部的阶层分化而崛起的时代,究竟何者为“边缘”,何者为“主流”?“边缘”究竟应该和“主流”合作还是应该坚守自我?这些根本性的难题为《论纲》的叙述制造了困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