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问课”在课堂教学中出彩:课堂教学中的导课和结课是什么关系
 

“问课”在课堂教学中出彩:课堂教学中的导课和结课是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19-04-04 04:38:00 影响了: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更需要教师具有反思性教学的艺术。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反思性教学呢?其实,有效的反思性教学需要教师掌握“问课”艺术。“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询学生、同行以及自我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与意见,并对自我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度加工,以期达到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问自己
  一是问自己,教师要用一双智慧的眼睛问自己,力争把自己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这样才会给自己不断注入活力,成长的步子才会更快、更有实效。
  1、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要善于“课前问”。
  “课前问”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向自己发问。在水平二(四年级)单杠(杠上支撑)教学前,我是这样进行“课前问”的:小学低单杠是体操教学内容之一,本节课以简单的单杠(杠上支撑)动作为学习素材,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杠上支撑动作。我准备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安全又实用的学习环境,应该如何设计呢?基于这个想法,我设计了用不锈钢体操棒来代替单杠进行教学,解决了器材不足,保障了学生安全,还适当降低了单杠练习的高度和难度,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在学练中掌握技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课中问”。
  在四年级《掷垒球》的新授课上,我发现有些同学的技术动作掌握得较好,掷得远的同学对掷垒球特别感兴趣,拼命地抢着掷垒球;而那些技术动作不好,投掷得不远的同学却始终对练习不太感兴趣,心不在焉。而更令我可气的是,在集体练习时有些同学还没有把垒球投掷出去,就有同学不顾安全跑到前面抢垒球去了,学生的兴趣都转移到抢球上去了,而忽视了掷垒球的动作过程。看到他们为了抢到垒球而拼命奔跑这个情形,我凝思片刻,这时我想到,怎样才能把他们抢垒球的这股劲头用到练习当中去,来调动全班同学的练习兴趣呢?我灵机一动,立即整队,不但没有批评那些学生,还鼓励他们掷得更远些,跑的更快些,号召其他学生像他们那样。但不是简单的一窝蜂的抢,而是加了几个条件,即两人一组,听老师口令,同时掷垒球,同时又是你掷我抢,看谁能先返回,男女各分成四队,各选出一位实力相当的同学进行挑战赛,如此下去学生的练习兴趣倍增。练习时争先恐后,没有丝毫的松懈,为了战胜对手,拼命把垒球向远处投掷,使别人跑得更远,返回得更慢。学生基本做到了蹬、转、挺、拨,结果这比我一味的口头强调,效果强出百倍。
  3、在上完课后,教师要坚持“课后问”。
  “课后问”就是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出教学中的精彩和遗憾,特别要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今后在教学中扬长避短。“课后问”作为教师教学思想轨迹的记录,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思考:预设的教学目标是怎样得到落实的?采取了什么教学手段使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哪个教学环节效果最好,为什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等。
  二、问学生
  二是问学生,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的疑难、困惑、收获便是我们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出发点。
  教师要及时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效果、学习困惑、需要教师怎样教学的愿望等,这样便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便于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兼顾个体,因材施教,注重教学的层次性,给予学生最大的空间发挥个性与特长。当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教学过程,对待学生幼稚的意见,教师不要简单适从,要善于倾听,去伪存真。在课后,我曾询问过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意见还真让我眼睛一亮,受益匪浅!有的说,老师你不要老是讲得罗嗦、老是自己问问题,可以让我们也说说、也问问;有的说,老师这么难的技术动作学不会,最好教容易一点的;有的说,老师你不要老是板着脸凶巴巴的,希望对我们多一点微笑、多一点温柔;……。从询问中我可以看出学生是多么渴望互动、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关注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归根到底,向学生问课的初衷与最终目的是两句话:问的都是你——学生——学得怎么样;为的都是你——学生——能学得更好。当一个体育教师心中装满“生本”理念的时候,就不会为体育教学生涯的一些困难而迷茫。
  三、问同行
  三是问同行,如有同行观课,课后更要多问问。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问他们,更能看到自己教学的失误,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更能改进我们明天的教学工作。
  记得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校本教研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师之间无组织的、随意的争论和商榷。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教师应倾听同行对所听或所了解到的有关自己教学情况的意见或他们对课堂教学的见解,这种意见实用性强,便于自己长善救失,有利于教师很好地改进教学工作。在平时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问同行发现在课堂中哪些方面是最无用、最无价值的?哪些“有问题的教学行为”导致了不够理想的教学效果?哪些教学手段未能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把握上是否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总之,教师要有谦虚的品德,使同行愿意给你提看法,使大家能够坦诚交流。同时,教师要善于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作为“问课”中的资源,无论是一份精彩的记录,还是一丝遗憾的感慨,或是一点灵感和触动,它们的珍贵之处是都来自课堂、来自学生、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自于课堂现场的学情反馈。不断的“问课”,就会让教师更好地尊重学情,更好地关注学生。当“问课”成为教师的习惯,课堂必将会因学生的发展而生动,因师生生命活力的焕发而精彩。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