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王辉耀:,国际人在地球村趋于常态化_推进常态化 做到三不出
 

王辉耀:,国际人在地球村趋于常态化_推进常态化 做到三不出

发布时间:2019-04-05 05:26:49 影响了:

  王辉耀: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高级访问研究员,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中组部国际人才战略专题研究组组长。  国际人是新观念的缔造者和传播者  
  《中国青年》:从国家公务员、留学生到新华商再到社会企业家,作为较早提出“国际人”概念的学者,你如何定义国际人?
  王辉耀:国际化人才不等于出过国或者在国外工作过,关键还是要有一种国际意识。我理解的国际化人才有几个指标:第一,具有国际视野、天下观念,身在祖国胸怀世界。第二,掌握外语。第三,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我们不能只跟国人沟通,还得知道如何与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沟通。第四,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掌握最新的知识技能。第五,具有前瞻性眼光和创新思维能力。
  《中国青年》:你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国际人,以你的身体力行以及观察,这些年,“国际人现象”在中国有着怎样的趋势?
  王辉耀: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尤其是2002年加入WTO后,中国的国际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双向互动,不仅指中国人日益国际化走向世界,也是国际人进入中国带动更多的中国人国际化。比如,中国每年向海外输出30万留学生,也有29万外国留学生正在中国学习。
  在中国的国际人近年来明显增多。20年前主要是在华外交官、外教和跨国公司雇员,而今天遍及许多行业。他们讲着流利的中文甚至中国方言,通晓中国文化和国人心理,整日与中国企业、政府打交道。我常碰见大量NGO组织、智库机构的国际工作人员、外籍学者、甚至不少外国人做了中国公司的雇员。
  另一方面,具有“国际人”素质和观念的中国人也日益增多。虽然身在中国,他们拥有跨国、跨文化的沟通能力、思维开放,对多元文化兼收并蓄。这些人多是学者、企业管理人员、非政府组织职员等等。
  世界上有超过2亿人口生活在非出生国,流动带来新思维、新理念,对一个国家的创新产业非常有益。比起纽约、伦敦等国际化城市,北上广的国际人人口比例还不足。
  《中国青年》:当地球越来越成为一个村落的时候,“国际人”会成为一股潮流吗?
  王辉耀:这是必然现象,世界的界限被抹平了。交通的便利带动沟通的便利,最后是文化的日益趋近。能轻松地与不同种族、国家、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沟通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到最后,当世界是地球村的时候,国际化是主流、世界公民是常态,也不存在什么“潮流”了。中国现有5000万的华侨,相当部分是国际人。去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7000万人次,其中也有大量国际人。
  《中国青年》:越来越多的“国际人”给今天的中国带来了哪些新东西?
  王辉耀:国际人不单是时尚生活的实践者,也是新观念的缔造者和传播者,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不只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最关键是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
  自古中国文化、社会鼎盛时期都以开放多元为主要特征,从汉唐到最近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都印证了这点。国际人的流动性状态注定了身上带有不同文化的特质,他们带给中国社会多元的文化、开放的氛围、崭新的观念,给中国城市带来活跃的气息、国际化的视野,甚至从另类的认知角度,帮助中国社会进步。
  多走多看,开阔视野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
  《中国青年》:你最得意的教育成果就是两个“全球化”的孩子。跨文化的优势使得他们四海为家,培养出这样的国际公民,你有怎样的心得?
  王辉耀:我很早便有意识想把下一代培养成“世界公民”,希望他们有世界眼光、国际文化背景。所以,从我的一双儿女只有三四岁的时候我就陪伴他们周游世界,到北美、欧洲和东南亚等地游学。
  他们体验过不同的国际学校,会三四门外语,也能说流利的中文;他们的朋友遍及世界各地,能很轻松地与不同文化的人打交道。女儿今年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儿子现在就读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他们喜欢纽约,因为纽约是世界上最国际化的城市,国际人才云集,有40%以上的人口都不是出生在美国。
  现在看来,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也会从事跨越东西方的国际人才方面的事务。
  《中国青年》:在他们的成长中,家长的规划起到怎样的作用?
  王辉耀:家长首先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和视野,才能更早地帮助孩子选择未来的成长模式。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会各不相同,多走多看,开阔视野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
  《中国青年》:你赞成现在越来越多的低龄留学吗?
  王辉耀:低龄留学未尝不是好事,更早接触不同文化,能更好融入当地社会,比如在美国的大学名校,多数喜欢招收有就读过美国高中经历的中国学生。但是,中国文化不可丢,无论从一个人的文化血脉还是就业竞争力来讲,掌握自己的文化非常重要。
  《中国青年》:如果一些家庭经济上支持不了孩子去环球游学,会不会有其他途径培养孩子的国际化视野与开放的思维?
  王辉耀:不能出国可以出城、出省游学,还可以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上互联网、看报读书开阔视野。可以多上上国外网站、关心时事和趋势,学好外语,交一些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
  关键是思维的开放。很多国际化的人甚至没有出国经历,但同样思维开放,与外国人交流很顺畅。现在从中学到大学都有大量的交流项目,费用并非十分昂贵,这些方式虽是短期,却能开阔视野,鼓励孩子迈向国际化。
  中国教育与国际化还相差很远
  
  《中国青年》:在你成长为国际人的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到了推动作用?
  王辉耀:我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学外语的大学生,也是第一批进对外经贸部工作的公务员,第一批出国留学国际商务战略的留学生,很早从事国际化的商务活动,从事欧美留学人员社团创新工作,现在又从事国际智库的研究工作,为国家建言献策。
  这些经历都与国际化相关。少年时候,我的父母在铁路部门工作,所以有机会经常坐火车游历各地,开阔眼界。小时候喜欢看《参考消息》,向往外面的世界,希望体验不同的文化、接触不同的人。
  《中国青年》:你一直呼吁大学生打造国际化个人品牌,对于眼下众多的90后毕业生来说,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王辉耀:每个人生来是没有品牌的,如果你毕业于名校,你取得了第一个品牌,但它的保鲜期只有短短五年。五年后你的学历作用就不大了,到时社会会看你毕业后做了什么,在哪家公司工作过,每个人都是借助不同品牌最后上升到个人的品牌。
  其一,建议“傍大企”实习,主要是跨国企业。这些企业寒暑假都会招募实习生,这是很好的“直通车”,就算没有录用,企业的“名牌”背景也会纳入你的简历中,找工作时如虎添翼。
  其二,多结缘成功人士和过来人,尤其是观念新素养高的国际化人士。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讲座、会展服务,认识一些“有用的人”,就业乃至创业时或许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其三,打好自身国际化的基础积累。除了外语、专业技能,还要了解一些国际商务通用的话语、规则、礼仪,提高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中国青年》:中国需要有国际型的人才,这恰恰是当今教育在培养人才上的短板。对于这样的难题,你认为除了青年个人努力,教育界该如何破题呢?
  王辉耀: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引进外资外企,盘活了中国经济和企业;今天何尝不可以引进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国际办学来拯救中国教育?
  一个好的方式可以是国际名校与中国本土教育的合作办学模式。我发现中欧商学院就办得不错,类似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以大面积普及,让先进的教育理念进入中国,使更多的青年不用出国同样能享受国际一流的教育。
  在开放国际化办学方面中国还远远不够,需要吸引大量留学生进入中国的教育体系。在欧美国家,国际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包括哈佛牛津在内的一流名校国际学生的比例都超过10%。我国在校大学已经有3000万,但在华留学生还不到30万人,很多是学习中文、中医、针灸等内容的。其次,是国际师资太少。第三,是课程设置更多受限于大纲,没有一个国际化的课程。
  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全球化时代,人才也开始全球流动,但中国教育与国际化还相差很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