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于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建设的思考】高中语文课堂总结
 

【关于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建设的思考】高中语文课堂总结

发布时间:2019-04-11 05:05:53 影响了:

  摘要:语文课堂的教学建设,需要新的理念作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效课堂;互动;主体意识;学法指导
  建设高效课堂需要我们营造一个相对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给学生自我发展提供空间和舞台。只有在相对自由和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而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语文课堂的建设。
  一、民主、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建设
  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是备课,而备课又包含备学生、备知识、备环境等因素,其中备学生是备课的前提。所谓的“备学生”就是要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这是建设民主和谐课堂的前提。了解学生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和依据,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当然也是教师整合课本知识、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水平、知识接受水平以及他们的心理发展特征,才能设计出合理的互动教学过程。
  其次,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学生观,这是构建民主化课堂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或认识直接影响着其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同时对学生的看法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行为。与事实不相符的学生观会因为表象的认识,对学生形成错误的评价,错误的评价认知会让学生与教师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这种对立会割裂“教”与“学”的过程,也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从而导致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出现。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观点和立场出发,以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为依据,形成正确的学生观。综合以上两点进行进行互动课堂的建设,来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建设。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
  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为主的培养过程。其目的在于教师通过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与教师相左的观点和看法,敢于质疑和反驳。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只有拥有了充足的时间才可能去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要自觉地转换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教学的更多内容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培养自我主体意识。2.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对学生年级越高越不愿意提问和质疑的现象深有感触。这一原因的形成是由于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分的权威意识压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通过简单错误的预设、鼓励质疑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形成良好的习惯,进一步使其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语文教学课堂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培养应该得到重视
  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学法的指导和培养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培养学生听课的能力。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会听课,抓不住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课后有不知道该巩固什么知识。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俗话说:“听到的,过眼云烟;看到的,铭记在心;做过的,刻骨铭心。”这句话的意思在于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所以,只有让学生进行实践性的学习,他们才会对学习的内容有深刻的影响,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现在强调的“终身学习”其目的就在于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于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形成有效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如果能够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就可以适应各种环境,在这种能力的支持下步入社会之后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掌握生存的技能。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生“学会”变为学生“会学”。
  总之,人的发展本质就是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掌握自主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中成长,才能够从本质上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满花.怎样使语文课堂“活”起来[N].贵州民族报.
  2.叶盛,加莉莉.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N].延安日报.
  3.周梅芳.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N].湘潭日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