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扶贫调研报告 [建整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扶贫调研报告 [建整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9-06-04 14:32:08 影响了:

第一篇:建整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江口、麻阳水办事处所辖4个建整扶贫村,分别是江口镇白岩头村、小江口乡大冲口村、均坪镇扬务溪村、木溪乡桐油坡村。8月15日至19日,由建整办刘平同志牵头,对4个建整村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1、建整工作稳步推进。4个村都严格按照建整工作规划,加强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村级班子基本做到团结务实,凝聚力和战斗

力较强。都加强了党员队伍和村级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其中白岩头村送培了入党积极分子4人,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大冲口村送培了入党积极分子1人,桐油坡村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扬务溪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另外,大冲口村培养了2名年龄在35岁以下、高中文化的村级干部后备力量,使其分别担任村计生协常务理事和村团支书,加以锻炼提高。

2、扶贫工作总体进展缓慢,资金到位不理想。除大冲口村外,其他3个村项目落实和资金到位难度大。具体情况为:大冲口村年初制定了维修3公里的村级公路、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处、搞好农网改造、拉通程控电话4大项目,预计投入扶贫资金7万元(不含农电网、电话投资),现已完成公路维修,饮水工程和农网改造正在施工之中,程控电话即将开工,预计在9月底全部完成扶贫项目建设;该村已到位扶贫资金3.75万元,其中县委办1.2万元,人行1.35万元,扶贫办0.9万元,烟草局0.2万元,团县委0.1万元。白岩头村年初制定了修建过渡码头和农网改造2大项目,需后盾单位投入资金4万元(不含农网改造资金),现农网改造即将施工,码头修建难以启动;已到位资金2014元,其中县农行2014元、县统战部、县试验区办均为0。扬务溪村年初制定了农网改造和修建公路大桥2个项目,其中修桥需投资30多万元,现两大项目均未实施;已到位资金3000元,其中县法院1000元,县交通局1000元,县电信局1000元。桐油坡村年初制定了水稻制种、水渠维修、公路维修3大项目,预计投入扶贫资金6000元,其中引导村民水稻制种项目已落实,水渠、公路维修项目未落实;后盾单位到位资金2500元,其中粮食局2014元,招商局500元,环卫所为0。

3、计生、财税、稳定、抗旱等经常性工作落到实处。4个村到目前止,均无违法生育情况,财税任务的完成都居所在乡镇前列。抗旱工作能做到有人员、有机器、有规划,力求取得实效。其中旱情较严重的有大冲口村和白岩头村,大冲口村579亩耕地受旱410亩,其中全无收入的水田达40亩;白岩头923亩耕地受旱610亩,两村都集中力量务求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稳定工作无异常情况。另外,大冲口村今年计生和财税工作在建整扶贫工作的带动促进下很有起色:①计生工作,组建了村计生协会,成立了“三生服务基金”,共募集资金11382元,开展“八上门”服务;投入资金10000多元,建好了地面面积为120m2的“三室一校”高标准计生优质服务阵地,已开展了生殖健康查治活动3次,举办计生保健知识培训班3期;村计生协成功地劝回了2对外躲夫妇回乡参加妇检,并落实了节育措施,该村期内妇检到位率和节育措施到位率均为100。②财税工作,实现了由上门催交向主动纳税的转变,现全村98的村民主动送交了财税任务,全村税收完成额位全乡第一。

4、工作人员能主动地为村里出谋划策,积极向联系领导和后盾单位争取资金,反映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扶贫内容的片面性影响了扶贫的整体效果。所调查的4个村只有2个村实施了经济开发项目,其中大冲口村引导村民增种西瓜100余亩,增栽烟叶170多亩,桐油坡村发展水稻制种50亩;只有大冲口村举办了烤烟栽种和柑桔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扶贫思路和力量只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了提高村民发展经济的思想水平和技能水平,发展路子仍模糊不清,如此,搞好了基础设施建设也只不过是搭好了舞台唱不好戏,群众脱贫致富进程依旧缓慢。

2、资金到位难是阻碍建整扶贫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资金难以到位原因有四:第一、后盾单位领导对扶贫工作不重视,认为这项工作是强加在头上的负担。第二、工作队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方法欠佳,不能很好的向联系领导和后盾单位汇好报,争取资金,而是坐地等花开。第三、单位经济状况非常差,无法完成出资任务。第四、无过硬的约束机制,后盾单位出资多出少出一个样,出与不出一个样,挫伤了单位的出资积极性。

3、群众思想意识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扶贫工作顺利开展。部分建整村和建整村部分村民认为争取到了建整扶贫,有国家扶助,期望值相当大,从而削减了自力更生的思想,滋长了等靠要的意识,使帮扶变成了应扶,造成项目难以落实。如扬务溪村,修两座桥需30多万元,但村民不肯自筹小部分资金,造成后盾单位面对巨大的数额产生畏难松劲情绪,使工程迟迟无法实施。

针对如上问题,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对扶贫后盾单位的约束管理机制,对扶贫资金出与不出、

第二篇:建整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江口、麻阳水办事处所辖4个建整扶贫村,分别是江口镇白岩头村、小江口乡大冲口村、均坪镇扬务溪村、木溪乡桐油坡村。8月15日至19日,由建整办刘平同志牵头,对4个建整村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建整工作稳步推进。4个村都严格按照建整工作规划,加强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村级班子基本做到团结务实,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都加强了党员队伍和村级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其中白岩头村送培了入党积极分子4人,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大冲口村送培了入党积极分子1人,桐油坡村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扬务溪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另外,大冲口村培养了2名年龄在35岁以下、高中文化的村级干部后备力量,使其分别担任村计生协常务理事和村团支书,加以锻炼提高。

2、扶贫工作总体进展缓慢,资金到位不理想。除大冲口村外,其他3个村项目落实和资金到位难度大。具体情况为:大冲口村年初制定了维修3公里的村级公路、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处、搞好农网改造、拉通程控电话4大项目,预计投入扶贫资金7万元(不含农电网、电话投资),现已完成公路维修,饮水工程和农网改造正在施工之中,程控电话即将开工,预计在9月底全部完成扶贫项目建设;该村已到位扶贫资金3.75万元,其中县委办1.2万元,人行1.35万元,扶贫办0.9万元,烟草局0.2万元,团县委0.1万元。白岩头村年初制定了修建过渡码头和农网改造2大项目,需后盾单位投入资金4万元(不含农网改造资金),现农网改造即将施工,码头修建难以启动;已到位资金2014元,其中县农行2014元、县统战部、县试验区办均为0。扬务溪村年初制定了农网改造和修建公路大桥2个项目,其中修桥需投资30多万元,现两大项目均未实施;已到位资金3000元,其中县法院1000元,县交通局1000元,县电信局1000元。桐油坡村年初制定了水稻制种、水渠维修、公路维修3大项目,预计投入扶贫资金6000元,其中引导村民水稻制种项目已落实,水渠、公路维修项目未落实;后盾单位到位资金2500元,其中粮食局2014元,招商局500元,环卫所为0。

3、计生、财税、稳定、抗旱等经常性工作落到实处。4个村到目前止,均无违法生育情况,财税任务的完成都居所在乡镇前列。抗旱工作能做到有人员、有机器、有规划,力求取得实效。其中旱情较严重的有大冲口村和白岩头村,大冲口村579亩耕地受旱410亩,其中全无收入的水田达40亩;白岩头923亩耕地受旱治理发愣功亩,两村都集中力量务求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稳定工作无异常情况。另外,大冲口村今年计生和财税工作在建整扶贫工作的带动促进下很有起色:①计生工作,组建了村计生协会,成立了“三生服务基金”,共募集资金11382元,开展“八上门”服务;投入资金10000多元,建好了地面面积为120m2的“三室一校”高标准计生优质服务阵地,已开展了生殖健康查治活动3次,举办计生保健知识培训班3期;村计生协成功地劝回了2对外躲夫妇回乡参加妇检,并落实了节育措施,该村期内妇检到位率和节育措施到位率均为100%。②财税工作,实现了由上门催交向主动纳税的转变,现全村98%的村民主动送交了财税任务,全村税收完成额位全乡第一。

4、工作人员能主动地为村里出谋划策,积极向联系领导和后盾单位争取资金,反映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扶贫内容的片面性影响了扶贫的整体效果。所调查的4个村只有2个村实施了经济开发项目,其中大冲口村引导村民增种西瓜100余亩,增栽烟叶170多亩,桐油坡村发展水稻制种50亩;只有大冲口村举办了烤烟栽种和柑桔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扶贫思路和力量只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了提高村民发展经济的思想水平和技能水平,发展路子仍模糊不清,如此,搞好了基础设施建设也只不过是搭好了舞台唱不好戏,群众脱贫致富进程依旧缓慢。

2、资金到位难是阻碍建整扶贫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资金难以到位原因有四:第一、后盾单位领导对扶贫工作不重视,认为这项工作是强加在头上的负担。第二、工作队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方法欠佳,不能很好的向联系领导和后盾单位汇好报,争取资金,而是坐地等花开。第三、单位经济状况非常差,无法完成出资任务。第四、无过硬的约束机制,后盾单位出资多出少出一个样,出与不出一个样,挫伤了单位的出资积极性。

3、群众思想意识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扶贫工作顺利开展。部分建整村和建整村部分村民认为争取到了建整扶贫,有国家扶助,期望值相当大,从而削减了自力更生的思想,滋长了等靠要的意识,使帮扶变成了应扶,造成项目难以落实。如扬务溪村,修两座桥需30多万元,但村民不肯自筹小部分资金,造成后盾单位面对巨大的数额产生畏难松劲情绪,使工程迟迟无法实施。

针对如上问题,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对扶贫后盾单位的约束管理机制,对扶贫资金出与不出、出多出少问题纳入制度化管理,改变出资的随意性。

二、加强对工作队员责任意识教育,建立严格科学的工作业绩考评制度,杜绝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办不好事的不良气习。

三、加大对村民思想意识的建整扶贫。要使村民树立起抢抓扶贫机遇、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思想观念,而不是停留在等靠要和散懒穷上,影响扶贫工作的开展。

四、完善扶贫内容,五管齐下,增强对贫困村经济发展的推动。

 

;江口、麻阳水建整扶贫工作队

第三篇:2014年建整扶贫工作总结

2014年建整扶贫工作总结

就业服务中心驻xx镇xx村工作组

为了全面完成农村建整扶贫工作各项任务,我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即时传达建整扶贫工作的相关精神。我工作组认真实施2014年建整扶贫规划,团结村支两委班子,紧密联系群众,吃苦耐劳,扎实推进扶贫攻坚,使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全面完成,现就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狠抓村级组织建设和村部平台建设

xx镇当家村是我单位的扶贫联系点。今年我工作组对该村组织建设抓得很扎实到位,在原来的基础上,使村支两委、民兵营、共青团、妇代会等村级组织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并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在上级领导部门及花垣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村里先后发展党员1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名,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更进一步完善,党支部的战斗力得到加强,并能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在搞好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我们狠抓村支两委的政治思想工作,认真引导和做好村干部的思想稳定、队伍稳定工作。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鼓励他们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积极带领群众展观的脱贫致富,以科学发思想找到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时关心爱护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以人为本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安心

工作,努力工作,做好村民的带头人。在搞好村委组织建设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把当家村的村部建设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来抓,我中心先后投入2万余元,为当家村建成了一个标准的村部,结束了该村村干部没有办公场所的历史,改善了村干部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

二、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确保计生工作良性发展

抓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工作组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发挥村级基层干部的群体力量,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包干,每两名党员干部负责两个村民小组,建立育龄妇女生育台帐,一户一册,做到情报准,无漏洞。按照目标要求开展计生措施落实,积极配合花垣镇计划生育工作,全年共投入计划生育活动经费4000元,确保计生工作正常运行。

三、狠抓社会治安,全村一派祥和

积极配合村支两委狠抓综治维稳工作制度建设,实行综治维稳工作领导责任制,支书为第一责任人,村长是主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民兵营长为第三责任人。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和排查各类矛盾,做好调解工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做到以理服人,创建和谐社会,文明乡村,文明家庭。保持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全村一派祥和。今年以来,全村未发生一起影响社会治安的违法事件。

四、抓好支柱产业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1、支柱产业的技术培训。当家村支柱产业主要是金秋梨和猕猴

桃,由于种植农户种植、培管技术较差,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产生的经济效应较差。针对这个问题,我工作组采取请相关专家上门培训的模式,对相关产业进行技术培训,受训的村民达100余人。培训方式主要是通过发放资料、课堂讲授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由于真实直观,通俗易懂,使他们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种植、施肥、拉技、修剪、杀虫等一系列技术。为该村的支柱产业的发展和村民的增产增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农村富余人员外出务工是我县农民经济收入重要来源之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工由于受教育层次普遍低又没有技术,只能做一些苦、脏、累没有技(更多内容请访问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术的普通工作。工资收入只能维持2014元左右。甚至有些人由于没文化、没技术盲目外出而找不到工作,只好负债回家。针对这些问题,我中心发挥我们培训的资源优势,专门组织了一批当家村富余劳动力,为他们免费举办了一期电、焊工技能培训,受训人数达46人,考试合格后免费发放相关证件,并免费为他们介绍工作。由于他们有了一技之长,都能找到较好的技术工作,工作稳定,工资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大大的增加了他们外出务工工资收入。仅此一项该村全年累计共增创劳务经济收入60万余元。

以上两项培训我中心共计投入2万余元。由于培训及时到位,农民得到了实惠,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得到了广大农民兄弟们的一致好评。

五、扶贫帮困难对子

年初,我们送去3000元扶贫慰问金,帮助八户特困户购买种子化肥等。局领导班子成员以该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送给每户500元慰问金,别外还给联系户小孩买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把温暖送给群众,使建整扶贫工作深入到千家万户。

一年来,我们工作队员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自己的形象,恪守为民之责。在村支两委组织建设和政治思想教育,抓好计划生育和维稳综治工作、建设文明乡村、培养发展党员、筹备干部后备力量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把县委、县政府建整扶贫的精神带到农村,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农民得到实惠,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总之,工作有一定起色,但离县委、县政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一如既往地把建整扶贫工作抓好抓实,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的扶贫攻坚任务。

xx县就业服务管理中心

2014年12月22日

第四篇:2014年建整扶贫工作计划

2014年建整扶贫工作计划

(县委宣传部、移民局、文广新局、建设银行、科协、驻xxxx

工作建整扶贫工作组)

2014年2月20日

按照上级要求,结合xxxx实际,突出抓好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切实加大产业整调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迫切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村级经济有一定发展工作计划如下:

一、突出产业项目建设,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1、当年实现烟叶生产300亩,利用国土整理项目,力争烟叶部门大力支持实现这一产业的计划落实。

2、当年实现金银花项目开发300亩,力争移民局大力支持。

3、当年实现本村椪柑品改面积150亩,力争柑桔办大力支持。

4、当年内结合青年移民创业项目实现养殖种点户10户,力争移民局大力支持。

5、加强现有林地和退耕还林项目管护工作,力争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

完成产业项目需要争取各项资金200万元。

二、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当年内完成本村农网电路高压线2600米、低压线2200米,线路改造工程提高供电能力带动农业、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力争电力部门大力支持。

2、当年完成惹比通组公路5.6公里硬化工程,完成寨内延伸

公路两条4公里工程。(一条通往新民用码头,一条接xxxx公路其中有30万造价桥梁一座),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3、完成惹比组117户群众看电视难问题,改善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力争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

4、完成移民区内住宅地下沉村民危房改造20户,力争移民局大力支持。

5、完成本村人畜饮水工程,实现电排自来水项目,力争水利局大力支持。

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各项资金600万元,力争扶贫办、发改局、交通局、公路局、财政局、移民局、文广新局、水利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突出造血扶贫,增强村民致富技能

1、结合党训班办一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

2、结合主要产业开发办一次金银花、烟叶培训班。

3、实现商业门面投入,使村级经济有一个永久性的收入。

四、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班子战斗力

1、加强村组干部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干部队伍,做好预备党员、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

2、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完善村支部活动室、图书室、卫生室等软硬件建设,达到“有处论事”、“有处活动”。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结合“争先创优”活动,通过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党支部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富民有方、团结战斗、务实创新的堡垒。

4、充分发挥民兵、妇女、青年、综治、调解、计划生育等的

组织作用,确保村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五、工作措施

1、组建机构、强化领导。成立宣传部、移民局、文广新局、建设银行、科协5家单位领导组成的建整扶贫领导小组。

2、积极协调,加强服务。主动找各级部门汇报工作,协调项目资金,力争完成年度计划。

3、深入调研,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及时掌握群众恩想动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加强依法治村,加强安全生产,维持社会稳定。

4、整章建制,加强自身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只指导包办,当参谋不越位,做村民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建整扶贫工作队员。

第五篇:2014年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计划

*******2014年建设扶贫工作计划

为做好*******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特制订如下工作计

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西南部,距*县约8公里,距*******政府3公里。全村16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365户,1286人,其中回族1032人,占全村人口的80%左右。现仍有贫困人口1000余人,占全村人口的88%左右。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农村贫困户较多;二是村民营经济不活跃,村里缺乏收入来源,历史陈债较多,村集体负债较重;三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经纪人少,农民发家致富的本领不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

二、扶贫工作计划

(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通过进村入户座谈了解、村组干部和党员会议商讨,全村上下对于制约该村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在“路、水、住”三件事上。结合*村实际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以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继续完成村部建设。完成村部建设。

村组道路建设。硬化10、15组等组方向的村级主道300m。拉通村部至现群工站村内主道约1千米。硬化12组村级道路、其他院落道路。

饮水改造工程。搞好11、12组饮水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好全村山塘、水渠,更换10、15电灌水 1

管。

农村危房改造。今年实施危房改造约50座。 维修好清真寺。协助清真寺寺管会维修好清真西寺。(二)农业产业发展

加大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在全村组织种植能手和养殖能手在进行种养技术技术培训。

继续发展农业产业。继续抓好柚子基地管理,扩建柚子基地100亩;做好杨梅基地的补植工作;建设好12组肉牛养殖基地。

(三)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该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新培养发展党员至少2名。

(四)抓好其他各项重点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了各项计划生育指标任务,真正做到无一例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对象。做好计育基础工作,确保迎检顺利过关。

综合治理工作。及时调处各种矛盾纠纷,确保无一户发生刑事、治安案件,无一人离村赴县上访。加大治安治理力度,让群众安居乐业。

加大扶贫资金争取力度。积极向各职能部门争取资金,力争到位资金不少于200万元。三、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全面到位,强化了如下有关工作措施。

(一)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村、支两委是整村推进建整扶贫的第一责任人,各村民小组组长紧密配合村、支两委开展工作,

驻村工作组做好协调和指导,确保建整扶贫工作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好村级自治章程、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制订出工程管理制度。

(三)自力更生,适当援助。驻村工作组会同村、支两委,积极调动广大村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切实做好相关工作,驻村工作组尽最大可能给予经济援助,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精诚团结,加快发展。

(四)大户带动,典型引路。着力培养支柱产业大户,对支柱产业大户给予政策和物资帮助,使其支柱产业形成规模,实现长富久富。

(五)组织培训,提高素质。在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期间,驻村工作组要会同村、支两委,有针对性组织农户参加上级农业、扶贫等职能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并邀请科技、农业等职能部门的专家进村培训,力争每户有一人以上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2014年3月2日

*村2014年扶贫建设项目表

第一篇:广州天津武汉深圳等地社区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广州天津武汉深圳等地社区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等地社区建设现状的调查,了各地的社区建设经验并提出了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和谐社会社区建设现状和趋势党的十六届四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或切入点是构建和谐社区,因此社区建设成为目前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社区建设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仍处于开创阶段,全国各地的作法和进展也有所不同。六盘水市政府、贵阳市政府、武汉市政府驻穗办组成联合调查组,通过对广州市的社区建设情况调查,结合其它城市的做法,了各地的社区建设经验并提出了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一、当前各地社区建设的现状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础平台,直接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各类矛盾反映比较直接和敏感。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创建“和谐社区”,就是要通过社区这一基础平台,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体,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一)各地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80年代中期,民政部曾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围绕民政范围开展的社区建设运动。90年代初,针对城市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职能弱化问题,又提出了在城市开展“社区建设”的思路,并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大连等地开展了试点。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型需要,2014年11月3日,民政部又发出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把社区党建、社区民主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社区建设之中。随后全国各地就社区体制创新、社区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出现了整体推进的可喜局面。——广州近年来实施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和服务社会化的途径,服务内容从助残扶困等民政部门的传统范围扩展到了文体娱乐、计划生育、青少幼服务、下岗再就业、便民利民等非民政业务范围。服务方式则包括无偿服务、非营利低偿服务及廉价的有偿服务等。按照“属地管理”和“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制定了《关于加强街道的意见》。对街道职责、事权、经费、编制、监督等五方面的内容重新作了定位和调整,以居民为基础,以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为重点,对街辖内地区性、社会性和群众性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职能。在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方面,目前尚在试点阶段。如黄花岗街拟将现有的水荫南、北、西三个社区合并成一个社区,合并后的面积为0.804平方公里,管辖户数为5096户,户籍人口为16768人。社区管理机构调整设置为“两委一中心”,即社区党委会(是黄花岗街道党工委下属的党组织,在社区起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居委会(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政务中心(是街道办事处派驻社区的机构,主要承担区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下移社区的各类行政,配合居委会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天津的特点是从细节入手。该市从2014年起抓了城市卫生资源调整,提出了“抓两头,调整中间”的思路,一头是贴近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一头是按区域规划和学科建设为依据重新组合的医院,医疗服务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的目标。城市卫生资源调整项目启动4年来,全市城区遍布社区卫生服务网,已有80%的家庭享受到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天津市2014年20件实事之一的旧楼区综合整修也全部完成。这项使二百万人受益的民心工程,共整修旧楼区572爿,1400多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55万户、200万人。在旧楼区综合整修中开辟文体活动场所110多处,新增商业便民服务设施603个。——武汉社区建设的最大特色是积极转变政府的职能,将权力重心下移,强化社区功能,创新社区运行机制,建立了"五个结合"的模式。一是将社区的调整划分与社区的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社区区域概念和健全的社区组织体系;二是将社区体制改革与建立社区服务设施网络结合起来,形成了社区服务的网络化;三是将加强社区建设与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将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与发展社区建设各项实体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要求的服务体系;五是将加强社区者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社区规范化良性运作机制。——深圳市创造了“盐田模式”,将政府职能从社区居委会中完全剥离出来。社区居委会成为社区的议事机构,属于居民权益保护性机构,对于社区的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进行调研、决策的监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自治组织。社区站从社区居委会中分离出来,作为街道办事处设在社区的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承办

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开展的治安、卫生、人口、计生、文化、法律、环境、科教、民政、就业、维稳综治和离退休人员管理等,以及其他由各区政府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事项。形成了社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区民政局)——街道社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社区站的垂直管理体制,使政府的职责、任务、资金、人员等通过一个口子下达到社区站。社区居委会成员与社区站人员不能交叉任职,相应引入了政府雇员制,社区站的人员都是由政府部门组织专门考试录用的政府雇员。通过试点经验,今年2月22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深圳市社区建设试行办法》。制定了社区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人员管理、经费投入等方面的规范。(二)国外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经验欧美国家的社区建设至少先行了30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规划;第二、政府、社区和民间组成健全的机制和组织体系;第三、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不可替代;第四、社区参与广泛,自治和自助能力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社区服务注重困难群体。包括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照顾,为学前儿童提供保育,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并进行家庭企业咨询,为无家可归者、单亲家庭提供住房支持,为妇女儿童提供保护服务,为低收入个人或家庭提供资助,帮助移民或难民迅速融入本地社会、实现本地化。服务的方式有:①设施服务。②外展服务,又叫走出服务机构的服务。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区中介组织或非营利机构,也有私人机构。服务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政府拨款,部分来自服务收费。2、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形象。社区文化是美、加两国社区建设中普遍开展的内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他们认为,开展社区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智力开发和增强人的活力,有助于培养自尊和力量,从而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造祥和的气氛,塑造社区的形象,修补和完善社区的社会结构。两国开展社区文化的形式很多,主要是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3、社区治安列为新的警务。社区治安是社区居民最为关注的事情。在美、加两国,社区治安是一种新的警务,其功能为:(1)控制犯罪。(2)向处于危难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3)改善警民关系。通过加强社区治安,实行群防群治,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消除社区内各种不稳定因素。二、目前各地社区建设中具有共性的几个问题(1)管理体制不顺。一是由于城市规模急剧扩大,政府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很多都需要依托社区才能得到落实和加强,居委会往往被上级职能部门当作其下属机构,具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二是作为基层自治组织的居委会偏离了其本身的自治性质和功能。三是社区组织的作用以及凝聚力、号召力比“单位”逊色得多。(2)法律体系滞后。目前街道所依据的法律规范是1954年制定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居委会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则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前者距今已有50年。街道办事处在对象、任务、机构设置、职能和人员编制等诸多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制定时间较早以及社会变革和转型加速,这两部法律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的形成。(3)资源整合难度大。一方面由于以往城市建设中没有将社区本身及社区服务所需的硬件设施纳入统一规划和建设,因此可供社区整合的硬件资源十分有限,相应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服务质量等软件建设很难付诸实施。另一方面,城市基层管理的事项和内容急剧增多,但基层却没有相应的人、财、物资源的调配权,“费随事转”的原则也并未落到实处,责重权轻,许多管不到位,只能穷于应付。(4)政府公共投入不足。据测算,公共投入中教育和卫生医疗这两项的投入占gdp的比例,世界上最高的是瑞典等北欧国家及古巴,为15%到17%左右。其次是英、美及日本,为12%左右。第三是意大利等国家,为9%到10%左右。而我国是4.5%,低于印度的5%。造成公共投入较少的原因,一是政府职能向公共型、服务型的转变不到位。二是目前对政绩的考量缺乏完整、科学的指标体系。三是庞大的公务员队伍消耗了大量财政资源,公共投入显得捉襟见肘。(5)多数人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首先,许多居民有困难、有问题仍然习惯找单位,在许多居民看来,社区难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其次,缺乏文娱、体育等方面的交往场所,邻居间老死不相往来,严重缺乏交流与沟通。再次,长期以来对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集权式管理,使其丧失了独立性和民主政治的氛围,致使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意识不强,这是目前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瓶颈。三、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一)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要求1、和谐社区内涵。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民政部提出了一个到2014年阶段性目标:一是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二是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三是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上述目标要求是现阶段社区建设的总体依据和指南。作为一个和谐社区,应具备以下要素:一是管理有序,二是服务完善,三是环境优美,四是安全文明,五是文化活动丰富。2、社区建设的规模与硬件设施的要求社区规模的划分主要根据是有利于服务和管理、有利于居民自治、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并考虑地域的独立完整性、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因素。小区规模可大可小,《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范围内设立。深圳市根据目前城市现状,规定每个社区常住人口规模一般为1万至2万。并规定在2014年以前,深圳市社区的办公和服务设施如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站、党员活动室、社区警务室、社区综治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星光老人之家、社区图书室、户外文体广场面积都应达到相应标准。(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建议1、确立管理体制、推行基层民主自治。社区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城市管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经过各地近几年的试点和经验,目前已创造出如深圳盐田模式等相对成熟的体制,就是以社区党组织领导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的民主自治为基础,社区政务服务为保障,这种“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符合目前国情,是各地政府现阶段重要的参照。(2)调动公众参与意识。社区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靠党和政府的领导,还要靠社会力量和全体公众的积极参与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实现社会和谐的社区建设。(3)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如果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比较好的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话,那么,要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则是要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应该是公共意识和服务意识的确立,以及相应的体制改革及运行机制的建立。尤其是要通过加大对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等手段来推进各类社会组织的发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中的作用。(4)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今后的社区将是一个由行政组织、社会团体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其他企业事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并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相互吸取的组织结构。而对各组织的地位、作用、任务及职能以及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界定和规范,显得十分迫切。在目前国家尚未作出新的法律规范情况下,各地政府可以就上述需要调整的各种关系着手制定相应的条例或办法,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5)列入城市发展规划。目前正是新一轮五年规划的制订期,鉴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地政府都会把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纳入到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去。(6)加强社工队伍的建设。目前社区者的整体素质与社区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相应的解决办法,一是对现有社工进行中短期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增强爱岗敬业精神。二是开办社区学院、利用现有的职业技术等教育资源开设社区学历教育,为今后社区者队伍的扩充打下基础。三是目前对社区者的补充应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四是要制订高中毕业生和大中专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相关制度。只有高素质的社区专业者和甘于奉献的社区志愿者两支队伍相结合,才能使社区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广州天津武汉深圳等地社区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广州天津武汉深圳等地社区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hfx

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开展的治安、卫生、人口、计生、文化、法律、环境、科教、民政、就业、维稳综治和离退休人员管理等,以及其他由各区政府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事项。形成了社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区民政局)——街道社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社区站的垂直管理体制,使政府的职责、任务、资金、人员等通过一个口子下达到社区站。社区居委会成员与社区站人员不能交叉任职,相应引入了政府雇员制,社区站的人员都是由政府部门组织专门考试录用的政府雇员。通过试点经验,今年2月22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深圳市社区建设试行办法》。制定了社区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人员管理、经费投入等方面的规范。(二)国外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经验欧美国家的社区建设至少先行了30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高度

重视社区建设规划;第二、政府、社区和民间组成健全的机制和组织体系;第三、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不可替代;第四、社区参与广泛,自治和自助能力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社区服务注重困难群体。包括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照顾,为学前儿童提供保育,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并进行家庭企业咨询,为无家可归者、单亲家庭提供住房支持,为妇女儿童提供保护服务,为低收入个人或家庭提供资助,帮助移民或难民迅速融入本地社会、实现本地化。服务的方式有:①设施服务。②外展服务,又叫走出服务机构的服务。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区中介组织或非营利机构,也有私人机构。服务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政府拨款,部分来自服务收费。2、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形象。社区文化是美、加两国社区建设中普遍开展的内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他们认为,开展社区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智力开发和增强人的活力,有助于培养自尊和力量,从而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造祥和的气氛,塑造社区的形象,修补和完善社区的社会结构。两国开展社区文化的形式很多,主要是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3、社区治安列为新的警务。社区治安是社区居民最为关注的事情。在美、加两国,社区治安是一种新的警务,其功能为:(1)控制犯罪。(2)向处于危难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3)改善警民关系。通过加强社区治安,实行群防群治,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消除社区内各种不稳定因素。二、目前各地社区建设中具有共性的几个问题(1)管理体制不顺。一是由于城市规模(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急剧扩大,政府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很多都需要依托社区才能得到落实和加强,居委会往往被上级职能部门当作其下属机构,具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二是作为基层自治组织的居委会偏离了其本身的自治性质和功能。三是社区组织的作用以及凝聚力、号召力比“单位”逊色得多。(2)法律体系滞后。目前街道所依据的法律规范是1954年制定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居委会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则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前者距今已有50年。街道办事处在对象、任务、机构设置、职能和人员编制等诸多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制定时间较早以及社会变革和转型加速,这两部法律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的形成。(3)资源整合难度大。一方面由于以往城市建设中没有将社区本身及社区服务所需的硬件设施纳入统一规划和建设,因此可供社区整合的硬件资源十分有限,相应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服务质量等软件建设很难付诸实施。另一方面,城市基层管理的事项和内容急剧增多,但基层却没有相应的人、财、物资源的调配权,“费随事转”的原则也并未落到实处,责重权轻,许多管不到位,只能穷于应付。(4)政府公共投入不足。据测算,公共投入中教育和卫生医疗这两项的投入占gdp的比例,世界上最高的是瑞典等北欧国家及古巴,为15%到17%左右。其次是英、美及日本,为12%左右。第三是意大利等国家,为9%到10%左右。而我国是4.5%,低于印度的5%。造成公共投入较少的原因,一是政府职能向公共型、服务型的转变不到位。二是目前对政绩的考量缺乏完整、科学的指标体系。三是庞大的公务员队伍消耗了大量财政资源,公共投入显得捉襟见肘。(5)多数人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首先,许多居民有困难、有问题仍然习惯找单位,在许多居民看来,社区难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其次,缺乏文娱、体育等方面的交往场所,邻居间老死不相往来,严重缺乏交流与沟通。再次,长期以来对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集权式管理,使其丧失了独立性和民主政治的氛围,致使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意识不强,这是目前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瓶颈。三、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一)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要求1、和谐社区内涵。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民政部提出了一个到2014年阶段性目标:一是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二是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三是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上述目标要求是现阶段社区建设的总体依据和指南。作为一个和谐社区,应具备以下要素:一是管理有序,二是服务完善,三是环境优美,四是安全文明,五是文化活动丰富。2、社区建设的规模与硬件设施的要求社区规模的划分主要根据是有利于服务和管理、有利于居民自治、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并考虑地域的独立完整性、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因素。小区规模可大可小,《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范围内设立。深圳市根据目前城市现状,规定每个社区常住人口规模一般为1万至2万。并规定在2014年以前,深圳市社区的办公和服务设施如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站、党员活动室、社区警务室、社区综治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星光老人之家、社区图书室、户外文体广场面积都应达到相应标准。(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建议1、确立管理体制、推行基层民主自治。社区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城市管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经过各地近几年的试点和经验,目前已创造出如深圳盐田模式等相对成熟的体制,就是以社区党组织领导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的民主自治为基础,社区政务服务为保障,这种“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符合目前国情,是各地政府现阶段重要的参照。(2)调动公众参与意识。社区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靠党和政府的领导,还要靠社会力量和全体公众的积极参与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实现社会和谐的社区建设。(3)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如果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比较好的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话,那么,要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则是要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应该是公共意识和服务意识的确立,以及相应的体制改革及运行机制的建立。尤其是要通过加大对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等手段来推进各类社会组织的发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中的作用。(4)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今后的社区将是一个由行政组织、社会团体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其他企业事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并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相互吸取的组织结构。而对各组织的地位、作用、任务及职能以及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界定和规范,显得十分迫切。在目前国家尚未作出新的法律规范情况下,各地政府可以就上述需要调整的各种关系着手制定相应的条例或办法,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5)列入城市发展规划。目前正是新一轮五年规划的制订期,鉴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地政府都会把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纳入到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去。(6)加强社工队伍的建设。目前社区者的整体素质与社区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相应的解决办法,一是对现有社工进行中短期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增强爱岗敬业精神。二是开办社区学院、利用现有的职业技术等教育资源开设社区学历教育,为今后社区者队伍的扩充打下基础。三是目前对社区者的补充应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四是要制订高中毕业生和大中专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相关制度。只有高素质的社区专业者和甘于奉献的社区志愿者两支队伍相结合,才能使社区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广州天津武汉深圳等地社区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广州天津武汉深圳等地社区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第2页)。hfx

第二篇:广州天津武汉深圳等地社区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广州天津武汉深圳等地社区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等地社区建设现状的调查,总结了各地的社区建设经验并提出了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和谐社会社区建设现状和趋势党的十六届四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或切入点是构建和谐社区,因此社区建设成为目前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社区建设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仍处于开创阶段,全国各地的作法和进展也有所不同。六盘水市政府、贵阳市政府、武汉市政府驻穗办组成联合调查组,通过对广州市的社区建设情况调查,结合其它城市的做法,总结了各地的社区建设经验并提出了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一、当前各地社区建设的现状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础平台,直接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各类矛盾反映比较直接和敏感。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创建“和谐社区”,就是要通过社区这一基础平台,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体,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一)各地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80年代中期,民政部曾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围绕民政工作范围开展的社区建设运动。90年代初,针对城市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职能弱化问题,又提出了在城市开展“社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并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大连等地开展了试点工作。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型需要,2014年11月3日,民政部又发出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把社区党建、社区民主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社区建设之中。随后全国各地就社区体制创新、社区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出现了整体推进的可喜局面。——广州近年来实施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和服务社会化的途径,服务内容从助残扶困等民政部门的传统范围扩展到了文体娱乐、计划生育、青少幼服务、下岗再就业、便民利民等非民政业务范围。服务方式则包括无偿服务、非营利低偿服务及廉价的有偿服务等。按照“属地管理”和“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制定了《关于加强街道工作的意见》。对街道工作职责、事权、经费、编制、监督等五方面的内容重新作了定位和调整,以居民工作为基础,以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为重点,对街辖内地区性、社会性和群众性工作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职能。在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方面,目前尚在试点阶段。如黄花岗街拟将现有的水荫南、北、西三个社区合并成一个社区,合并后的面积为0.804平方公里,管辖户数为5096户,户籍人口为16768人。社区管理机构调整设置为“两委一中心”,即社区党委会(是黄花岗街道党工委下属的党组织,在社区起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居委会(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政务中心(是街道办事处派驻社区的工作机构,主要承担区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下移社区的各类行政工作,配合居委会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天津的特点是从细节入手。该市从2014年起抓了城市卫生资源调整,提出了“抓两头,调整中间”的思路,一头是贴近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一头是按区域规划和学科建设为依据重新组合的医院,医疗服务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的目标。城市卫生资源调整项目启动4年来,全市城区遍布社区卫生服务网,已有80%的家庭享受到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天津市2014年20件实事之一的旧楼区综合整修也全部完成。这项使二百万人受益的民心工程,共整修旧楼区572爿,1400多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55万户、200万人。在旧楼区综合整修中开辟文体活动场所110多处,新增商业便民服务设施603个。——武汉社区建设的最大特色是积极转变政府的职能,将权力重心下移,强化社区功能,创新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了"五个结合"的工作模式。一是将社区的调整划分与社区的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社区区域概念和健全的社区组织体系;二是将社区体制改革与建立社区服务设施网络结合起来,形成了社区服务的网络化;三是将加强社区建设与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四是将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与发展社区建设各项实体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要求的服务体系;五是将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工作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社区工作规范化良性运作机制。——深圳市创造了“盐田模式”,将政府职能从社区居委会中完全剥离出来。社区居委会成为社区的议事机构,属于居民权益保护性机构,对于社区的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进行调研、决策的监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自治组织。社区工作站从社区居委会中分离出来,作为街道办事处设在社区的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承办

第三篇:社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文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社区社会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社区安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我县城市化建设进程,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强力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上台阶,创特色、争一流。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我就当今社区社会的管理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走访、征求建议和意见、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充分听取驻区单位和居民不同意见。调研期间共走访驻区单位5个,居民16户50人,外出参观学习2次。在此基础上,本人经过认真梳理、总结,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 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信息

金石社区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5万平方米,拥有居民住宅楼54栋、2014套房,目前已入住居民1992户即5132人。

金石社区现有在编工作人员7人,挂职干部1人,村官1人,劳动保障站3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30人(含预备党员3人),下设党小组13个,党小组长13人。居委会下设居民小组20个,居民代表51人,楼栋长20人。

金石社区物业:工作人员75人,其中园区主管1人,报修统计员1人,维修工2人,保安19人,园区保洁11人,楼栋保洁21人(公益岗),新市区养路保洁20人。

二、近年来社区工作运行情况

(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金石滩街道办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辛勤工作,办事处现有15间办公用房,一大间集

体办公用房和一间会议室,办公设备基本维持正常办公运转。金石居委现有办公用房7间,会议室1间,建有社区支部办公室、警务室、计生卫生服务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个标准社区“四室三站一场”还相差甚远。

(二)整合资源,合理划分社区

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规定,与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辖区域与户数适当、界线明确、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相对合理,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2个社区居委会(金石社区、金海人家社区),9个居民小区。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金石滩街道办共有50名在职干部职工,由于年龄、文化结构的参差不齐,加之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区工作经验,制约着社区工作的快速发展。为了全面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办事处狠抓干部自身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促进的工作方针,组织全体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开拓了视野,明确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社区各项功能逐步趋向完善

社区的功能就是服务社会、服务居民,充当城市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工作实践,逐步探索理清了以县委政府领导,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总体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区各项功能,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保障等机制运转良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基本达到社区服务的要求,健全了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了“平安社区”、“文明和谐小区”系列创建活动。强化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美化家园,爱护环境,极大的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进了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合疗、卫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区旧貌得到改变,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金石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

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金石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要求金石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落实到金石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5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5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金石社区居委会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金石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金石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金石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金石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金石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金石社区居委会减负

1、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块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开发区委办局在金石滩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金石滩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金石滩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

2、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四级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这个理念是理顺街居关系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部门)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门)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权手续。

3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这个权力能不能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败。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金石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二)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金石社区居委会经费由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石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金石

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1、金石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

3、金石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4、政府要加大金石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现有每年每个社区1万5千元基础上提高到3万元。

5、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政府部门和街道经批准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精神,结合区域实际,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资的基础上,可由区政府或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年终奖励,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切实解决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保障委员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总结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推动城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协调社区不同利益群体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大连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广大地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连农村新社区建设,使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解析的金石社区,虽然不能代表全市新社区中心建设的整体,却反映了大连的基本现实。各地情况差异,发展程度不同,新社区建设措施和做法也不尽一致,但进展情况却令人感动振奋。 大连市于2014年6月17日启动全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在市民政局全面布暑安排下,按照农村社区服务服务中心实施统一设计和标准。即每个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以上,建设标准每平方米不少于1000元。提升服务中心“一场九室二市” 功能。其中有村委会办公室、党员和村民综合活动室、警备室、文化阅览室、医疗卫生室、农村物资超市、日用百货超市、司法调解室、学龄前儿童教育室、体育健身室、村级档案室、室外文体活动场所等。齐全周到的服务功能将为广大农民提供贴心的服务。大连新社区建设正在储能蓄势,必将大踏步前行。

第四篇:2014年当前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

2014年当前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

文化。一是要抓组织建设,建立社区文化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相差规章制度,配齐配强专职从事社区文化工作的人员,形成一个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的文化工作格局,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二是要抓阵地建设,搭建社区文化发展平台。给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动空间,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树立“共建共享、共驻互助”的理念,积极争取辖区单位的内部资源对社区群众开放;想办法,新建、扩建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阵地。通过加强阵地建设,为开展社区文化提供平台。三是抓队伍建设,夯实社区文化基础。注重因势利导,加强指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到建设特色文化家庭户和特色文化团队活动中来。优化现有文化队伍,丰富活动内容,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四是抓活动建设,丰富社区文化内涵。改变过去文化工作侧重搞娱乐活动的做法,注重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科教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五是抓品牌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品位。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开展不同主题、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不要仅仅限于繁荣文化、提高居民素质,还要积极介入诸如经济发展、邻里团结、拆迁拆违、维护稳定、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中,展示盈实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注重创新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解决社区文化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努力打造一个个别具特色、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和谐文化社区。

(五)健全社区卫生。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优化城市卫生服务机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客观认识及参与意识。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舆论媒体有义务按“大病进医院,小病到社区,分级医疗,各司其职”的要求进行引导和分流。研究、调整和确定基本医疗保险政

策,让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进城务工人员和无固定收入城市居民等人群的一般常见多发病和已确诊的慢性病人员享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二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行业监管和资格准入,大力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三是要广泛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巡回入户医疗服务,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力度,着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四是要加快社区卫生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把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队伍建设,尤其是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作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基本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对社区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尽快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六)强化社区治安。社区的安全稳定体现了一个社区的形象,也反映了我们执政党的执政力、领导力、控制力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素质。一是应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租赁房屋、暂住人口和刑释解教等重点人员的管理,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构筑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控体制。二是要紧紧围绕“平安区”创建工作,着力培育创建标准规范、创安机制健全、富于特色的基层示范典型,打造一批“平安社区”。三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完善街道综治、信访、司法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建立重大矛盾纠纷督办、分流和反馈制度,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四是要继续开展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工作,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影响稳定的各种因素,继续实行人民内部矛盾“大调解”,健全区、街、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化解各类矛盾。拓宽矛盾排查和解决渠道,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前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

(七)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社区建设是一个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涉及

方方面面。要建设好这一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领导。上级党委和政府应定期听取有关社区建设工作的汇报,建立社区联系工作制度,经常性地指导社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对社区工作的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采取新举措,取得新成效。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要建设好这一系统工程,必须紧紧抓住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这两个重点,努力开启政府自上而下和社区自下而上两个发展动力,切实做好社区建设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四个结合,全方位抓好以“我为社区办实事”为主的为民工程、以壮大和增强社区经济实力为主的富民工程、以关心弱势群体生活为主的爱民工程、以促进再就业为主的安民工程、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主的乐民工程等五个工程,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增强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切实把社区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三、绵阳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工作机制不健全,社区工作偏离正常轨道

1、领导定点联系,部门结对帮扶制度功能弱化。为帮助解决社区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力度,2014年绵阳市委和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加强市级领导干部和部门定点联系等方面的文件,并确定了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等五部门46名领导,92个市级部门定点联系绵阳城区9个街道办事处的46个社区的定点帮扶制度。在当时,这对于积极帮助社区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近年来,领导联系和定点帮扶制度因各种因素的制约而逐渐流于形式化,制度功能明显弱化。其直接表现是,住在社区的有关领导对社区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社区建设明显缺乏推动力。 rumen8.com-入门吧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2、社区的责、权、利之间不对等现象突出。2014年绵阳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发布的《关于转换政府部门部分职能、加强社区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政府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之间都是指导与服务、协调与监督的关系。但是,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区级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街道办与社区居委会间权责界定不明,社区的责、权、利之间不对等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社区在承担着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却没有享有到对等的权利和利益。据不完全统计,社区办公室除承担社区党建、城管卫生、综治维稳、计划生育、民政优抚等工

作外,还要完成招商引资、财税指标、消防督查等一系列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与权、利不对称,致使社区自身根本无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3、社区工作 “行政化”倾向严重。由于权责界定不清,绵阳市各社区普遍存在着工作“行政化”倾向。我们按照其他城市的经验,对一份绵阳市社区工作任务明细进行粗略分类之后,发现目前绵阳市各社区所承担的151项(有些区实际上还远不止此数)工作中,应完全由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的有61项,占40.4%;应由政府和社区共同承担的有43项,占28.5%;完全由社区承担的有47项,占31.1%。一些政府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把本应该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交由社区办理,无形之中,既加大了社区的工作量,又直接导致个别社区干部视社区为行政机构,从而弱化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功能。

[本文来源于"入门吧"<载转请勿删除此信息> 原文链接:

第五篇:泸州市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泸州市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10-03-31 15:54:42

摘要: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农村社区建设问题非常重视,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在民政部、省民政厅的指导下,泸州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自2014年开展以来进展顺利,已进行了两期试点工作,建成农村社区13个,2014年第三期10个农村社区的建设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为了更加深入认识泸州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效果和存在问题,总结提取有益经验,市

民政局组织调研小组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2014年9月,民政部下发《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同年底,率先在江阳区邻玉镇先锋村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2014年初,我市确定了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为全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区县,分别成立了1个农村社区。2014年初,将试点工作面从4个区县扩大到全市7个区县,农村社区试点总数增加到了13个。据2014年8月统计,各区县下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专项经费12万元,乡财政安排15万元,村自筹67万元,对口支援6.3万元,共计100.3万元,保障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试点社区共修(改)道路171公里,修(改)房13920平米,改造猪栏682个,改厕803户,新增自来水970户,清理垃圾460吨,绿化面积扩大5770平米。试点村的村容村貌和人居

环境得到一定改善,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选好试点社区,建立农村社区组织。各区县按先易后难的顺序,首先选择经济基础和基础设施较好,集中居住率较高的村庄进行农村社区试点,以降低试点工作开展的难度。选点之后是重点建立农村社区组织,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农村社区与村委会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以村委会成员为主体建立农村社区,下设专门协会,如龙马潭区高阳村社区居委会等。这是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方式;二是由部分村民小组组成村落社区,在村党支部的领导和村民委员会

指导下开展工作,如江阳区新塘房村落社区等。各农村社区都成立了经济服务、

安全卫生、文体活动、互助救济、公益事业等专门协会。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民主管理。部分条件比较好的试点社区根据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修改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且制定了各专门协会的工作制度。农村社区坚持半年召开一次村民大会,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来决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的开展都是在涉及片区或村民小组召开村民会议来讨论决定,充分保障了农村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这项工作在部分条件较差的社区还需要进一步落

实。

(三)抓好村镇规划和集体经济建设。试点村加强了村镇规划,一些试点村已初具规模,辖区内学校、卫生院、电话、光纤、自来水、天然气、农贸市场等各种设施齐备,一些村修建了文化活动室、运动场,设立了村民服务室,实行村级事务代办,方便村民办理各种事物。试点社区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开办了农家乐,发展鱼虾养殖,组织文艺演出。泸县实施“工业强村富民”的战略,积极引导村民种植板栗、花椒、甜橙、中药等。这一系列增收致富手段,大大改善了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

(四)加强共驻共建和社区文体卫生安全建设。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中,各区县加强了对试点社区的共驻共建,在经费、设施上给予社区大力支持。泸县县级机关联系社区对口支援6.3万元;江阳区新塘房社区分别与本区域内的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区文体局为社区送去了健身器、腰鼓、书籍等。一些社区加强文体卫生安全建设,建立了文艺队、腰鼓队和体育队,定期开展文体活动,成立了社区卫生站、社区小超市、治安巡逻队,还积极开展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评比活动,大力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移风易俗、婚事新办、

丧事简办的新风,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农村社区建设缺乏共识。我国多年实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模式差距极大。在城市社会的基层采用社区管理模式,着重为居民提供生活公共服务;在农村则采用村委会管理模式,着重对

农民的管理,公共服务建设比较欠缺。这样的历史惯性下对农村开始实行社区建设,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条件不具备。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以来,一些地方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有畏难情绪,农村社区建设仅限于挂一块牌子了事。要真正搞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需

要加快转变观念步伐,从认知上对建设农村社区树立信心。

(二)投入不足,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经费支持。在原有的城乡分治之下,财政对城乡基层自治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厚此薄彼,主要资金偏重用于城市社区建设,在农村村委会建设上则步履缓慢。近几年开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以来,个别区县适当增加了这方面的投入,但整体而言,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没有变,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差距拉大的问题没有缓解。农村地区基础差,交通、便民设施等建设严重滞后,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社区建设,应加大投

入,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达到建设农村社区方便和服务群众的目的。

(三)制度不全,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组织保障。农村社区建设是个新事物,中央也没有给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在定性上也较为模糊。农村社区和村委会是什么关系?前者是否要替代后者?二者在同一辖区内适用哪部法律?社区工作人员怎么设置?待遇差距怎么协调?农村社区怎么开展对农民的公共服务?等等,目前也都各自为战,“摸着石头过河”。由于没有可资借鉴的好做法,加之农村目前的人、财、物力有限,基础设施薄弱,人员比较分散,农村社区建设很难形成共识和切实可行的举措,制度建设上难有突破。而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科学的制度做保障,基层政府很难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其重要工作日程,农村社区建设很

难有规范化的进展。这是我市目前农村社区建设良莠不齐的原因之一。

(四)服务不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泸州居西部内陆,多属丘陵、山区地势,交通不便,尤其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群众居住严重分散,道路交通严重滞后,多年积弊之下,农村的公共服务非常脆弱,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在没有大的投入的条件下,往往流于形式,要改善农村社

区的公共服务则无处着力。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转变观念,树立信心,正确认识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

中央近年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理念,开始关注社会层面的建设,而社区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是社会的基础,社会建设需要从社区开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应从农村社区开始。其次,农村社区建设是服务广大农村群众的需要。目前,我市仍然有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向农村村民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向农村深入延伸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内在需要,而开展对农村居民的服务,主要有赖于农村社区建设这个载体。第三,农村社区建设不仅仅是农村自身的发展建设过程,还是国家“城市反哺农村”,“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缩小贫富差距”等公共政策的落实过程,按照“两个大局”的发展设想和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二元分治弊端的政策指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能力进行城市反哺农村,让农民

分享改革成果。因此,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必要的、紧迫的和可行的。

(二)财政支撑,多方参与,建立农村社区建设稳定的保障机制。目前我市农村经济水平还很低,多数农村家庭经济靠种植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维持,农村一级的经济基础仍然非常薄弱,要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就需要财政支持,广开门路,多方筹措资金,建立起稳定的农村社区建设保障机制。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投入。结合新农村建设,把财政资金有重点的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项目,改善农村社区的道路交通、生活用水、通信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硬件逐步向城市社区靠齐。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资本引进力度。政府要起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银行和企业有重点的向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投入资金,加大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后劲,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通过灵活的土地流转,引进农业生产企业和针对农村的服务业企业,扩大农村社区建设的参与面,在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引导企业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三是要充分发动群众,提高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农村社区建设总是依靠财政和第三方投入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发动群众寻找致富门路,参与家园建设,充分发挥家园建设的主体作用,只有群众自己有信心有热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政府的财政投入才能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才能真正通过农村社区建设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群众生活和农村落后面貌。综上,要建立政府财政支持、社会资金投入、群众主动参与农村社区建

设的保障机制。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有重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农村社区应定性为社区村民自治,定位为发展、建设、管理和服务。所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行科学规划。规划的前提是农村社区试点的选点,就泸州实际而言,选点应遵循以下条件:农民居住相对集中,农村村庄已经形成或初具规模;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万元以上;地处平坝或浅丘,乡村道路畅通。对古蔺、叙永可适当放宽条件。选点之后就要对农村社区进行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有了科学的规划,农村社区建设才能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效率。二是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要有序有重点的开展:首先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把农村社区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好,把村庄规划建设好,把农村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同时,还要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其是注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有实力,农村社区建设才有活力。其次是抓好民主管理工作。加强农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须从制度建设入手,以加强民主管村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用规范的制度来管人管事。健全完善公推直选村干部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村民自治章程等规章制度、一事一议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各

项权利。再次是要抓好社区服务工作。

(四)完善服务,改善条件,保证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真正惠及百姓。一是要把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社区。这是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实现形式,搞好公共服务,村民尝到农村社区建设的甜头,才会积极投身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的凝聚力才会增强。二是要健全农村社区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社区村民委员会、社区团支部、社区妇代会等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个类型的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防止农村社区干部个人专断。三是要逐步健全便民服务网络体系。社区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组建农村社区后,各试点社区的干部要把工作重点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广大村民提供优质服务上,开展人性化服务。四是要加大力度提升农村社区干部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农村社区干部的素质优劣决定着其为民服务的好坏,在加大农村社区一系列建设的同时要通过引进年轻力量和加大培训力度等方式提升社区干部的素质,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保证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真正惠及百姓。

第一篇:建立干部实绩考核体系的调研报告

干部实绩是干部德才的综合反映,是评价干部德才的客观依据。实绩考核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实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干部的政绩观和努力方向,进而渗透到干部施政全过程。实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干部施政过程中能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干部实绩考核是干部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现行干部实绩考核方法的几种形式及效果

1、个别谈话法。是考核者通过和知情者及干部本人谈话来了解干部的一种最基本考核方法。具体做法为:合理确定谈话范围,谈话对象通常以上级、同级、直接下级的知情人员为主。个别谈话法方法简便,了解情况直接、具体,内容比较客观。但效率不高,概括性语言较多,考核结果不易量化。

2、民主测评法。是通过标准化的等级量表,对干部素质作定量测评的一种考核方法。定量测评一般分为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也可根据业务特点和不同的考核目标进行自行设计。民主测评法具有操作便捷,考核效率高,群众参与面大;评价内容表达比较直观,可比性较强;有利于干部考核方法的优化,创造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良好用人环境。但对干部实绩的具体内容难以了解,也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价。它只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考核方法。

3、案卷查阅法。是考核者借助干部个人档案中的文书案卷、考核、鉴定等材料,对考核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的一种方法。在实绩考核中,主要查阅干部的、年度考核、个人述职及与有关的奖惩等各种情况,对其完成的数量、质量及所起作用进行核实。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客观、公正地来分析考核干部。该方法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考核方法,在实际中多与其他考核方法综合运用,考核中注重现实表现。

4、民主评议法。是通过召开述职大会或座谈会等形式,组织与考核对象有关系的人员对其进行述职评议,来考核了解干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民主性强,透明度高,信息采集面广,能在较大范围内发扬民主,使群众有直接评议领导的机会;形式比较活跃,可以面对面评议,也可以无记名书面评议,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缺点是:在民主气氛不浓的情况下,可能评议者要受心理情绪的影响或干扰。

上述几种考核方法在任用考核、换届考核、届中考核时经常被综合运用。为客观、准确、公正考核干部起到了各自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干部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现行的干部实绩考核方法需要进一步修正、充实和完善。

二、现行干部实绩考核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重汇报,轻实效。在干部考察中,因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只听数字汇报,注重产值、速度、利税等正面数据,忽视了投入、效率、损失等负面数据,没有深入实地调查人民生活质量有多大的改善,干部的效率有多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多强等,造成“考核出数字,数字出政绩”的后果。

2、重眼前,轻长远。在干部考察中,只重视干部年度的实绩,忽视了经济发展是否具有连续性、长远性。导致有的干部挖空心思“突击”搞政绩;有的急功近利、寅吃卯粮;有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造成“一个人的成绩,几代人的包袱”,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而且破坏了可持续发展。

3、重显绩,轻隐绩。在干部考察中,只重视干部经济的、物质的、有产值等,认为“有据可查、有物可考”就行,而轻视了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组织建设等基础性,导致考核一手硬、一手软,实一块、虚一块。

4、重静态,轻动态。在考核方法上,偏重于查阅档案资料、听取个人汇报、个别访谈等静态形式;偏重于临时性、集中性的“快餐式”考察,缺少实地调查研究,造成考察流于形式。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实绩考核不规范。一是实绩考核内容没有细化,组织人事部门很难做出同一衡量的尺度。二是考核评价标准没有量的规定,对干部的实绩较难评价。三是忽视了平时考核和资料积累。

2、知事途径比较狭窄。一是组织人事部门未能参与有关重大综合性,使全面、深入了解干部情况受到制约。二是在个别谈话时,有些谈话对象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存在着不愿讲、不肯讲、讲不透的情况,使干部实绩考核受到影响。三是干部在述职过程没有围绕重心进行述职。

3、制度不健全。一是缺乏明确的实绩考核内容、程序、方法、要求及相关配套措施。二是没有建立经常性的有效的实绩考核制度,如组织人事部门与干部的平时联系制度、重大事项汇报登记制度、奖惩登记制度及重大专项调查制度等。

三、改进干部实绩考核方法的对策。

1、要提高对干部实绩考核的思想认识。

改进干部实绩考核方法是新形势下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时代赋予组织人事部门的职责。我们党作为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必须拥有大量的优秀干部人才,这样才能落实好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优秀干部的选拔作用,需要如实地考核干部实绩。干部实绩是干部德才的综合体现,是评价和使用干部的客观依据,从实绩中去充分认识干部,才能正确评价干部的德与才。

2、要创新考核内容,推行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既要看其在任内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既要看眼前看得见的实绩,又要看抓基础性长期性的力度;既要看平时的能力,又要看在重要和重大事件中的决断魄力和应付能力;既要看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又要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既要看实实在在的硬件显绩,也要分析潜在的虚的软件隐绩。同时,在考核中还要处理好领导班子实绩与个人实绩的关系。

3、要创新考核方法,推行干部实绩公议与实绩公示相结合。考核时,在实行干部实绩公议,即群众评议、领导评鉴、横向考核、组织鉴定等方法对干部实绩考核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干部实绩考核公示,即将每位干部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状中完成情况以及本年度中其它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情况以书面形式逐一列出,在公开栏中进行公示,让广大干部群众发表意见和举报问题。这项措施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征求意见范围、落实群众在干部考核中的发言权,使考核更加公开透明;另一方面除了能直接了解到考核对象在一定阶段的实绩情况和能力外,还能了解其品德、观念、胆识、才能、态度等更多的情况和信息,同时反映出一个干部的“官品”的好坏。

4、要合理、有效地运用干部实绩考核的结果。干部考核的核心,是对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一是把干部的实绩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条件,做到“有为就有位,无为就无位”,真正把“凭实绩取人”的原则落到实处。二是把干部实绩考核结果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公示,建立相应的反馈体系。让干部群众了解考核情况,使实绩突出的有一种成就感、荣誉感;实绩一般的有一种压力感、紧迫感;实绩较差的产生危机感。激励干部爱岗敬业,营造学赶先进、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对在实绩考核过程中干部群众不认可、不赞成的干部,组织人事部门要果断对其进行调整,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努力营造“群众说真话有用”的氛围。

第二篇:建立干部实绩考核体系的调研报告

干部实绩是干部德才的综合反映,是评价干部德才的客观依据。实绩考核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实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干部的政绩观和努力方向,进而渗透到干部施政全过程。实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干部施政过程中能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干部实绩考核是干部工作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现行干部实绩考核方法的几种形式及效果

1、个别谈话法。是考核者通过和知情者及干部本人谈话来了解干部的一种最基本考核方法。具体做法为:合理确定谈话范围,谈话对象通常以上级、同级、直接下级的知情人员为主。个别谈话法方法简便,了解情况直接、具体,内容比较客观。但工作效率不高,概括性语言较多,考核结果不易量化。

2、民主测评法。是通过标准化的等级量表,对干部素质作定量测评的一种考核方法。定量测评一般分为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也可根据业务特点和不同的考核目标进行自行设计。民主测评法具有操作便捷,考核效率高,群众参与面大;评价内容表达比较直观,可比性较强;有利于干部考核方法的优化,创造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良好用人环境。但对干部实绩的具体内容难以了解,也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价。它只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考核方法。

3、案卷查阅法。是考核者借助干部个人档案中的文书案卷、考核、鉴定等材料,对考核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的一种方法。在实绩考核中,主要查阅干部的工作总结、年度考核、个人述职及与工作有关的奖惩等各种情况,对其完成的工作数量、质量及所起作用进行核实。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客观、公正地来分析考核干部。该方法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考核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多与其他考核方法综合运用,考核中注重现实表现。

4、民主评议法。是通过召开述职大会或座谈会等形式,组织与考核对象有工作关系的人员对其进行述职评议,来考核了解干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民主性强,透明度高,信息采集面广,能在较大范围内发扬民主,使群众有直接评议领导的机会;形式比较活跃,可以面对面评议,也可以无记名书面评议,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缺点是:在民主气氛不浓的情况下,可能评议者要受心理情绪的影响或干扰。

上述几种考核方法在任用考核、换届考核、届中考核时经常被综合运用。为客观、准确、公正考核干部起到了各自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干部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现行的干部实绩考核方法需要进一步修正、充实和完善。

二、现行干部实绩考核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重汇报,轻实效。在干部考察中,因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只听数字汇报,注重产值、速度、利税等正面数据,忽视了投入、效率、损失等负面数据,没有深入实地调查人民生活质量有多大的改善,干部的工作效率有多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多强等,造成“考核出数字,数字出政绩”的后果。

2、重眼前,轻长远。在干部考察中,只重视干部年度的实绩,忽视了经济发展是否具有连续性、长远性。导致有的干部挖空心思“突击”搞政绩;有的急功近利、寅吃卯粮;有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造成“一个人的成绩,几代人的包袱”,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而且破坏了可持续发展。

3、重显绩,轻隐绩。在干部考察中,只重视干部经济的、物质的、有产值等,认为“有据可查、有物可考”就行,而轻视了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组织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导致考核工作一手硬、一手软,实一块、虚一块。

4、重静态,轻动态。在考核方法上,偏重于查阅档案资料、听取个人汇报、个别访谈等静态形式;偏重于临时性、集中性的“快餐式”考察,缺少实地调查研究,造成考察工作流于形式。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实绩考核不规范。一是实绩考核内容没有细化,组织人事部门很难做出同一衡量的尺度。二是考核评价标准没有量的规定,对干部的实绩较难评价。三是忽视了平时考核和资料积累。

2、知事途径比较狭窄。一是组织人事部门未能参与有关重大综合性工作,使全面、深入了解干部工作情况受到制约。二是在个别谈话时,有些谈话对象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存在着不愿讲、不肯讲、讲不透的情况,使干部实绩考核受到影响。三是干部在述职过程没有围绕工作重心进行述职。

3、制度不健全。一是缺乏明确的实绩考核内容、程序、方法、要求及相关配套措施。二是没有建立经常性的有效的实绩考核制度,如组织人事部门与干部的平时工作联系制度、重大工作事项汇报登记制度、奖惩登记制度及重大工作专项调查制度等。

三、改进干部实绩考核方法的对策。

1、要提高对干部实绩考核的思想认识。

第三篇:干部实绩考核机制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为加强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该县在干部考核的目标体系设置、方法措施完善、考核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以德才素质为基础、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量化考核为手段”的干部考核机制,推动了干部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突出重点、力求精简,增强考核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该县在考核班子、评价干部时,始终把发展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把工作实绩作为突出的考核指标,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尽量精简、力求考实”的原则,合理设置考核目标。今年,根据全县“三线富民、八业强县”的总体目标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定的乡镇领导班子考核目标,由原来的20项精简为11项,包括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工作、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反邪教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其中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为重点考核目标,占考核目标总分值的三分之二。通过合理设置考核目标、加大重点目标考核力度,树立了干部考核的正确导向,营造了一种“重实干、创实绩、争一流”的竞争氛围。

二、量化计分、位次管理,增强干部考核的科学性。针对以往实绩考核刚性不强、标准不细的现象,制定了一套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的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实用有效的量化、细化标准。将乡镇领导班子考核赋分内容分为两大类,17项,总分150分,包括考核目标90分、综合评价60分。其中考核目标分为重点目标(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60分、常规目标(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14分、否决目标(计划生育工作、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反邪教工作、安全生产工作)16分;综合评价分为民主测评15分、县直单位评价15分、县级领导评价10分、考核组评价20分。领导干部考核赋分内容分为4项,总分100分,包括民主测评20分、工作实绩40分、领导评价20分、考核组评价20分。考核评价结束后,根据既定的计分办法(考核目标按排位折分,综合评价按档次比例折分)和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计分排位和档次评定。考核结果实行位次管理法,领导干部的位次分为三种,分别是同级位次,将同一乡镇的副职领导干部进行排序,看其在本单位的位次情况;同职位次,将所有乡镇同一职务领导干部进行排序,看其在同职中的位次情况;综合位次,将所有乡镇领导干部进行总体排序,看其在全县的位次情况。通过位次管理法,可以比较任何两名领导干部位次高低,由此也形成了乡镇科级干部考核数据库,增强了考核结果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三、扩大民主、注重公论,增强干部考核的准确性。一是扩大民主测评范围。乡镇包括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所属企、事业单位和派驻乡镇的工商、税务、法庭、派出所等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部分老干部,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书记、村主任。县直单位包括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部分老干部,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二是扩大个别谈话范围。做到“三个必须、两个不少”,即必须与领导班子所有成员进行座谈,必须与上级主管领导进行座谈,必须与考核单位所属的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座谈;中层干部座谈面不少于80%,一般干部不少于20%。三是扩大征求意见范围。变单一评价为多点评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行风监督员等各方面的作用;组织乡镇对县直部门的服务质量、执法水平、办事效率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组织县直部门对乡镇的对口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上一级对口部门、主管部门的评价意见,建立了“上评下、下评上、横向评、纵向评”的全方位、立体式、多视角评价体系,使考核结果的群众公认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四、完善配套、注重方法,增强干部考核的全面性。一是实行考核预告制度。在实地考核前将考核目的、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组成员以及联系方式等予以公布,增强了干部考核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实行考核责任制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坚持谁考核谁负责,强化考核人员责任观念和纪律意识,明确职责,规范程序,严肃纪律,加大对考核失误责任的追究力度。三是实行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即通过媒体通报、领导谈话、集体讲评等形式,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使考核对象及时了解组织对自己工作优缺点、成绩及问题的评价,便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四是改进民主测评方法。实行“集中讲解、分散填写、统一收回”的填表投票方式,确保了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增加民主评议内容,作为个别谈话的重要补充形式,让参评人员充分表达个人意愿。五是年度与平时相结合。通过日常工作调研、随时检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及时掌握和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动向及倾向性问题,做到常提醒、常教育、常监督、常考核,并将平时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结果评定的重要补充。

五、奖罚分明、促进工作,增强干部考核的实效性。在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重点抓好“四个衔接”。一是与干部使用相衔接。县委规定,凡提拔使用的干部必须提供近三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其中有一个年度被评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不得提拔使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考核为优秀的干部中遴选。对考核为基本称职的领导干部提出诫勉,限期改进,或视其具体情况,调整领导职务,对考核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考核为不称职的,视具体情况责令辞职、降职或免去领导职务。二是与班子调整相衔接。对考核为实绩一般、实绩较差的领导班子由县委有关领导进行集体谈话,限期改进,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调整。三是与干部教育管理相衔接。实行年度考核集体谈话制度,在年度考核结果公布后,县委主要领导根据考核情况逐班子进行集体谈话。特别对考核结果不理想的领导班子,都具体指明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存在一定问题的干部,实行警示教育和诫勉谈话。四是与奖惩相衔接。对考核为优秀的领导干部除采取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晋升工资等形式进行奖励外,必要时还要给予重奖,今年,县委将拿出25万元对实绩突出的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予以重奖,规定考核为第一名的给予奖金5万元,其他考核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按排位依次递减5000元,在领导班子所获奖金中,党政正职各获20%,其他副职领导干部平均分配剩余的60%,对考核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免发奖金。

第四篇:干部实绩考核机制调研报告

为加强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该县在干部考核的目标体系设置、方法措施完善、考核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以德才素质为基础、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量化考核为手段”的干部考核机制,推动了干部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突出重点、力求精简,增强考核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该县在考核班子、评价干部时,始终把发展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把工作实绩作为突出的考核指标,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尽量精简、力求考实”的原则,合理设置考核目标。今年,根据全县“三线富民、八业强县”的总体目标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定的乡镇领导班子考核目标,由原来的20项精简为11项,包括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工作、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反邪教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其中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为重点考核目标,占考核目标总分值的三分之二。通过合理设置考核目标、加大重点目标考核力度,树立了干部考核的正确导向,营造了一种“重实干、创实绩、争一流”的竞争氛围。

三、扩大民主、注重公论,增强干部考核的准确性。一是扩大民主测评范围。乡镇包括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所属企、事业单位和派驻乡镇的工商、税务、法庭、派出所等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部分老干部,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书记、村主任。县直单位包括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部分老干部,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二是扩大个别谈话范围。做到“三个必须、两个不少”,即必须与领导班子所有成员进行座谈,必须与上级主管领导进行座谈,必须与考核单位所属的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座谈;中层干部座谈面不少于80%,一般干部不少于20%。三是扩大征求意见范围。变单一评价为多点评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行风监督员等各方面的作用;组织乡镇对县直部门的服务质量、执法水平、办事效率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组织县直部门对乡镇的对口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上一级对口部门、主管部门的评价意见,建立了“上评下、下评上、横向评、纵向评”的全方位、立体式、多视角评价体系,使考核结果的群众公认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四、完善配套、注重方法,增强干部考核的全面性。一是实行考核预告制度。在实地考核前将考核目的、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组成员以及联系方式等予以公布,增强了干部考核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实行考核责任制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坚持谁考核谁负责,强化考核人员责任观念和纪律意识,明确职责,规范程序,严肃纪律,加大对考核失误责任的追究力度。三是实行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即通过媒体通报、领导谈话、集体讲评等形式,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使考核对象及时了解组织对自己工作优缺点、成绩及问题的评价,便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四是改进民主测评方法。实行“集中讲解、分散填写、统一收回”的填表投票方式,确保了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增加民主评议内容,作为个别谈话的重要补充形式,让参评人员充分表达个人意愿。五是年度与平时相结合。通过日常工作调研、随时检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及时掌握和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动向及倾向性问题,做到常提醒、常教育、常监督、常考核,并将平时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结果评定的重要补充。

五、奖罚分明、促进工作,增强干部考核的实效性。在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重点抓好“四个衔接”。一是与干部使用相衔接。县委规定,凡提拔使用的干部必须提供近三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其中有一个年度被评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不得提拔使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考核为优秀的干部中遴选。对考核为基本称职的领导干部提出诫勉,限期改进,或视其具体情况,调整领导职务,对考核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考核为不称职的,视具体情况责令辞职、降职或免去领导职务。二是与班子调整相衔接。对考核为实绩一般、实绩较差的领导班子由县委有关领导进行集体谈话,限期改进,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调整。三是与干部教育管理相衔接。实行年度考核集体谈话制度,在年度考核结果公布后,县委主要领导根据考核情况逐班子进行集体谈话。特别对考核结果不理想的领导班子,都具体指明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存在一定问题的干部,实行警示教育和诫勉谈话。四是与奖惩相衔接。对考核为优秀的领导干部除采取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晋升工资等形式进行奖励外,必要时还要给予重奖,今年,县委将拿出25万元对实绩突出的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予以重奖,规定考核为第一名的给予奖金5万元,其他考核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按排位依次递减5000元,在领导班子所获奖金中,党政正职各获20%,其他副职领导干部平均分配剩余的60%,对考核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免发奖金。

好范文网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五篇:建立干部实绩考评体系-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干部实绩考评体系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年初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联系点工作》的指示精神,我们紧紧抓住今年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换届的契机,就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做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科学的实绩考评体系,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机制胜人制。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如同指挥棒,决定着干部工作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我们围绕考评内容、方式、对象差异性、群众满意度、考评结果运用等五个方面做文章。

1、完善考评内容,体现科学发展新导向。完善考核内容是搞好考核工作的基础,考核目标定的过高,就会打击干部工作积极性,丧失完成目标的信心;目标定的过低,就会削弱干部的创新意识,使之产生惰性。因此,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领导,确定不同的考核目标,建立了《xx市各级领导干部考核项目和指标体系》,考核内容做到了凡是能量化的指标都进行量化,不能量化的内容通过民意调查进行评价,切实增强了考评体系可操作性、导向性、前瞻性和准确性。

2、创新实绩考核评价方式,力求考核过程公平公正。严格遵循“删繁就简、便于操作、突出可比性”的原则,完善了《xx市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与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增强工作程序的透明度,确保考核结果的真实性,提高考核工作的公信度。 1

一是改变“以gdp增长代替经济建设”、“以gdp论英雄”的理念。正确评价干部实绩,我们坚持既看数字,又不唯数字,破除一味追求“唯数字论”的倾向。二是强化“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理念。加大群众满意度指数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并以此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实绩以及(请勿抄袭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干部日常表现情况的重要参数,这样既解决了考核评价结果失真失实问题,又解决了一些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人民群众负责的问题。我们还把在全市开展的“三进三同三送”、“三万”、“村头办公”等活动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之列,让群众打分让大家评价,促进了各项活动有效开展。

3、注重考评对象的差异性,完善考评标准。实行分类分组百分量化考核,增强考核的可比性。我们制定了各部门职位分类说明书,以此作为考核基础;科学确定各部门年度工作任务目标,作为考核的依据,同时为各类别单位制定总分为100分的考核指标权重,并给每项考核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使考核指标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单位的职能特点。同一单位不同岗位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如正职侧重考核知人善任、统筹协调、应对复杂局面等能力;副职侧重考核参谋助手、组织协调等能力;一般干部注重考核其吃苦耐劳以及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量身订制”设置考核指标,加大了考核标准客观性、准确性、有效性。

4、扩大考评民主,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整合各方面资源提高考核质量,扩大考核民主。考评中,我们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多头考核、

重复考核,进一步整合考核信息资源,充分运用巡视组巡视、经济责任审计、人大评议和行风评议等工作成果,更加全面地掌握考核对象的有关情况。通过媒体参与、电话随机、问卷、网络等公开形式,让公众的评价在绩效考评中占有重要比率。这样,有效改变了上级“一锤定乾坤”的状况,真正让职能部门“围着群众转,围着企业转,围着发展转”。我们还把在全市开展的“三进三同三送”、“三万”、“村头办公”等活动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之列,让群众打分让大家评价,促进了各项活动有效开展。

5、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让科学发展实绩突出、埋头苦干的干部受到重用。通过加大年度考核结果使用的力度,把年度考核结果真正作为工作人员奖励、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重要依据,制定了可操作性较强的考核结果使用的具体规定,并切实落实执行,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创业激情。把干部的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做到“有为的有位,无为的就无位”,使那些那些能打开工作局面、个性鲜明的干部得到重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会干事的有地位”的用人氛围。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健全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激励约束机制是由激励目标、激励办法、约束手段及运作程序等要素构成,是一个互相联系的庞大制度体系,我们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大教育激励。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的关键点,着力解决不敢试、不敢闯的问题,努力在全市广大

干部中形成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良好风气。一是确立更高目标,引领思想解放。教育广大干部破除“傲气”、“懒气”、“怨气”和“暮气”,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更好更快发展为取向,向好的学、与快的赛、同强的比、和高的争,冲击极限,超越自我。二是立足后续发展,抓好培训激励。建立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机制,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依托市委党校这个教育平台,办好春秋两季干部主体培训班、加强“学习超市”建设,三是注重能力提升,强化实践锻炼。逐步推行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基层干部到市直部门锻炼,干部交流轮岗锻炼。

2、强化关爱激励。一是优化物质激励。在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建立完善了一套既兼顾公平、更注重效率的利益分配体系,切实把干部的收入与岗位职责、业绩贡献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分配靠技能、收入凭贡献”的激励竞争机制,增强物质激励约束力。二是倾注感情激励。各单位主要领导通过主动走访关心干部的身心健康,尽心尽力解忧难,从与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细微之处做起,设身处地为各类干部解除后顾之忧,通过细致的个性化服务,让组织的关怀转化为干部干事创业的巨大动力。三是用好岗位激励。打破干部“顺向”交流的潜规则,实现乡镇与市直部门之间的对等交流,实现干部的合理流动,以岗位的变化激发干部的积极性。

3、用好倾斜激励。确保基层干部队伍的长期稳定,关键是要情系基层,关爱基层,坚持工作重心向基层转移、干部调配向基层倾斜、组织关爱向基层倾注,构建良性的基层干部激励

保障机制。一是政治上有盼头。树立重基层的用人导向,重点面向基层干部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对长期在基层工作尤其在艰苦环境下取得较好成绩的干部,予以优先提拔使用。二是工作上有干头。在培训提高、评先评优上向基层倾斜。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和领导干部谈心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形成重基层、强基层的良好氛围。三是生活上有想头。在经济待遇上向基层干部倾斜,通过建立基层干部专项激励资金,提高基层干部收入。在保持工作连续性的前提下,加大对偏远乡镇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对在偏远乡镇工作多年、家庭确有实际困难的,酌情调到市级机关或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街道工作,切实解决“机关干部不愿下基层,基层干部思想不稳定”的问题。

三、明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思路

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全面系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在全市推行领导干部民主推荐“两推一述”工作;探索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制度,建立考核举报、考核申诉、考核结果反馈等制度,改进完善实绩考核方法,加大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探索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制度和办法,制定和细化有关标准、程序,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xx市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