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一剑光芒【八年磨一剑 光芒耀河朔】
 

一剑光芒【八年磨一剑 光芒耀河朔】

发布时间:2019-06-13 04:19:56 影响了:

  煌煌十二巨册的《历代沧州诗选粹》丛书,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可谓“诗坛盛事,嘉惠士林”。由梁振刚先生主编的这部沧州历代诗歌作品选,共计收录上迄西周,下至建国之后历代沧州籍诗人1368名,选诗3万余首,另收录有1000余名其他客籍作者吟咏沧州的诗作万余首,无论人数,还是诗量,都超过了《全唐诗》,堪称沧州诗歌的集大成之作。
  《历代沧州诗选粹》的出版,既在历史纵深上全面展示了沧州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一改人们对沧州仅为尚武之地的片面认识;同时也为梳理河北全省的诗学文献,提升燕赵文化自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积极表率,开启了河北省地级市诗歌总集整理的先河。另外,目前国内与之题材内容相似的书籍不少,但是能在时间跨度,作品总量上与之比肩的恐怕还没有。就连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也不禁慨叹,曾以为粗豪的故乡原来竞有着如此悠久,温润、醇厚的一脉书香,因此不吝美词丽句亲自为之作序,称赞有加。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明大义,重高谊,朴略少华,无纤秾之习,虽有吟咏发乎情愫,然耻于标榜,艰于剞劂,故名山所藏,半就湮没。清以前,虽然有南皮李腾鹏以独力而完成了全国性诗选《皇明诗统》,然而罕闻有编集地方诗歌者。入清之后,披秘籍,搜岩穴,裒而辑之,以期阐幽发微,弘扬风雅者代不乏人:祖籍任丘的王崇简辑《畿辅明诗》,大名知府陶梁编《国朝畿辅诗传》,所专注皆为省级范围。道光以后,史梦兰的《永平诗存》、梅成栋的《津门诗钞》,则皆致力于府一级,而州县一级则有王国均的《国朝沧州诗钞》、孙赞元的《遵化诗存》、贾恩绂的《明清盐山诗钞》、马钟绣的《古燕诗纪》,《大城诗集》、张日豫的《南皮诗钞》以及刘希愈的《庆云诗钞》。
  进入当代,各地各种图文并茂的以打造礼品书为目的的现象层出不穷,而真正关注本地诗歌创作成就、潜心挖掘本地文化渊源者却寥若晨星。虽然一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大剧正在上演,从官方到民间,从都市到边徼,从老革命到“80后”,从学术明星到文化健将,在形形色色的角色里面,有谁能众声喧哗中固守书斋的一颗宁静之心,又有谁在嘈杂混乱中秉承着对文化价值的一份恭敬之态。主编梁振刚先生以及他的几位同好,就像一支以整理乡邦文献为己任的小分队,沿着传统的辙迹,在这场大剧的边缘悄然行进着。没有任何行政指令,没有任何个人利益诉求,仅仅是出于对乡邦文化的拳拳之情,出于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而自发自愿地投入到了这件浩繁的工作中,他们这种不为稻粱谋编书的姿态,在喧嚣而浮躁的当下、在太多的知识分子为那份热闹推波助澜的今天,是颇具启示意义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专项资金,没有专业指导,没有专门时间的情况下,他们居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从内容到形式都保持了很高的专业水准,其“网罗之弘、搜集之广,校勘之精,编辑之当,令人叹服”(北京信吾斋主人田涛先生评语)。
  《历代沧州诗选粹》的搜集整理历时八年,八年时间里,他们跑遍了全国各大相关图书馆,搜集了浩如烟海的馆藏图书和民间残稿,碑文、史志、家谱、信札,探幽发微,披沙拣金,终成此卷。仅以明代东光县著名文人王嘉言为例,他被收入书中的《和张宪副题铁菩萨》《赠播州宣慰司宣慰使》《游清凉洞》《季秋集刘二丈宅》《陈叔阳际槎轩》《鱼龙吟赠凌子起秀才》等八首诗,居然分别辑自万历《河间府志》卷二《古迹志》、光绪《东光县志》卷十二《杂稽志》、《御选明诗》卷二十八,王崇简《畿辅明诗》卷七,嘉庆《青县志》卷八《艺文志》、嘉庆《崇川凌氏世谱》卷六《庆诗》等六种文献,编者们所付出的艰辛可见一斑。
  沧州历来是人文渊薮,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八部读本出自这块热土,中国诗歌源头最成功的传播也始于此。中国官府大规模刊刻典籍的倡议者兼主持人冯道,《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昀,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张之洞更是诞生在这里,当然还有北朝第一才子邢邵,隋代经学大师刘炫,唐代诗人高适,刘长卿、北宋元名臣刘挚、明代抗倭英雄刘焘,通俗小说研究鼻祖孙楷第……这一串串光辉的名字都属于沧州。他们或仁或智,或勇或信,或狷或狂,无不定格为某一人性的标本。
  当人们细细读完这部诗集,除了打量以上这些声名显赫的历朝大儒名臣显宦外,更多的好奇一定会给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官吏乡绅,书生秀才们。曾几何时,一部《水浒》让沧州几乎成了蛮荒之地,豪横之人的代名词——萧杀的牢城营,荒僻的草料场,破败的山神庙,一个名副其实的“远恶军州”!面对人家或善意或恶意的戏谑,沧州人常常愤然又哑然、赧然。《历代沧州诗选粹》用四万余首诗篇对此作出了最有力的回应。翻开诗卷,我们看到:这里不仅有“地控幽蓟风烟通,怒猊雄踞当其冲”的铁狮,“灯前人卖当垆酒,月下牛牵上水船”的大运河,“渔翁绝叫三老泣,蒲帆簸荡波涛红”的烧海奇景,“千秋神气依陵寝,百里薰风度陌阡”的献王陵,“徐福遗踪渤海滨,荒城野蔓少行人”的千童镇……。更有“男儿志期扫天狼,草间狐兔不足戕”的雄心,“幸得吾庐殊可爱,清风满座理陈篇”的风雅,“处世莫言须富贵,读书岂尽为功名”的智慧,“明月当窗人静坐,晚花带露入帘香”的幽情,“与君契斯义,白首自如新”的高义,“兴随流水远,意共白云闲”的淡泊,以及“为我寄声陶五柳,少留佳处共追攀”的洒脱……
  《历代沧州诗选粹》中的大量民间创作不矫饰、不做作,直击人生的各个场景,尽情尽兴地抒写自己的爱与恨、情与思,因而更带有生活的温度,更真切地还原了历史的实存状态。正是这个庞大而普通的群体的创作,体现了沧州文化完整的本来面目,绘制出了这方土地上人们缤纷而丰盈的精神图谱,令人触摸到了这方土地厚重而润泽的质地,领略到了先人们一路走来的万种风神。由此,人们对沧州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沧州不仅武术杂技称雄当世,沧州的诗词歌赋更是渊源深厚;沧州人不仅侠肝义胆,沧州人还文质彬彬,风流儒雅。毛公说经之前,已多雅士;龚遂卖剑之后,犹有侠风。这一文一武,实为沧州文化如鲲似鹏的垂天两翼。同时,通过沧州大地上空这缕氤氲不绝的书香,也为沧州人找到了文化的血脉、精神的根基。作为一部乡邦文献,它所保留的是关于这方土地的文化记忆,是这方土地上人们共有的精神财富,而这笔财富无疑会为沧州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源,必将成为沧州文化发展、振兴与创新的基石。
  当下,增强民族凝聚力需要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文化,在向中华及全世界各民族学习先进文化之前,先由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开始,读来会更亲切,学后也必然更有效。正如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周心慧先生就该书的出版所言“弘扬国家民族之文化,推进文化建设。以之砥砺民族精神,必自振兴乡邦历史文化始。乡邦文化实为民族文化之源泉。古谚“本国则枝荣,根深则叶茂”,是之谓也。其如一省一市一地,若皆能就乡邦文化之方方面面,考之于载集,征之于耆旧,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之集大成,自指日可期。”《历代沧州诗选粹》的问世,实为沧州文化乃至燕赵文化之幸事,如果能行而效之,推而广之,神州诸县市,中华各民族,皆能陶铸古典,焕新气象,则地方兴盛,国家昌明,必会指日可待!
  主编梁振刚先生,博雅好古,供职地方国家机关,勤劳政事,绝不少怠,稍有公暇,即致力于乡邦文献的收集整理,沉湎于乡邦文化的发掘研究,曾言“沧州文化绵长。吾辈生于斯,长于斯,不尽心竭力为之,能望他人欤?”此言此行,诚古仁人之风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