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县域劳动力市场结构与路径创新】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
 

【县域劳动力市场结构与路径创新】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

发布时间:2019-06-14 03:52:41 影响了:

  [摘 要]本文在分析县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就业结构、价格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县域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传统政策体制问题、产业结构层次低、乡镇企业规模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县域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路径创新对策:劳动力资源的培育、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县域;劳动力市场;市场结构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041-02
  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培育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劳动力市场建设较其他要素市场建设来说是个薄弱环节,尤其是我国县域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县域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不仅限制了劳动力就业,而且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1 县域劳动力市场结构分析
  1.1 劳动力供需结构
  (1)劳动力供给增加。县域劳动力供给主要有三个来源:新增劳动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企业的失业人口。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农业经济发展、企业破产、金融危机等原因所导致的劳动力数量增加,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例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68%,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2亿人,而且,每年新增人数达到1000万。
  (2)劳动力需求有限。就业需求令人担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高学历人员的就业都存在众多问题。在劳动力供给增加的同时,而劳动力的需求紧缺。在建筑、餐饮等招用农民工较多的行业中,为解决农民工短缺问题,一些企业不得不靠提高工资待遇、放宽年龄限制等办法,保证企业的运行。
  县域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县域的劳务输出。城市通过用工环境改善、劳动力工资增加等办法吸引劳动力,导致县域的劳务输出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技术型劳动力的输出加重了县域的劳动力供需结构的紧张。
  1.2 劳动力就业结构
  劳动力就业结构表现为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劳动力的比例及其关系。
  (1)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看,县域劳动力虽然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但在第一产业中就业人数最多,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就业较少。与1978年农村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就业分布比例70.5∶17.3∶12.2相比较,农村劳动力较多地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到第三产业。这种结构基本符合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产业间流动的规律,与配第?克拉克定律相符,区别在于有些县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没有经过第二产业占有劳动力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而是直接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
  (2)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结构。从行业结构看,劳动力在传统产业中就业人数较多,但处于下降趋势,服务业的就业人数趋于增加。劳动力就业主要分布在家政、装修、建筑、餐饮等行业。
  1.3 劳动力价格结构
  县域劳动力价格结构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工资较低以及工资差异明显,工资的差异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差异。据调查,普通技术工人的工资与非技术工人工资相差1.5~ 2 倍,垄断行业的工资是非垄断行业工资的1.43 倍。工资收入较高者在1000~2000元之间,达到2000元以上的较少。工资差异的区域表现为东部沿海县域明显高于中西部县域。
  劳动力工资变动的趋势表现为不断上涨,而工资上涨的直接原因是弥补农民工短缺。对于农民工短缺的原因,蔡昉(2007)认为是劳动力供给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城市各部门对农民工的刚性需求;赵显洲(2010)认为是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上升。
  2 县域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传统政策体制问题
  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市场发育与市场管理者的自身利益脱节,制约了市场业务的拓展,无法满足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传统的县域劳动力市场服务的免费行为,阻碍了劳动力的市场交换。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的歧视成分,使农村就业者享受不到平等的社会经济待遇,不能具备平等的发展机会,促使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化。
  2.2 产业结构层次低
  多数县域尤其是贫困县域经济中仍以农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出很多,农副产品深加工不足,产业化水平低,产业规模有限,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3 乡镇企业规模小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每年能吸收10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困境,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而且,乡镇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以季节性用工为主,无法保证就业岗位的长期与稳定。
  3 完善县域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路径创新
  3.1 劳动力资源的培育
  (1)加强劳动力资源管理。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实行信息化管理。促进劳动力资源流动,通过劳动力资源交流会,引进人才,加强交流。
  (2)加强劳动力资源培训。用人单位招工时比较关心的问题一般是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企业抓好劳动力资源的培训,通过培训新技术、新知识,提高劳动者素质,以适应新岗位的需要。劳动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做好培训的相关服务工作,提供培训劳动力所需的场所、设施和师资,提供择业信息、推荐介绍工作,组织劳动力输出和流动。
  (3)富余劳动力分流。积极兴办各种新实体,尤其是各类服务性行业,既为富余劳动力分流提供了条件,又方便了群众生活。
  3.2 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
  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必须要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而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必须消除造成城乡分割的制度基础。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不得以户籍等内容歧视任何劳动者,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公平。二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纳入更大的保障范围,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保障水平,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的教育系统,从而促进劳动力的有效流动。三是通过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吸收劳动力就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