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育格局变化下再论农村学生上学难】农村孩子上学难
 

【教育格局变化下再论农村学生上学难】农村孩子上学难

发布时间:2019-06-14 04:23:01 影响了:

  摘 要: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新教育格局变化下,农村学生再次面临的困难,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与对策,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顺利、高效地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教育格局;农村学生;校车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父母对孩子的受教育意识逐渐加强。特别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条件的发展、惠民政策的实施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以往农村学生上学的条件相比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就是在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背景下,农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广大农村家长和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并以此为依据,对偏远农村地区学校的布局进行了大调整。以农村小学为例,自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学校数量和班级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小学数量由1995年的55.9万所减少到2008年的25.3万所;班级数由1995年的309.4万个减少到2008年的187.2万个。但是,随着布局调整的进行,教学点数量在近年来急剧减少,由1995年的19.4万个减少到2008年的7.8万个,减少比例达59.9%。
  当前教育资源的整合、学校的合并、新教育格局的形成是科学合理的,是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节省教育投入的有效手段。凡事都有利有弊。虽然教育资源整合是势在必行的,但其中产生的弊端和困难,是应该看到并努力解决的。
  二、新教育格局下对农村学生造成的影响
  1.学生辍学
  学生的辍学分为间接辍学和直接辍学。直接辍学是指学生直接放弃学业,不接受学校教育。小学生的流失率比较高,约有20%的小学生最终没有读完小学就中途辍学。初中学生中大约40%的学生中途辍学。间接辍学中有以下三种情形:
  (1)学生出勤率低。合校之后,偏远农村学生的上学距离增大,给学生上学增加了许多不便与困难,学生的出勤率得不到保证,跟不上课程的进度,就表现为隐形的间接辍学。
  (2)入学年龄延迟。我国小学生的入学年龄为6岁,但是由于学校距离的增大,学生在上学路上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家长出于对儿童安全问题的考虑,进而延缓儿童的入学时间。
  (3)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即使按时的赶到学校上课,但由于旅途劳累,心力与体力不支,课上不能保证集中注意力,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跟不上课程进度,渐渐地丧失学习兴趣。
  2.学生死亡受伤事故的频繁发生
  总结校车事故背后的原因,我们会发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司机的不良驾驶习惯,如违规行驶、超载超速、粗心大意。
  (2)车辆年久失修,检修不善。
  (3)运营经费短缺。车辆的购置与维护得不到足够的经济保证与支持。
  (4)缺乏相关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没有健全的关于校车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三、解决方案
  1.合理选择中心校的地理位置,尽量同等距离辐射周边。
  2.加强学校寄宿建设与管理,为特别贫困生提供住宿费、伙食费补贴。
  3.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修缮公路,定制校车,合理规划校车的运营与运行,让广大农村学生搭上安全、方便、快捷、实惠的上学直通车。
  4.对校车的运营与管理进行立法,制定校车生产的安全标准,赋予校车应有的特殊权利,各地市政府可以发行市政债券,进而破解校车资金难题。
  四、建议
  1.当地政府充分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了解当地教育资源与环境,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教育结构,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
  2.完善校车制度,学习西方校车制度与文化,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完善的中国校车生产、运营、运行制度。
  3.随着校车的运营,要政企合作,完善问责制度,实现交通局、财政局、教育局、运输公司等相关部门的有机结合,规定好谁来购买校车,谁来运营、监督,谁来承担后果等各种问题,进而保证校车真正能够安全、通畅、长久地运行。
  新教育格局下,农村学生面临的新困难会随着道路的通畅,校车的运行而得到解决,因此,农村地区的校车建设是重中之重。随着校车的运行,既能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相对而言又节省了教育开支,真正使农村学生上学不再难。
  
  参考文献:
  [1]刘贤伟.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负面影响[J].教育科学研究,2007,(8):7-9.
  [2]赵丹,范先佐.偏远农村学生上学难问题及对策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