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几种“推”】 地推模式有几种
 

【几种“推”】 地推模式有几种

发布时间:2019-06-20 04:25:09 影响了:

  按常理说,过去发生的算是旧闻,近来发生的当然是新闻,可也不尽然。  1933年6月11日的《申报·自由谈》上曾刊载过鲁迅先生一篇题为《推》的杂文,文中谈及了这样一个事件:“说有一个卖报的孩子,踏上电车的踏脚去取报钱,误踹住了一个下来的客人的衣角,那人大怒,用力一推,孩子跌入车下,电车又刚刚走动,一时停不住,把孩子碾死了。”1933年7月24日,廖沫沙先生署名“达伍”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了《第三种人的“推”》,转引了报上一条“小新闻”:“说芜湖有一个山西寡妇,带着孤儿,谋生不遂,只好空无所得,重返故里;因为没钱买票,给建国轮船上的茶房推落浦中淹死,孤儿就抛在岸上。”联系到发生在2011年8月6日的那条“上海八十一岁拾荒老人因携带着几袋子废品登上公交车,遭到一位男乘客和女司机的斥责,被赶下公交车”的新闻,以及今年7月19日那天在网络上盛传的“小贩抱住城管大腿”的图片,便觉得这一切都应了鲁迅在《“推”的余谈》中所说:“现在‘推’的工作已经加紧,范围也扩大了罢了。”
  时隔七十九年,过去和眼前的这种种“推”与被“推”,似乎从未间断地上演。
  若给世上的人分类,我们知道有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穷人富人等等,这“第三种人”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原来,他们是除了“洋大人”和作为同胞的“上等人”之外的一类人,他们“既非‘上等’,亦不便列作‘下等’”,可称之为“帮闲者”。
  在杂文世界中,“帮闲者”往往不吝出场的机会。在《第三种人的“推”》中,最该拍手叫绝的是作者对有一类“帮闲者”的描画:“这种人大抵是头戴铜盆帽,手执哭丧棒之类的人物”,面对“马路上的小贩和小手艺者”,他们常常“扯去其‘家生’,使其摔上一丈多远,甚至仆倒在地,送了性命。”如果说“帮闲者”有文武之别和等级之分,这种时常动用武力的“帮闲者”便是“武”和“下等”级别里的。这种人常常“两栖”,不仅陆上有,水上也有。生存空间之大,存在范围之广,让人惊叹。作者寥寥数语的刻画,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所谓帮闲者,他们向上对作为上等人的“大人们”谄媚不已,向下对普通民众恶脸相向,乃至拳脚相交。这种动用暴力的“帮闲者”中的“帮闲者”,难道不是我们的同胞吗?这是在文意之外,催生出的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廖沫沙先生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与邓拓、吴晗合作的《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而为当今青年熟知,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的杂文创作就已颇具特色:它们取材广泛,思想敏锐,长于论辩、辛辣有力,有鲜明的爱憎和激愤之情。从这篇《第三种人的“推”》就可看出,廖沫沙先生长于对题旨的敏锐把握,而其篇幅却很短小。作品开头引用的那条新闻,为整篇文章奠定了一种基调,同时调动了读者的情绪;接着所描绘的一些场景,又都是日常民众常见、常闻、常听、常感的,这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作品记录的看似是一些普通的“社会事件”,但这类事件却又不那么简单——在许多年代许多时段里,类似的事件都常常发生,以致造成一种“历史总是惊人相似”的效果。
  廖沫沙(1907—1991),原名廖家权,湖南长沙人,著名杂文作家。1932年任职于上海明日书店,后又任《远东日报》编辑,以后两年中写了大量杂文和时事、政治评论。1934年加入“左联”,写作战斗性的杂文,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教育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主要作品有《鹿马传》、《分阴集》、《廖沫沙杂文集》、《纸上谈兵录》、《三家村札记》(与邓拓、吴晗合著)、《瓮中杂俎》、《余烬集》、《廖沫沙全集》五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