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冒充”感冒,五种流行病“缠”上宝宝] 感冒流行病论文
 

[“冒充”感冒,五种流行病“缠”上宝宝] 感冒流行病论文

发布时间:2019-07-12 04:00:18 影响了:

  4岁的宏宏这两天一直发烧、流鼻涕,还出现犬吠样的咳嗽。父母以为是感冒,就自行给他吃了点退热药。不料到了夜里,小宏宏咳得脸都发青了,还出现呼吸困难。父母赶忙把他送到医院诊治,原来,小宏宏患的是感染性喉炎,险些危及生命。
  炎热夏季,急性感染性喉炎、手足口病、水痘、麻疹、腮腺炎等常见小儿流行性疾病,常常“冒充”感冒,家长要仔细观察,认真辨别,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感染性喉炎
  急性感染性喉炎多发于5岁以下的宝宝,多由病毒及细菌引起喉部充血、水肿所致。小儿的喉部细长狭窄,黏膜柔嫩而富有血管,一旦感染病菌,喉部组织非常容易充血和水肿,使喉部狭窄,气道变细,导致呼吸困难。
  最初多表现为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和流鼻涕,1~3天后患儿开始频繁咳嗽,咳嗽声嘶哑如犬吠样,严重时出现面色发青、口唇发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常在夜间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
  麻疹
  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如发烧、流泪、流鼻涕、咳嗽等,继而在口腔颊黏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点,后按顺序出疹,一般先从耳后、前额、发际部开始,逐渐波及面部。及时带小儿进行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发热出疹期,患儿应多喝水,使皮疹易于发透,有利于体内毒素清除;高热不退时可用小量退热药,但体温不要降得太低,维持在38℃左右,以利于出疹;父母每天可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为其擦净鼻子和眼睛;食用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的补充。
  腮腺炎
  多见于2~15岁儿童,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及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触之有弹性、疼痛感,腮部肿胀在3~4天可达高峰。
  患儿宜卧床休息,食用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不要食用酸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用冷毛巾挤干水后轻轻贴在肿胀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无并发症的小儿只需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如果出现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状,需及时送医院诊治。
  手足口病
  多发于3岁以下的宝宝,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如果宝宝手指、手掌、足趾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如米粒大小,周围有红晕,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如宝宝病情加重,出现发烧、呕吐、睡觉惊吓等症状,应住院治疗,不可耽误。大部分患儿一星期可治愈,没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玩具的污染经口传染,预防的关键在于让宝宝养成正确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习惯。宝宝一旦患了手足口病,应隔离两周,还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宝宝的日用品、玩具、尿布消毒,将奶具、餐具用热水煮沸。
  水痘
  大多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也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同一个班级或同居一室的孩子很容易互相传染。一次感染可获终身免疫。
  大部分患儿出痘前有低热、不适、厌食等前驱症状,24小时内成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黏膜也可出现疱疹,易破溃形成溃疡。宝宝患病期间不要去公共场所,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变干后为止。父母要经常给宝宝洗澡,勤换衣服,保持其皮肤清洁;手要勤洗,指甲要勤剪;坚持锻炼,增强其抗病能力。
  未患过水痘者都是易感人群,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因此,没有患过水痘的儿童不要与水痘病人接触,以免受到感染。也可以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预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