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做个坚韧的人,像太爷爷詹天佑一样” 詹天佑
 

“做个坚韧的人,像太爷爷詹天佑一样” 詹天佑

发布时间:2019-07-17 04:18:14 影响了:

  “他平时都是穿中式长衫,个子也不高,在人群里也许不起眼,但是我觉得照片中,他的眼神很不凡,非常坚定的感觉。至少我一眼就能把他认出来。”      “太爷爷回国后还常给房东写信,他有感恩之心,也有契约精神”
  和詹咏的采访约在陕西北路党派大楼九三学社的会议室。黑衬衫、利落的板寸头、坚毅的眼神,这位上海男人身上多了些北方人的硬朗。
  詹咏和父亲詹同都没有见过詹天佑,但对于太爷爷的一切,詹咏几乎都是抱着做研究的态度,了解得一清二楚。詹咏笑着说道:“坊间各种有关太爷爷的传言,包括他拆钟等,其实很多都是杜撰的。我伯父的研究比较精确,在我看来,也是最为权威的。”詹咏的伯父詹同济是詹天佑纪念馆的首任馆长,詹咏从他那里了解了很多太爷爷的事情。
  詹咏小时候在伯父詹同济家就曾见过太爷爷的笔记本还有一些文具和几枚印章;在南京的伯父家,也见过太爷爷留下的日本清酒瓶。“上面有只小鸟,往外倒酒时,鸟会叫。这些东西后来全都捐给了詹天佑纪念馆。”
  采访时,詹咏特意带上了太爷爷留传下来的家谱的影印本。除了家谱,上面还有太爷爷亲笔抄写的不少嘉奖和荣誉状。在影印本资料里,有一页是詹天佑的父亲詹兴洪和清政府签订的留学合同,詹天佑也亲自抄写了下来:“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机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童男,詹天佑,年十二岁,身中,面圆白,徽州府婺源县人氏。曾祖父贤。祖世鸾。父兴洪。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关于太爷爷在美国留学的日子,詹咏并没有找到太爷爷对此的相关记录,但却读过其他留美幼童的书信。
  “从他们的书信来看,他们在美国留学的日子很快乐。他们住在美国人家里,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甚至还去教堂做礼拜,定期地也会去留美幼童事务所接受中式教育。太爷爷住在诺索布夫妇家里。诺索布先生是位小学校长,后来在美墨战争中失踪了,但诺索布夫人坚持照顾他们。回国后,太爷爷依然坚持和诺索布夫人写信。他很怀念在诺索布家的时光,他们把他视如己出。太爷爷也非常感恩,之后和诺索布夫人以及她的子女也一直保持着联系。京张铁路建设过程中,太爷爷让人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并集结成册,赠送给了参加通车仪式的嘉宾和所有参与建设的工人,也寄了一套给诺索布夫人。”
  遗憾的是,留美幼童归国后却被清政府视为异己,詹天佑也不例外,坐了七年冷板凳。但用詹咏的话概括来说,“太爷爷非常有契约精神,他没有在国外逗留,被发配到福建水师学堂,他也是踏踏实实地做教员,很受学生欢迎”。但在此期间,詹天佑从未停止过业务上的钻研,一直托朋友从海外带杂志回来,包括最前沿的科技杂志,詹咏半开玩笑地总结道,“也是保持和国际潮流的接轨吧!”
  “铁路修到哪,太爷爷就把家安在哪”
  詹天佑的八个子女都出生于不同的地方。“铁路修到哪,太爷爷就把家安在哪。”詹咏曾去过水关长城附近的一处农房,太爷爷当时就曾租住在那里。“那是一户姓姬的人家,是很厚道的农民。他们很穷,太爷爷就给他们钱,让他们去买牛。后来那对夫妇还请太爷爷给他们新生的孩子起名。那处房子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样,依然能看到当年太爷爷简朴的书房,还有他睡过的炕。”
  京张铁路建成后,各地都开始修建铁路,也都想请詹天佑帮忙主持。“他当时在四条建铁路项目上总共担任六个职务。”詹咏强调,“而且都不是挂名的虚职,也不管薪水”。
  因为修路的原因,詹天佑并没有太多机会享受生活,就连留美同学聚会都没时间参加,但他却不忘写信转达对同学们的问候。
  对于子女,詹天佑爱护有加。“太爷爷把我的大爷爷和二爷爷都送去美国自费留学,他们也是在耶鲁学工程方面的专业。太爷爷可能也是希望他们子承父业。他当时还写过一封信给驻美公使唐绍仪,请他帮忙照顾两个儿子。”
  1919年2月20日,积劳成疾、病弱不堪的詹天佑给次女詹顺香写下了一封很长的家书,这也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他在信中给女儿解释为什么还要去参加远东铁路会议。
  一直到弥留之际,他留下的有关家事的文字记录非常少,遗言中也都是公事。“当时太爷爷口述,大爷爷记录,等讲完这些事情,他可能是想讲家里的事情,但已经无力发声,就用手在床单上写,用的是他最熟悉的英文,家人都很难看懂。”
  从太爷爷的文字中,詹咏几乎读不到他针对他人的评价,只有对事件的评价。但只有一个人,太爷爷提到的较多——他非常敬重、钦佩的孙中山先生。在詹天佑的书房里,挂在墙上的惟一一张照片就是他和孙中山先生的合影,詹咏告诉我们,就连相框上的钉子也都是他亲手钉上去的。
  “工程师世家走出了艺术家,看似另类,其实也是遗传”
  在课本上读到有关太爷爷的文章时,上小学时候的詹咏特别自豪,但当时身边的同学都不知道他就是詹家的后人。
  “父亲是不允许我和姐姐在外面说的,非常严格。他和我母亲谈恋爱的时候都没有说过这事,直到我母亲听别人说起和父亲确认才知道。”
  詹咏的父亲詹同是著名漫画家,在几乎都是从事工程类的子孙后代中,显得特别另类。
  “父亲告诉我,小时候家里有很多外文书,都是太爷爷从美国带回来的或者后来托朋友从海外带回来的。家里还有整箱的《马克·吐温》全集。正是这些带插图的书在不知不觉中把他引上了‘艺术之路’。当然,爷爷对我父亲从小爱涂鸦的举动也‘纵容’有加。”
  在父亲的熏陶下,詹咏和姐姐詹萤也都爱上了艺术。最初,父亲因为怕儿子吃不了这个苦并不赞成儿子学画画,但詹咏还是走上了这条路。大学毕业后,因机缘巧合,詹咏加入了少年报社,从美术编辑做起,画版样、画插图……一直到2008年,詹咏应邀加入了九三学社上海市委,负责宣传工作,“通过报纸、杂志、网站,把我们做的事情告诉大家,扩大九三学社的社会影响力”。
  詹咏毫不避讳地抱怨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也坦诚地说道:“成为其中的一员后,你会发现只要你肯努力,是真的能慢慢地推动一些事情的。”
  相比太爷爷当年遇到的艰辛,詹咏知道,他所面对的一切都要容易得多,他的成就也远远比不上太爷爷,但他却从太爷爷那学会了一种担当的勇气。“遇到困难可以抱怨,但不可以害怕,尽全力,去克服它!”詹咏非常坚定地说道。
  詹咏也从未放弃过他所钟爱的漫画创作。对于他而言,这是一种享受。如今回想起来,詹咏特别遗憾的是当时没和父亲好好学,“年轻气盛的时候甚至还说画漫画有什么了不起的,当时父亲就不吭声。其实漫画表面的简洁背后是非常深厚的功底,好的漫画是让人想挂在墙上去反复欣赏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