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中药新剂型--靶向制剂的应用】中药的剂型
 

【中药新剂型--靶向制剂的应用】中药的剂型

发布时间:2019-07-24 09:46:35 影响了:

  

作者 潘洁,王远光,韩晓翌,王蓓 毕业论文

【】 目的论述中药制剂的新剂型——靶向制剂的 研究 与 应用 。 方法 检索近年来有关中药靶向制剂研究的 文献 ,并对其进行综合 分析 和 总结 ,提出中药靶向制剂研究存在的 问题 与建议。结果靶向制剂可以提高靶组织的药理作用强度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 结论 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发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需要有组织地开展多学科合作,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切实可行,并且具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和优势。 毕业论文

【关键词】 中药 新剂型 靶向制剂 论文网

   目前 中药制剂的研究与生产已形成四大释药系统同时 发展 的格局,这四类释药系统是 普通给药系统、缓释给药系统、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中药靶向制剂是中药制剂的新型给药体系,已成为当前中药新剂型研究的热点之一。   靶向制剂的概念是Ehrlichp于1906年提出的。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system TDS,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有选择地定位于靶区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其他正常组织,达到提高疗效、降低全身不良反应的给药系统[1]。靶向制剂最初指狭义的抗癌制剂,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在给药途径、靶向的专一性与持效性、药物类型和临床运用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材料学及分子生物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中药靶向制剂的发展,突显出中药制剂在 治疗 癌症等疑难杂症方面的作用,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就近年来中药靶向制剂的进展作一综述。 论文代写

  1 靶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特点 毕业论文

  1.1 靶向制剂的分类靶向制剂按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①被动靶向制剂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即 自然 靶向制剂。载药微粒在体内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等器官,使药物在这些器官浓集而发挥作用。其中包括 脂质体liposome、乳剂、微球mircosphere、还有随着高分子材料发展起来的纳米囊nankcapsule、纳米球nanosphere。②主动靶向制剂active preparation是在被动靶向制剂的基础上将修饰的药物载体定向的运送到靶区。其中包括 经修饰的载体药物、配体受体系统、连接单克隆抗体后的免疫微粒、前体药物等。③物理化学靶向制剂physical and chem ical targeting preparation,其中包括 磁感应制剂、pH敏感制剂、热敏感制剂、栓塞药物等。   另外,按作用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 口腔给药系统、直肠给药系统、鼻腔

给药系统、结肠给药系统、皮肤给药系统及眼给药系统等。按靶向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肝靶向制剂、肺靶向制剂、结肠靶向制剂等。 代写论文

  1.2 靶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特点靶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将药物包裹或嵌入液品、液膜、脂质、类脂蛋白以及生物降解高分子物质中,制成微粒、复合型乳剂、脂质体等各种类型的胶体或混悬系统,通过多种给药方式,这些微粒选择性的聚积于肝、脾、淋巴等部位释放而发挥疗效。而口服结肠靶向释药系统OCDDS是通过适当的方法,使药物经口服后避免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前端释放,而是运送至回盲肠后释放并发挥局部或全身疗效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稳定性,增加药物对靶区的指向性,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使药物具有药理活性的专一性,减少剂量,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适于临床运用。 论文代写

  2 中药靶向制剂的临床应用 毕业论文网

  2.1 脂质体靶向给药系统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双分子层形成的药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药物制剂。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载药靶向运行、延长疗效、避免耐药性、减少给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改变给药途径等优点[2]。常规的脂质体主要由磷脂或磷脂和胆酸组成,改造过的脂质体通过选择不同磷脂或投入其它成分而改变成热敏、pH敏和阳离子脂质体等 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得到免疫和长循环脂质体等 还可以运用磁性制剂和前体制剂的原理制备磁性脂质体和前体脂质体[3]。如用超声法或高压乳化法等制成黄芩脂质体分散液,再用流动床将它用多种糖芯材料山梨酸、葡萄糖等作切线喷雾制成黄芩脂质体粉末,有助于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4]。另外还有青蒿素、银杏叶、喜树碱和长春新碱等脂质体的报道,而采用熔融法制备的双参相口服液,也是国内、外首次关于中药复方脂质体的报道[5]。研究的主要 内容 是脂质体双层膜的组成及制备工艺,提高脂质体包封率、稳定性及其靶向分布、对靶细胞作用等方面。 毕业论文网

  2.2 微囊、微球靶向给药系统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共聚物囊膜材料,将药物包裹而成的一种新的剂型。囊膜有隔离外界与药物接触作用,可防止药物氧化、水解和挥发,掩盖不良气味,减少复方制剂中的配伍禁忌。我国研制的中药挥发油类微囊已有10余种,如可提高稳定性的芥油微囊,掩盖不良臭味的蒜素微囊等,也可制备特殊性能微囊磁性微囊、pH敏感微囊起到靶向释药作用。   微球是指将药物分子溶解或分散在辅料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多用生物

降解材料为载体,如蛋白类明胶、白蛋白等、糖类琼脂糖、淀粉、葡萄糖、壳聚糖等、合成聚脂类如聚乳酸、丙交酯乙脂类共聚物等,而以二乙胺基乙基葡萄糖、血清白蛋白、可降解淀粉制成的微球具有生物黏附性。靶向微球可分为三类 普通注射微球、栓塞性微球、磁性微球[6]。如以高分子生物降解聚碳酸酯[polyDTCcoTMC90∶10]为载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含肿瘤坏死因子INF并具有强烈磁性的聚碳酸酯磁性微球[7]。以壳聚糖为载体制成的金雀异黄素GenistEin,4′,5,7三羟基异黄酮微球胶囊制剂,对肺与脾的选择性强,并且药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具有一定的缓释性[8]。 毕业论文网

  2.3 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给药系统,该系统通过特殊控释技术,使药物转运到回盲部后,才开始崩解或释出载体微粒,并使载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黏附于结肠膜表面,达到定位释药与黏附的双重目的[9]。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在中药方面的运用还处在研究阶段,如大黄的泻下作用主要是由于游离蒽醌对大肠的作用,将大黄提取、浓缩、干燥,制成大黄泻下的大肠靶向制剂,就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用量[10]。又如以中药组方进行药物提取,精制后制成微丸,选取经特殊处理的果胶为包衣材料,考察其在人体结肠内的定位、释药情况,为中药结肠给药提供了依据[11]。 代写论文

  2.4 复合型乳剂药物制成复乳后,可以达到缓释、控释目的,而且在体内具有淋巴系统的定向性,可选择性地分布于肝、肺、肾、脾等网状内皮系统较丰富的器官中。复乳中的小油滴与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成为良好的靶向给药系统,复乳也可作为多肽、蛋白质等水溶性药物的载体,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失活,增加稳定性[2]。目前中药复乳制剂虽不多见,但从长远看,乳剂尤其是复乳有可能成为抗癌药物靶向输送的重要工具之一。如用PEG、紫杉醇和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 DSPE的氯仿溶液在氮气流下减压成膜,加入玉米油经水化超声处理后,通过微流化器使其微乳化,制得的紫杉醇微乳[12]。康莱特静脉注射乳剂具有靶向作用,直接有效抑制癌细胞,同时能提高机体整体免疫功能,并有良好的镇痛功能,且无不良反应[13]。 代写论文

  2.5 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纳米粒是由天然高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明胶、乙基纤维素等或合成高分子物质如聚氰基丙烯酸烷酯PACA、丙烯酸共聚物等制成粒径为nm级固态胶体粒子,分为药库膜壳型纳米囊和基质骨架型纳米粒。这类载体制剂的优点

是可生物降解、低免疫性、制剂形成多样化、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如用乳化法制备了125I白蛋白黄芪多糖纳米粒168±62nm,研究表明小鼠口服后主要分布在肝、脾、肺中[14]。采用热融分散技术制备的喜树碱固体脂质体纳米,动物实验表明,该制剂在体内有良好的靶向性[15]。最新的研究表明,甘油三酯和油类连合的固液二相载药系统,比传统的硬脂酸载药系统具有更大的载药量,并且更适合于临床运用[16]。 论文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