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教研,,拒绝“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蔬菜
 

【教研,,拒绝“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蔬菜

发布时间:2019-02-05 03:44:47 影响了:

  虽然说科学技术发展了,人类实现了植物的无土栽培,从而获得了众多的新鲜蔬菜。但更多的人还是愿意选择土壤栽培,因为深挖、细翻、播种、施肥、浇水、管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在远离阳光的温室里,无土栽培总是快捷得让人来不及参与到实质过程中就完成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记住的只是结果。而教研与此恰恰相反,教研既需要秋的硕果,更需要春夏的过程之美。只有将“教研”种进土壤,教研的春天才更美丽,教研的夏天也才更灿烂。
  作为一名教研员,笔者从教师到领导,虽说工作岗位变了,但工作的性质并没有变。所不同的是身份的变化:从一名运动员变成了教练员,从聆听者变成了指导者。因此,教研员的目光应从一个班级转向其所辖的整个区域,此时,思路的拓宽、思维的灵活、思想的跳跃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应怎样开展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细心把握教与研的视野
  
  教研,对一个县区来说,是对整个县区教育教学基本形态的研究。研究的基本取向在于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改进和完善,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全县教育教学的品质,这种以县为本的研究形态应该成为县级教研的基点所在。就县级机制来说,主要体现在县级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两个方面。这里所指的教育思想并不是广义上的对教育基本规律的探讨,而是就学校自身存在的一些最为根本或突出的教育观念及行为进行研究。因此,可以说教研并不是一个很虚的话题。但是现在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题海战术,依靠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来达到目的。这种方式看似有效,实际上是以牺牲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音、体、美几乎成了课程表上的摆设,双休日、节假日补课现象更是十分普遍。在一些中学,校长干脆将中高考成绩纳入到教研成果之中,同样,一些小学也将学生在学区或县里统考成绩的名次情况作为教研成果,学生考试成绩仿佛成了学校教研的唯一标尺。事实上,学生的考试成绩固然不容忽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但如果把考试成绩作为教研的唯一标尺,就会导致教研偏离轨道,这也是没有摆正教研落点的表现。
  因此,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同时又能获得良好的效益,理应成为学校校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必然会在学校形成一种教研导向,即重视对教学效率问题的研究。这种导向的意义在于,不仅促进了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全面反思和深入思考,也有助于将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立足于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教研形态并不是彻底否定应试,而是强调对单纯以增加学
  生的课业负担为代价的教育行为进行矫正。总之,教研的基本落点应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的根本理念。
  
  二、精心促进教与研的培训
  
  教师培训的立足点是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着眼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入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生长点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之间的互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对江苏省新沂市的所有中小学在职教师,实行了多轮次培训,采取研究式、合作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组织学员与教育管理、新课改一线的校长、教师互动交流,积极尝试“双全化”培训指导,即全员听课评教、全程监控指导,以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内容上,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力争做到“三个结合”: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识培训与具体学科培训相结合。
  在培训过程中,一方面抓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培训;另一方面,针对师资相对滞后的农村学校进行专题培训。采用对比式教学,即多人同教相同的课题,教完后再进行对比,从而引导教师从教学行为层面、教学理念层面以及教学的全过程等方面加以比较。另外,我们还对新进教师进行教学“入格”培训,即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把教学的各环节分解开来,逐项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讲评、命题、评价,等等。
  充分利用教研室网络和远程教育功能,开设“网络理想课堂培训”,实现理论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针对城市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方面的差距,我们构建了“教师培训合作组”模式,即城乡学校互相结对,建立教研伙伴关系。在全员参与的前提下,开展学校与学校之间、教研员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互动。
  
  三、潜心理顺教与研的态势
  
  就县域教研来说,主管部门的“领头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鸟无头不飞,对于教研来说也是这样。因此,教研室要有对全县区的主导教研理念、主打品牌,这样,下面各级学校才能针对上级教研室的教研精神分层实施校本研究。比如,江苏省新沂市近年来在教研方面主要打造理想课堂,各学校围绕理想课堂进行实地研究,着力打造具有各学校特色的理想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教之初,春江水暖鸭先知。课堂教学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对待态度,没有教师的深刻参与,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课堂四十分钟的高质轻负,我们要求教师不断提升教育理论水平和文化底蕴,坦然面对课改,并自信地面对学生。
  首先是指导教师学习,为课堂积淀素养。坚持制定、推荐与自选相结合地读书,坚持师徒自由结对、双向选择,将个人备课、案例反思、师徒互听等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其次是培养教师的科研、反思态势。教师要给自己在理想课堂中的角色进行定位,自我设计终身发展构思与学期教学设想,且每学期调整一次。此外,我们还大力提倡教师进行案例反思,反思的是课堂,而核心是原创。
  2.研之路,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教研走出只见分数不见学生的狭隘视野之后,教研才能真正回归本位。一张试卷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正素质,而如果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研究水平的现象,必然会使一些教师急功近利,人为地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教师应该将落点放在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上。比如,一些小学教师对那些学习或行为上有问题的学生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方式,而懒得深入探究导致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因此,评价一所学校和一个教师的教研状况,就要全方位地考察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当教师开始注意反思其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时,也就意味着他们真正开始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化,这种转化正是新课程理念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3.研之果,化作春泥更护花。理想的课堂是我们的追求,在研究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理想课堂的基本模式。如导入部分,要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一种“猎奇效应”,就要做好教学准备。学生有无足够的前提准备,他们有着怎样的心理期待,这是教师在上课前必须了解的;展开部分,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啊啊效应”,也就是要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因此,教师要提供多个探究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还要就教学内容展现群体学习的递进性和互补性;结尾部分,要产生一种“发面效应”,即考虑要使学生获得哪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并预计有多少迁移可以周转成拓宽、发展的空间。
  
  四、开心收获教与研的硕果
  
  教师是教育教学问题产生和解决的行为主体,课题研究为教师思考提供了载体。教学活动中随机的、偶发的、个别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教师研究的主题。教师只要有意识地反思、评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就是在进行教育科研。现在,各级学校的教师没有课题的很少,即使没有课题,他们也会参与到其他课题的研究中。教研员作为学科队伍的领头人,在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可利用自身“通达理论,联结实践,视野相对开阔”等优势,为教师的课题实验研究指明方向:一是拓展教师的理论视野,及时向教师介绍当前教育改革的理论背景和国内外最新动向,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从而确保研究与实践不偏离方向;二是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和观摩活动,帮助教师对自身进行的研究和实践进行合理评价,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明晰今后发展的目标。
  教研员应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师,在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对话中,要把握教师的专业需求与工作困惑,指导教师观察学生、研究学情、总结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还应注重打造自身魅力,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用理想和智慧感召教师,在与自我的不断对话中,反思自己的行动,明晰今后工作的思路;在与实践的对话中,提取教研工作的中心。这样,教研工作就有了突破口和增长点,从而真正实现教研工作“有土有氧”的精耕细作,实现县域教研工作的优质高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