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文言文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言文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0:52 影响了:

   【摘 要】文言文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有别于现代文的缘由,主要是言语现象。言语现象是由语言和语境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语境的形成又关乎作者的心境、写作的背景、作品的文脉以及表现技巧等。本文从言语背景、作者心境、作品文脉以及“物我”转化等方面探讨了文言文教学中“整体感知”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文言文 整体感知 途径
  
  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对文言文言语现象的整体感知。这里所说的对言语现象的整体感知,即把言语与语境视为一个语言现象的整体来加以感知。因为,言语一旦在特定的语境中展开,就会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基于此,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感知,必须结合于背景、联系于心境,贯通于文脉,融合于“物我”。这样,才能凸现感知的整体性,渗透感知的情感性,丰富感知的意蕴性。
  
  一、结合背景整体感知
  
  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载体,也是特定环境下的思维产物。结合言语背景感知语言,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的思想内涵,也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
  如苏教版中学语文第8册《晏子使楚》。“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如从字而上解释,即“晏婴听人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像,果实的味道可就差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水土不同啊!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岂不是楚国水土使人爱偷吗?”这仅仅是对字面义的感知,而非对言语现象的感知。如果联系当时晏子说这番话的背景,透过字里行间,就足见晏子寓刚于柔、寓庄于谐、睿智中见个性、义正言辞又不卑不亢的外交家风度。当时的背景是,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恃强凌弱,借机显示自己强国的威风。楚王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为了维护国家与个人的尊严,采用请君入瓮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致楚王变主动为被动,从而达到了以弱制强、以牙还牙的目的。晏子的类比推理言之凿凿,形成了毋庸置疑的逻辑力量。这种联系言语背景整体感知言语现象的方法,有助于学生透过言语现象觅到言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加强了感知的穿透力。
  
  二、联系作者心境整体感知
  
  言语是作者心理流程的物质外化。因此,对言语现象的整体感知,应该联系作者的心境察之体之,从而产生“感同身受”的阅读效果。
  如苏教版中学语文第9册《捕蛇者说》。作者听了蒋氏冒死捕蛇的陈述后,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作者听了蒋氏“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的哭诉后,感触倍深,“吾尝疑乎是(苛政猛于虎也),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番话表现出作者复杂的心境,既欲“更役复赋”让蒋氏免遭死亡的威胁,又想到“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规劝统治当局给平民松绑。蒋氏的哭诉,使“我”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对“苛政猛于虎”的观点笃信无疑。“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是对“苛政猛于虎”的现实的诠释。不难看出,作者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从对蒋氏一家的悲惨遭遇由“悲之”到提出“更役复赋”的想法,从“愈悲”联想到“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虽然他寄望于统治当局,但在作者的心境中深深地思索着蛇毒与赋毒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只有在对言语现象的整体感知中,联系于作者的心境,才能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振”,思想上的“共鸣”,才能将整体感知向纵深推进。
  
  三、贯通作品“文脉”整体感知
  
  文章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序。作者行文的思路就是文章的“序”,阅读中称之为“文脉”。在整体感知中,抓住这个“序”,就把握了作品的“文脉”。因此,阅读时应留意作者是顺着怎样一条思路来组织材料、表达中心的。文脉有形象性的,如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类的文章;有逻辑性的,如议论或说明类文章。只有抓住文脉主线,才能从整体上感知其内容与形式。
  如人教版初一(下册)《春夜喜雨》。着一“喜”字,使整体思路豁然开朗,感情色彩也倍感浓烈。作品顺着“喜”字展开:“知时节“的好雨似乎通人性,在人们需要它时就来了,此为一“喜”;“润物细无声”,唯恐惊扰世人,令人生爱,此为二“喜”;“云俱黑”,浓云满天,应人之需而下个通透,此为三喜;“红湿”、“花重”使人想象出润物的效果――春花娇美,春色怡人,此为四喜。然而,全诗内容不着一个“喜”字,却无一处不在写“喜”。可见,“喜,就是“《春夜喜雨》中感情脉络。把握了这一文脉,就把握了作品言语现象的整体。在教学中,要根据文体特点,把握文脉,“遵路识斯真”。
  
  四、辩证“物我”整体感知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内涵是他本身以及他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一切隶属于他的精神的东西,称之为“我”;外延则是除了他本身以外的一切,能与之发生关系者,称之为“物”。在对言语现象整体感知的过程中,要把握外在的“物”与作者内在思想感情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感知中获得审美体验,才能在作家独特的思维模式中窥斑知豹。
  如人教版八年级《醉翁亭记》。作者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于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陈,觥筹交错,是表现“宴酣之乐”;写鸣声上下,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这些“物”的描写,无一不是为了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瞬间之乐。欢乐万物,乐我所乐。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无一不是为了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不难发现,作者的“乐”是区别于“禽鸟乐”、“游人乐”和“众宾乐”的醉中之乐。联系作者的坎坷仕途,这种“乐”是作者被贬至滁州,遭排斥后的抑郁之情的反衬,是转瞬即逝的思想弥留,使实实在在的“物”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教学中,笔者从“物我”的转化关系方面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从作者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感知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情趣;从作者的与民同乐、乐民之乐,感知作者愉快闲适的意趣;从作者把内心的抑郁掩压于山水与诗酒之乐中,感知作者矛盾的思想感情之理趣。让学生透过言语现象体会作品精巧的构思和精练优美、流畅传情的语言特色。
  由此可见,“整体感知”不仅是一种阅读技巧,而且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践告诉我们:整体感知是贯穿于阅读全过程的对言语现象的认知和感悟,是对言语信息的摄取与组合,是对言语情境的体认和体验。在文言文教学中,“整体感知”有其独特性,既关乎写作的背景,又关乎作者的心境。因此,我们要从作品言语的语境、作者的心境乃至作品的意境诸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对作品言语现象的意蕴从整体上去把握,从深度上去切入。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完全的“整体感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