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男人问你的敏感地带_课堂评价的“敏感地带”
 

男人问你的敏感地带_课堂评价的“敏感地带”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8:27 影响了:

  【摘 要】在课堂评价中,首先是总体性掌控,只要课堂的总体性构思以及教学过程的总体性都能够遵循教学的逻辑走向,没有坍塌和偏离,那都是成功的教学,而由每一节课所构成的长时间的粗大线条的整体魅力,才是课堂评价的眼光所在。一堂课的敏感地带应该集中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层面和创造层面上,而不是集中在工匠层面和记忆层面上。
  【关键词】课堂评价 课堂构思 教学走向 课堂魅力
  
  一次参加片区“课堂教学大比武”评课,听了六位教师的语文课,结束后进行评课,几位评委对一位年轻教师上的《观沧海》的一些教学细节进行了渲染式的点评,指出该教师将几个字的读音读错了,“耀武扬威”不能用来形容曹操,“怎样”的口头禅太多。这几位评委都说,这种知识性错误和如此多的口头禅是无法容忍的,完全说明了该老师普通话不合格,备课不认真,准备不充分,并认为这节课不成功……
  但我认为以上几处并没有从总体上影响教学效果,整节课思维清晰,总体结构完整。最起码的是,该教师激情高昂、大气磅礴,确实有曹操“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与豪迈情怀,教师情感与诗人情感对应默契,整节课感染了学生,是一节成功的课。
  之后,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课堂评价为何如此琐屑与庸常?为何一遇到技术性的细节问题就变得如此敏感、如此夸张作态?似乎指出一个字的读音错误更能表现对细微知识的权威性掌握;似乎挑出一个语法错误更能体现对知识准确性的了解;似乎一个细节的错误大过了整体性的成功。好像在这些琐屑的问题上埋藏着一个教师的全部羞辱和光荣,因此非要高声表白。看来,课堂教育的提醒和思索的力量,往往在评价中被忽视,课堂评价变成了颠倒轻重缓急的另一种价值结构。
  教学中的一两个字的读音问题、一个技术性的环节就让我们敏感到这样的地步,这着实违背了教学的常态性过程和过程中的常态性,使我们的教学评价失去了最基本的评价逻辑控制。这很不正常。
  我认为在课堂评价中,首先是总体性掌控,只要课堂的总体性构思以及教学过程的总体性都能够遵循教学的逻辑走向,没有坍塌和偏离,那都是成功的教学,而由每一节课所构成的长时间的粗大线条的整体魅力,才是课堂评价的眼光所在。就像讲解一篇文章,如果将它大卸八块,将它拆得七零八落,然后一块一块地咀嚼玩味,虽然也能品尝得出一些滋味,但却失去了对文章总体韵味的掌控,文章的总体魅力也就失去了。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生记忆a上的模糊,或者失误,如个别字的书写错误,个别人物与历史年代的时间性失误,个别作者与作品之间的搭配性失误,个别词语一时间的误用等等。我们作一下幽默的指正即可,顺便调侃几句也无妨。但在某些老师眼里,这件事奇大无比,简直可以抵消上课老师之前和之后的全部教学工作。小时空中的评价常常成了无聊的品咂、尖酸的挑剔和一味的指责。如果我们的教学课堂评价走向了对琐屑之事作夸张性的价值引导,那我们所传授的文化系统、道德系统、情感系统、思想系统又该怎么评价呢?
  一堂课,一个学科,一本教材,如果它的教学敏感地带集中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层面和创造层面上来,无疑是成功的。但如果教学的敏感地带总是集中在工匠层面和记忆层面上,那教学的衰败之势就无可避免。
  在评课中,我们经常发现,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文化良知的缺失、价值观念的浅薄、情感态度的苍白,似乎大家都可以漠然视之,而如果读错了一个字,用错了一个成语,或出现了一个语法问题,那立即遭到指责。在我们心目中,前者评价的伸缩性太大,见仁见智的观点太多,无法确定自己的看法是否会得到其他人的附和,因此就避而不谈。当然,也有人担心自己的看法欠广博与深刻,不想暴露自己的浅薄与无知,也就避而不谈。看来柔性评价总是难以找到依据,难以找到尺度,且隐性而深刻;后者是硬性而显现的,有准确的依据参考,可以立即指正,所以自然成了课堂评价的敏感地带。这样,技术性的细节也就颠倒了课堂的深层结构。
  时至今日,我们都在期待教育教学改革的声音,但听了这么多年,教育教学都在为不知所云的细节争吵。我们呼唤课堂教育要有一种整体性的生态,有一种庞大的精神定位和价值走向。虽然课堂教学确实是由诸多细节部分和诸多细微情节构成,我们也应该注重细节,但课堂评价不能由对细微之处作过分的张扬来拆散或模糊课堂教学的总体框架,取代课堂教学全方位的思维发展,课堂教学的灵魂也不应该被死抠琐屑的评价所湮灭。
  没有教育的大气走向,就没有大气走向的教育。
  单从一节课论成败,单从一节课定输赢,看似集中,却很片面;看似具体,却很零碎;看似准确,却很囚禁。因为它忽视了课堂生态的长远构建;忽视了课堂生态宏大而整体的发展线索;忽视了贯穿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更长时间中的课堂原型的搭建,只找到一些可以追究的羞愧和懊悔来评价,被评者有可能在琐屑的评价中整体性枯萎。
  当然,一节课确实有许许多多的细节值得琢磨,但不能在这种琢磨中失去对课堂整体气韵的评价。整体气韵需要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来承载。而最能割裂它的是评价中对细末东西的兴奋和时段性的痴迷,一旦被割裂,对教师总体性和连续性评价就失去了公正。
  教学工作的成功,在于每一节课都有格局完整的构思,每一次构思都有整体推进的姿态,每一个姿态都有艺术匠心的设计,每一次设计都构成了前后内容默契的照应,每一次照应都是教学时空的和谐。
  普通话要学,错别字要改,文学知识要背,语法问题也应该引起注意。但教学工作的荣辱边界不应该停留在这里,它还有更大更多的事情要做。我们的教学水平不高,能力不强,却也懂得要为它失落已久的高贵的内在品质招魂,而不能听任教学工作继续沦于琐碎与庸常。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义市神奇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