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立足教改阵地,打造高效课堂]立足宣传阵地
 

[立足教改阵地,打造高效课堂]立足宣传阵地

发布时间:2019-04-11 04:57:16 影响了:

  摘要:课堂效益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实际效益,用公式可表达为:课堂效益=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所以,提高课堂效益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让最大多数的学生获得最大、最佳的收获。
  关键词:教育;教学;学习;回归本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52-02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双基”的主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优劣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负担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效益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和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转变教育理念,让教师回归本位
  教师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和关键。长期以来,“师演生观”和“师灌生受”成为中国式课堂教学的两道独特的“风景线”。教师高高在上、大汗淋漓、手舞足蹈地尽力表演,而学生则是表情木然、昏昏欲睡,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一堂课下来,师生双方都是筋疲力尽犹如大病初愈,这样的课堂有什么效益可言,我们可想而知。要想打破这样的局面,教师必须痛定思痛,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让教师的教回归本位。首先,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成为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合作者,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主持者,成为学生学习障碍的“爆破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把独裁的课堂变成民主的舞台。其次,教师必须转变课堂成败的理念。一堂课的成败,不是看你讲了多少,讲得有多好,而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学得有多好!不是看你灌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获取知识的方法。
  二、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回归本位
  长期以来,受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兼演员,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容器,结果导致学生没有一个积极参与体验的过程,学过的东西当然就没有深刻的印象,无法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师生必须意识到这样的危害性,摒弃过去那种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而要化被动为主动,积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学习事半功倍,课堂效益当然也会很高。
  转变学习的价值取向,让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学习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为了升学,还有比他们更高、更根本的价值,那就是为学生们以后走上社会储备文化素养、人文素养、能力甚至品德,使学习成为学生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如果有这样的价值取向,学习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才可能成为一件幸福和快乐的事情。
  三、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回归本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过分强调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完整性和顺序性,有时就显得过于模式化,过于呆板,使课堂失去了灵性与活力,变成了教条主义。所以,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益,必须打破这种固定模式,坚决去掉一些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真正让形式服务于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强调学生的活动,可是有的老师就在一堂课中安排了许许多多的课堂活动,一会儿读,一会儿唱,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学生们累得满头大汗、急得晕头转向,忙于应付各种活动,根本难以深入的思考问题,看起来生动热闹,其实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收益;看似符合新理念,实则是老师从原先的“满堂灌”演变成现在的“满堂转”“满堂问”,同样对提高课堂效益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这片肥沃的土地,必须让学生亲自耕耘和播种,才能有属于学生自己的收获。如果老师老是越俎代庖,久而久之,学生离开你就会饿死。所以,提高课堂效益的根本之路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学生的课堂活动,应该围绕重点、难点,设计一两个高质量的探究题目或情境,实实在在的开展一两项有意义、高水平的课堂探究活动,使学生真正能够进行理性的、深入的思考,活动过后能够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提高。
  四、课前深挖教材,让目标回归本位
  教师课前准备,要解决好三个问题:让学生学会什么?怎样让学生学会?如何训练学生的能力?要实现这三大目标,必须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让课堂行为有意义。管理学上有句名言:“目标就是意义”。它启示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一定要全面、明确和重点突出,这样才能使师生双方的课堂行为变得有方向、有意义、有效益;师生双方互动的生成有基础、有可能。明确的教学目标,关乎提高课堂效益的战略成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舍弃过去那种只是按照课本顺序一成不变的进行设计,充其量这只是对教材的复制,而不是教学目标。我们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具有“大教材观”,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敢于打破教材顺序进行“目标重组”和“建构”,只有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科学的、高效的、合理的,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本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屋建瓴的引领者。这就要求教师学情清楚,教法得当,要“备学生”。备学生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法设计。既不能低估学生,做大量无用功;又不能高估学生,导致大量学生学不会。只有适合学生的教法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如果只是按照老师的思维进行设计,即使把一节课准备的完美无比,但是学生不能接受,不能实现学生的有效内化,这样的备课运用到课堂教学上也是没有实效的。
  五、整合教学手段,让多元回归本位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信息的容量更大,教师板书的时间提前,教学内容呈现的更直观更形象,信息刺激的方式更加多元,从而大大提升有效的教学时间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掌握和熟练应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立足于服务课堂效益,整合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和手段,为提高课堂效益插上飞翔的翅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