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猜想:当疯狂物欲遇上淡泊心境:淡泊物欲
 

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猜想:当疯狂物欲遇上淡泊心境:淡泊物欲

发布时间:2019-06-17 04:04:52 影响了: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四川省成都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材料1:追求物质享受,无可厚非,但有人为了满足物欲,竞做出了疯狂的行为:在上海,有人为了买iPhone4S,居然排了近60个小时的队:在安徽,有人为了买iPad2,竟然卖了自己的肾:在海外,一些中国游客为了抢到心仪的奢侈品,不顾形象,拿出了百米冲刺的速度……
  材料2: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品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啊!”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解题方向
  方向一远离物质诱惑
  【名师支招】
  材料一说人们为了追求心仪的奢侈品,采取各种手段,置形象、生命、健康于不顾,这是一种被物质奴役的行为,是极其不理智的;材料二说苏格拉底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视而不见,认为那些东西自己用不着。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在于面对物质诱惑时我们应如何选择,而远离物质诱惑,才能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考生由此写来,便可抓住生活小事入文,写出“有我”的文章。
  【高考·备考片段】
  远离物质诱惑,丢掉生命中那些多余的不属于自己的奢华,这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人。心空着才能聆听到天籁,犹如窗子开着,风才能吹进来。
  小猴子掰玉米,永远不知足,所以永远得不到快乐;葛朗台苦苦追求财富,却失去了亲人朋友,到头来一场空,这些都说明:过分追求财富和物质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拔掉生命中的杂草,远离那些虚幻的诱惑,笑看人生,活出真实的自己,感受幸福的你。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李元成,年轻时曾与战友立下“生死协议”,他一直信守承诺,无论家里多么困难,他都把钱用在刀刃上,28年如一日地照顾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战友双亲。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他依然保持一份理智的宁静,远离物质的巨大诱惑,将朋友的重托放在第一位,即使在他成为众人关注的新闻人物后,他也只是一如既往地关心两位老人。他活出了真实的自己,成为一个心灵幸福的人。
  模似点评 选段从幸福快乐的真谛谈起,旗帜鲜明地指出远离物质诱惑,方能获得真正幸福。作者列举人们所熟知的小猴子掰玉米、葛朗台吝啬的例子,指出过分追求财富的危害,令人警醒。接下来重点分析李元成28年坚持照顾战友双亲的事例,提出远离物质诱惑,做一个心灵宁静的人,文章至此水到渠成,阐明幸福的真谛,可谓扣题深刻。
  方向二
  战胜寂寞,追求心灵宁静
  【名师支招】
  对于对比性材料,要明确材料的褒贬倾向。本道题目命题者的意图在于肯定苏格拉底对待物质的态度,其深层含义在于苏格拉底能够战胜物质的诱惑,追求心灵的宁静。考生从这个角度出发,便能写出深意。这也是命题者的意图所在。这则材料也给出我们写作时列举论据的角度,即选取那些在喧闹中追寻宁静、在社会中面对寂寞、在物质中看重精神的人物。
  【高考·备考片段】
  狂热的背后是极度的空虚。寂寞因人的存在而诞生,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你选择随波逐流还是战胜寂寞,追寻心灵的宁静?闻一多先生有一个名称别致的书斋——何妨一下楼。不难看出,这位著名的诗人,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就是以这种心境,守住那份清净,战胜那份寂寞,写下了感人肺腑的爱国篇章,于是《七子之歌》成为千古绝唱。
  号称身价上亿的袁隆平“不差钱”,但他并不热衷于奢侈品,他虽然提倡消费,表示有了钱就要用,但这个“用”字大有学问。他只穿二三十元~件的衬衫。他说:“第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第二,钱是拿来用的,我讲究朴素大方。有人问我衬衫多少钱买的,我说二三十元,他们都不相信。”袁隆平在物欲横流中耐住寂寞,远离奢侈品的腐蚀,多少日骄阳曝晒,多少次凄风苦雨,这位须发斑白的老者战胜了多少寂寞的日子……
  物欲就像是一种毒药,谁远离它,谁就能守住宁静的心灵,谁就能成就不凡的事业。学生时代的我们更要远离物质诱惑,为那理想的象牙塔潜心学习。请相信,战胜一时的寂寞,远离物质的奢华,成就无悔的人生。
  模似点评 狂热的背后是空虚,面对奢华社会,难得的是守住寂寞。考生精心选材,写闻一多的“何妨一下楼”,经典人物中渗透着新颖的亮点;写袁隆平,时代人物中渗透着哲思。袁隆平虽身价过亿,却能正确对待奢侈品,选择宁静朴素的生活,扣题准确。议论到位。
  方向三真正的富有
  【名师支招】
  国外的一家机构曾做过关于幸福感的调查。结果表明:下层劳动人民和普通工薪阶层的自我幸福感、满足感远高于大部分有钱人。
  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物质过于重视,精神层面上的富有却被发展的尘埃遮蔽了。有些富人富的是物质,穷的是精神。他们忘了,心灵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材料一正是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启示,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却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富有。“没有充实的心灵,财富不过是个丑陋的乞丐。”考生若能从这个角度切入,便能写得更加出彩。
  【高考·备考片段】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你觉得自己幸福吗?”想想看,在经济如此发达、物质如此丰富的今天,有人不幸福吗?有太多的人回答不幸福。这些人中,有的拥有很高的权势与地位,有的钱多得数不完,但他们并不幸福,因为他们缺乏精神上的享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将个人快乐建立在占有大量物质的基础上,他们为了享受,可以放弃尊严,甚至出卖自己的身体健康。在我看来,这是愚昧的。真正的享受应该是精神上的享受,真正的快乐应该是精神上的满足。
  就像卖羊肉串的阿里木,他没有房没有车,有的是一颗善意的心。他从不抱怨自己的处境,反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甚至坚持用自己卖羊肉串所得的微薄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他没有俊朗的外表,更不懂花言巧语,但他却凭自己的爱心和助人为乐的品质俘获了妻子的心,拥有了甜蜜而美好的爱情。有谁能说那个站在火炉旁大汗淋漓的阿里木是不幸福的呢?阿里木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精神上的享受无人能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