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如何理解多元化_探析音乐表现中二度创作的多元化
 

如何理解多元化_探析音乐表现中二度创作的多元化

发布时间:2019-06-17 04:09:11 影响了:

  音乐艺术中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奏(演唱)者或乐谱编辑在忠实于原作品真实意图、基本风格的基础上,通过对史料或名家的演奏(演唱)分析研究,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方式。由于不同的人在审美观、艺术阅历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对同一首作品乐谱的编辑出版和演绎过程中,在乐谱和音响方面就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版本。本文将对贝多芬钢琴作品《献给爱丽丝》不同版本的乐谱和音响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探究音乐表现中二度创作的多元化。
  《献给爱丽丝》(又名《致爱丽丝》)是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小品,当时贝多芬并没有出版这首作品。在草稿上有这样的文字:“为爱丽丝而作,1810年4月27日,贝多芬”。《献给爱丽丝》这首钢琴小品由此而得名。正式版本出现在他去世后40周年(1867年)德国诺尔的版本中。
  由于有关史籍中无贝多芬与爱丽丝的关系记载,有人说是师生关系,也有人说是恋人关系。故近世音乐史学家对上述题词提出质疑,“是否贝多芬亲笔?爱丽丝是否确有其人?”另外,也有人认为此作是贝多芬在四十岁时题献给一位名为“泰莱塞”(thelese)的十七岁少女的。但无论日后考证结果如何,众所公认,这是一首描写纯真、美丽、朴实的德国少女形象的成功之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雅俗共赏的钢琴小品。因其音乐质朴、亲切而受到音乐专业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然而,我们在欣赏或是演奏时会发现,不同的音响资料或乐谱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别。是演奏者弹错了还是出版商粗心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找到了四种版本的此曲乐谱与几种不同音像出版社的录音资料进行对比。
  四种不同的乐谱版本分别是:
  1、卫星电视教育音乐教材《钢琴演奏基础训练》,周广仁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本文中简称《卫视版》);2、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韩林申、李晓平、徐斐、周荷君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5月第一版(本文中简称《高师版》);3、(美)阿罗尔德编著《成人钢琴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本文中简称《成人版》);4、(美)简斯密瑟·巴斯提安编著《钢琴名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本文中简称《名曲版》)。
  三种音响资料是:
  1、《西洋曲式体裁有声词典》,关伯基主编,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出品(本文中简称《曲式版》)。2、《贝多芬钢琴曲选》,(奥)阿尔弗莱德布伦德演奏,内部教学资料(本文中简称《布伦德版》)。3、《儿童古典音乐》,广东省语言影音出版公司发行(本文中简称《儿童版》)。
  通过仔细分析对比发现:无论是乐谱还是音响资料,此曲在音高、装饰音、力度、连线、踏板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后来者对贝多芬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原作的二度创作。
  一、音高方面
  不知是由于贝多芬手稿上记谱模糊所致,还是出版商疏忽而为。《名曲版》、
  《卫视版》乐谱右手第7小节后三个音为“e1-c2-b1”(谱例1) ;
  《高师版》与《成人版》右手第7小节后三个音为“d1-c2-b1” (谱例2); 第一主题结束时,《名曲版》与《卫视版》乐谱右手为单音“a1” (如:第23、61、91、105小节),《名曲版》只是在曲终105小节为“c1-a1”两音构成的大六度和声音程;《高师版》与《成人版》均为“c1-a1”两音构成的大六度和声音程。
  从和声的角度看,第七小节两种版本均说得过去,只不过从音乐上看,第七小节的“e1-c2”为小六度和协音程,音乐进行上显得朴实、自然、亲切;而“d1-c2”为小七度不和谐音程,音乐进行上略显紧张、新颖、别致;第8小节无论右手是单音还是双音,它都与左手的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主三和弦,预示主题音乐的结束,只不过用和声音程就加重了和弦三音的分量,使音乐显得更为稳定和饱满,但音乐的流动性欠佳,笔者认为在中间段落的结束,应以“单音a”为最佳,以使音乐的流动性更强。
  二、装饰音方面
  主要区别在于第31小节上,《卫视版》“c音”后无“回音”(谱例3),而其他三种版本均有“回音” (谱例4), 原以为是《卫视版》排版遗漏所致,后来通过音响资料的对比,才知两种情形都存在。从音乐表现上看,不加回音略显质朴、单纯,而加上回音更增添了音乐的流动感与活力,并为此段后面的三十二分音符走句做了很好的铺垫,要求演奏者弹得灵巧、清晰,以表现质朴、清纯且充满活力的音乐形象。
  三、力度方面
  贝多芬的大多数作品力度标记多且幅度大,他经常用突然的渐弱来打断渐强的乐段,以获得音乐的紧张度和戏剧效果。笔者将具有代表性的《高师版》与《卫视版》的力度处理方案做了一个力度变化曲线图(小节数作横坐标,力度等级作纵坐标,粗线条为《高师版》,细线条为《卫视版》)进行比较。
  从总的变化趋势来看,《卫视版》的力度变化简洁,各段落对比幅度不大,而《高师版》的力度变化更细腻,对比幅度更大。
  从各部分来看,《卫视版》将第一插部(25小节-39小节)处理成mf,强于主部(pp至mp)且变化幅度小(谱例5),音乐显得热情、活泼且富有朝气。而《高师版》则把第一插部处理为p(谱例6)且富有变化,音乐显得更为柔和且富有动感。在第二插部的力度安排上,《卫视版》为p-f,而《高师版》为f-p-f,前者过度自然,后者更具冲突性。
  从整体上看似乎《高师版》、《成人版》、《名典版》等三个版本更注重体现贝多芬音乐富有戏剧性的特点。然而在欣赏录音时却发现,也有演奏者将几个版本处理成全曲力度最强的第二插部演绎得十分深情、温柔(如《布伦德版》)。从贝多芬是古典时期作曲家,同时此曲是贝多芬表达对恋人的爱意一说出发,《卫视版》以及上述的录音演绎也是合情合理的。
  四、连线方面
  《卫视版》标记较简略,除仅在乐谱开始处标记senpre legato(一直用连音)外,只有少数几个连线,对于乐句的划分无详细提示。《高师版》与《成人版》有较详细的连线标记,可以较清晰地看出编者的乐句划分提示。《名曲版》与《高师版》较接近,但在两个插部使用了更长的连线,使乐句更为宽广。车尔尼(贝多芬的学生)曾说过,贝多芬通常不喜欢“非连音”。他认为大多数情况下,贝多芬未标明连音线的地方都应用连音。除非:1、作曲家标明轻快地(leggiermente);2、与连奏旋律形成鲜明对比的快速伴奏音型;3、音乐要求十分轻巧的音色。由此看来,《名曲版》的标注更符合贝多芬的口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