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乌铜走银]乌铜走银价格
 

[乌铜走银]乌铜走银价格

发布时间:2019-06-21 03:56:52 影响了:

     云南的青铜器有着悠久的工艺史,晋宁则是云南青铜文化的中心,古有享誉海内外的青铜器,近有堪称一绝的乌铜走银。乌铜走银是云南独有的铜合金工艺品,最初源于云南省石屏县,初创于清康熙、雍正时期。在清朝、民国时期与北京的景泰蓝齐名,合称为“金属工艺品双璧”,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为了弄清楚乌铜走银的制作工艺,我们决定到晋宁一探究竟。
  制作乌铜走银的袁氏家族,生活在晋城镇天城门的小梨凹,这个风景如画的村庄坐落在金砂山旁。金砂山也因前几年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器而名噪一时。问起乌铜走银,天城门很少有人知道,但一提起“银匠家”,村里老少无人不知,因为袁氏一门制作银饰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经过几次询问,我们终于找到了乌铜走银的第三代传人袁昆林。
  
  
  第一次见袁昆林我很难把眼前这位浓眉大眼,硬朗健壮又充满亲和力的男子与技巧精湛,心思细腻的手工艺大师联系在一起。一进门袁昆林热情的招呼我们坐下,端上两杯热茶后,接着回到制作台上,摆弄起了还未完工的工艺品。“为什么会把这种工艺品称为‘乌铜走银’”我问,“因为是用银以铜为胎,先在铜胎的表面先镂刻出精美的纹饰图案,然后将熔化了的银水填入阴刻的纹饰内,冷却后打磨光滑,再经过一些特殊的处理,底铜颜色变为乌黑,透出银纹的图案,看起来就像在庄重深沉的黑底上衬托着银光闪闪的灿烂饰纹,呈现出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由于一般多以镶嵌白银为主,所以称为‘乌铜走银’”他说。
  袁家做银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那时袁昆林的爷爷在昆明一家银匠铺帮人做乌铜走银,当时乌铜走银墨盒为学生追捧。昆明的达官显贵、学绅之士相互赠送的礼品都用乌铜走银墨盒。那个年代昆明城内银匠店铺虽然很多,但能做乌铜走银的只有袁昆林的爷爷所在的这家店铺,生意非常火红。解放后,他回到了天城门,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了儿子。在贫穷落后的乡村里,乌铜走银没有市场,于是,他们实行双轨制: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给四里八乡的人们制作银围腰头、银手镯、银耳坠等银饰品。因为那个年代当地的农村里,年轻人结婚都要用银围腰头等银饰品送给女方家做聘礼。
  文革期间,他家简陋的银匠作坊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收藏多年的乌铜走银珍品和过去请画师画的图谱也在“破四旧”中被烧毁。身怀绝技的袁氏一门不得已放弃了祖传的手艺,给生产队放牛挣工分。直到1987年,14岁的袁昆林跟随父亲到昆明走亲戚,无意中在街上看到了一位老者正用乌铜走银的烟斗悠闲地吸着烟。袁昆林的父亲才把自家制作乌铜走银这一曾经的光辉讲给袁昆林听。也是在那时,年幼的袁昆林作出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把乌铜走银这个工艺传承下去。
  袁昆林告诉我,那个时候他压根没有想用乌铜走银挣钱,只是单纯想把爷爷留下的手艺传承下去,老祖宗的东西丢了多可惜,多亏有妻子的支持和理解,他才能一门心思做好乌铜走银。乌铜走银是个精细的活计,在小小的墨盒坯子上一刀一刀地雕刻中国的传统图案。花纹很细密,细小的线条只有头发丝粗。雕刻一会,袁昆林就要停下来喝点茶,揉揉眼睛,看看远处,休息一下。袁昆林说:“微雕过程是非常细的细活,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要有很好的眼力,盯久了,眼睛会受不了。”
  花瓶、笔筒、墨盒、泡壶、烟锅头等平凡的物件,在袁昆林的细心雕刻下,变成了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无论是“万字捐花”、“蝙蝠梅花”还是“风雨归舟”,被他绘制在器皿上立即就鲜活起来,有一种质朴的民间意趣,又呈现出浑然大气的品格。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