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新课标语文教学的三个坚持]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如何实施
 

[新课标语文教学的三个坚持]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如何实施

发布时间:2019-07-04 04:07:44 影响了:

  内容摘要:新课标语文教学应坚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坚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对生活的回归和文本的回归。  关键词:三个“坚持” 审美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 两个“回归”
  语文教师常感叹学生重视数理化,而轻视语文,极少把时间花在语文学习上。这固然跟学科的特性有关,然而枯燥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模式的确束缚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生动的个性和活跃的思维,导致“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不清不楚。”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从理念上给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春风,还语文深厚、广阔、活泼生动的本来面目。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坚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现在的高中生已经在自觉地评价他人、评价自我,自觉地探求生活美、人生美,在探求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此时的思想与感受最为敏锐,能深入到社会人生最细微的瑕疵中,我们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淡漠了这一点,甚而至于压抑了这一点。然而这正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契机。我们通过肯定或否定现实存在,努力创新,积极实践,提升认识与思维,这不也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吗?
  语文新课标要求教育审美要充分发掘语文教材教学中的美的因素,把培养审美能力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学习研讨及其他语文活动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情操。课程中所选择的每个语言教学素材,都是一个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都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教学,学生能够自然地得出优美的感受判断,而优美是作为审美范畴存在的,我们如果从这一角度来阅读理解文章,会有意想不到的更高收获。例如学习《我与地坛》一课,利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命运》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听觉冲击,进而更好地使学生进入角色,感受与命运之神搏击的史铁生那颗不屈的灵魂,让学生找出文中最令人感动的画面,学生总会满怀深情地为大家朗读关于母亲焦急寻找儿子的段落……教师在整个引导中积极创设情境,以情导情,以情激情。
  二.坚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改正过去陈旧的教学理念,尤其要改变教学模式,真正地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首先是强调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此阶段总的原则是大胆地想,大胆地说,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其次是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教师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可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比如课堂上小组讨论。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同时也要走下讲台去参与学生的讨论,去倾听学生的发言。这种讨论是一种教育资源,既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激起学习的兴趣,受到不同的启发与教育,从不同的角度充分理解教师对课程的讲授。也可以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从学生的讨论里发现新的问题,完善自己对学生的引导。显然这是一种生成性资源,一种不可再生的一次性生成资源。
  三.坚持两个“回归”:回归生活、回归文本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现时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为学生关注的话题,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现实世界贴近,强调对“生活的回归”。重启发,重过程积累,多动口,多动手,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即“生活——课堂——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不断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独立发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仁者爱人,宽容为上;智者教人,引导为佳。这是我对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解,也是一种境界,更是我毕生的追求。
  张小平,教师,现居江西安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