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外国小说教学中的“点”式渗透]外国小说
 

[外国小说教学中的“点”式渗透]外国小说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9:08 影响了:

  摘 要:外国小说教学面临着小说欣赏与理性解读的双重任务。教学过程如果偏重于单元知识点的落实,很可能会成为术语分析课,不仅达不到文学欣赏的目的,反而扼杀了学生对小说原有的阅读兴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将感性欣赏与理性解读有效结合起来,就成为我们必需思考的问题。而其中,对话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教师、学生以及文本的多重对话中,教师能否为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试从以“点”促学的角度,来阐述教师在多重对话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即通过“过渡点”、“争论点”及“相通点”的挖掘,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设起对话的桥梁。
  关键词:小说阅读 对话 桥梁 以点促学
  初次拿起《外国小说欣赏》时,就感受到了教材的份量之重。里面涉及的西方文学流派之多、作家地域之广、代表性之强以及作品影响之大,不由让笔者对外国小说的教学充满期待,因为笔者想既然是“欣赏”,总是能给人带来美感及愉悦的。但主编曹文轩说:“这是一种语文教科书,而不是一般的小说选本[1]。”这便意味着我们的小说教学不仅要引领学生进行感性的欣赏,而且还要求兼顾理性的品评与反思,即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但如果小说教学一旦涉及到“结构”“场景”这些令学生颇感陌生的话题,外国小说的教学便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如果处理不好,教学便会流于术语的灌输,学生不仅感受不到小说欣赏的美妙之处,甚至还会将其原有的小说阅读兴趣扼杀殆尽。那么怎样才能将感性欣赏与理性解读有效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那便是引导学生进行对话。而在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多重对话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最为关键的。因此,为了真正提高小说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课堂中为学生搭建起与文本进行对话的平台,本文试从以“点”促学的角度加以阐述。
  一、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目标“过渡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2]。这一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合作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处于一种无效状态,往往都是与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之间差距太大,使得学生茫然无措,从而注意力涣散,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对文本失去了应有的关注度,与文本进行对话更无从谈起。因此,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但是,任何目标的达成与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小说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梯度设计就尤为重要。比如在教授《半张纸》一文中,教学难点是要求学生理解小说通过“半张纸”这个“容器”来表现特定主题的特点。对学生而言,小说的结构这一术语太过陌生,因此想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通过“生活横断面”这一方式来表现主题的特点,必须要做好必需的铺垫。因此,在涉及这一难点之前,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求默读课文,找出半张纸上记录的所有内容并投影在幻灯上,二是根据纸上记录的内容推测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三是概括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工作变迁以及好友的遭遇三者间的共同点,从而达到理解斯特林堡借小说主题的目的。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首先是对于无论语文水平多薄弱的学生而言,要完成第一步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学生初步有了成就感;其次小说想要表达的“人世无常,但要积极面对”这一主题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其中必须要有一个起到过渡作用的“跳板式”问题。而第二个问题便起到了这个“跳板”过渡作用。学生在根据内容推测主人公的生活经历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学生就能圆满完成的,而是在同学的相互补充中逐渐清晰、完善起来。这个过程中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了对文本空白部分的联想与想象,再通过概括三者之间的共同点,进一步完成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与探究。这个教学难点的实现,不是教师将自己的阅读体会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与文本的交流对话中自己得出的结论,教师在其中充当一个引导者或组织者的角色。教师通过这种有梯度的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已有水平之间找准“过渡点”,巧妙设计“跳板式”问题,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起到了自然无痕的过渡作用,真正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根据教材特点,挖掘小说“争论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意味着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存在许多主观因素,尤其是在小说阅读中其主题往往是多重的甚至是模糊的。许多西方现代派小说家艺术上不满足于客观事物的再现,而着重于内心的“自我表现”,西方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作者本人的困惑也在作品中有所反映。因此,在小说情节的设计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更多的模糊色彩,从而给读者留下许多力求探一究竟的“空白”,无疑这会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大的主体性阅读空间。但这种阅读价值的体现,更多地则取决于教师能否从教材中挖掘出能引起学生争议的话题,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与文本和读者进行深入的对话。
  同样以《半张纸》为例,其中有一个教学片断如下:
  在要求学生根据记录内容推测主人公两年的生活经历时,笔者故意借助其中的“留白”对学生进行追问:“你们知道那对母子是怎么死的吗?”
  学生甲(脱口而出):“一定是难产死的。”
  学生乙(针锋相对):“那可不一定,还有可能是生下来以后再病死的,因为前面就已经提到买药的事了。”
  学生丙:“那也有可能是那位妈妈在抱孩子上医院的途中出车祸死的。”
  ……
  课堂氛围马上就异常地活跃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认为合理的死因,同时为自己的死因推理贯以合情合理的依据,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在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在他们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笔者才抛出笔者真正的问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