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15例牙源性颌面瘘诊疗分析|牙颌面畸形
 

15例牙源性颌面瘘诊疗分析|牙颌面畸形

发布时间:2019-07-15 03:53:35 影响了:

  摘要:目的:总结牙源性颌面瘘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分析15例牙源性颌面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疗效。结果: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或拔出病灶牙,彻底清除局部感染病灶,面瘘 均痊愈。结论:颌面部皮瘘多由牙病引起,治疗应针对病灶牙才能彻底治愈。
  关键词:牙源性;颌面瘘;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2)03-0352-02
  发生于颌面部的牙源性皮瘘,外观突起,常常呈肉芽组织包块,平时无特殊不适,痛感不明显,挑破后可有少量脓血溢出。因伴随的牙病症状不明显,临床上易在其他科误诊为疖、皮脂腺囊肿和淋巴结炎等,虽经抗感染治疗,脓肿切开、甚至多次手术切除,仍不奏效,反复发作,病患迁延不愈,给患者的身心和经济造成很大的负担。笔者收集了自2000~2009年本科门诊收治的15例牙源性颌面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局部特征、诊治要点,以提醒广大基层医生注意,对于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炎性包块,应注意排查牙源性疾病。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19~52岁,病史3个月至5年。瘘口位于鼻前庭及鼻翼旁5例,颏部4例,下颌部、颊面部6例。
  1.2临床特点
  就诊时多无牙疼主述,张口无受限,临床表现为皮肤小包块,疖肿样损害,平时疼感不明显,一旦身体不适,抵抗力下降,或贪食上火食物,则包块肿大,疼痛,形成脓肿。抗感染治疗及排脓后可恢复原状,肉芽肿样包块长期存在,经久不消。2例曾因鼻前庭包块去耳鼻喉科就诊,以鼻疖、鼻前庭囊肿治疗,但仍然反复发作,1例鼻翼旁包块,在诊所进行上颌尖牙根尖炎根管治疗,包块仍长期不愈。5例患者的面下部包块在外科、皮肤科以皮脂腺囊肿进行切除,仍然反复不愈,病程多迁延数月或数年。
  1.3治疗方法
  1.3.1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以确定诊断及鉴别诊断,拍摄病损处附近的牙片或颌骨侧位片,明确诊断后,对无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或下颌第三磨牙急性炎症期过后均予拔出,术后搔刮牙槽窝,清除肉芽组织,同时搔刮瘘道,切除瘘口周围病变组织,缝合创口。
  1.3.2对有保留价值的慢性根尖周炎病灶牙,X线显示根尖区阴影小,颌面部仅有疖肿样损害,瘘道不明显,可试行根管治疗,若面瘘未消,则加根尖搔刮术。如果X线显示根尖区阴影较大且瘘道明显,病程长,则采取根管治疗加瘘道切除术。
  2 结果
  本组15例患者经彻底治疗病灶牙后,面瘘均愈合,随访1~2年无复发,保留下来的病灶牙无松动,X线显示原根尖骨质吸收阴影消失或明显缩小,患牙能行使正常功能。
  3 讨论
  3.1诊断
  对于发生在颌面部的肉芽肿样小包块,确定其病因是关键,要仔细询问其牙痛史,有必要排除牙源性病因。应仔细检查口内皮肤病损对应的牙槽附近是否存在残根、残冠、龋坏牙、变色牙,牙髓活力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智齿,其萌出情况如何?拍摄病损组织附近牙的牙片或颌骨片,X线检查若发现有根尖或冠周骨质破坏阴影存在,或瘘道检查能证明病灶牙与瘘道关系密切,这些均提示牙源性皮瘘的可能。同时治疗性诊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对病灶牙行根管治疗,瘘口溢脓和肿胀症状有所好转,则可证明皮瘘为牙源性根尖炎所引起。
  3.2病因分析
  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形成根尖脓肿,脓肿破坏周围的骨组织、骨壁和相应软组织,多在相应部位的牙槽黏膜上形成瘘管,亦可在对应的附近皮肤形成皮瘘。如上颌前牙可出现鼻前庭瘘管,上颌尖牙可出现鼻旁区瘘,下颌前牙可出现颏部皮瘘,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可出现面颊瘘等等。病灶还可能来自于阻生智齿的冠周炎,这类皮瘘瘘口与病灶牙相距较远,具隐蔽性,更易误诊误治。尤以中低位垂直型阻生的情况下多见,冠周炎症易向磨牙后区扩散,引起骨膜下脓肿,脓液循下颌骨外斜线前行,可在颊肌与口腔前庭黏膜之间,相当于下颌第一磨牙颊侧黏膜皱折下形成瘘管。脓肿亦可向外穿破,在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缘之间的薄弱之处发生皮下脓肿,当穿破皮肤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面颊瘘。瘘口远离智齿,尤其当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存在病变时,易误诊第一磨牙为病灶牙而忽略智齿这个病灶。1例患者因面颊部包块在外科门诊以皮脂腺囊肿2次手术切除未愈,迁延数年,来我科就诊,发现有低位阻生智齿并有牙周骨质阴影存在,控制炎症后拔出智齿,牙槽窝搔刮加瘘道搔刮,2周后面颊瘘消失,无复发。1例鼻旁区瘘管,发现尖牙根尖阴影后,虽经根管治疗皮瘘仍未消,排除上颌窦病变后给予尖牙根尖肉芽搔刮,根尖切除后皮瘘消失,无复发。
  3.3预防和治疗
  及时、积极有效地治疗病灶牙,拔出无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和反复发生冠周炎的智齿,是预防牙源性颌面瘘的有效措施。对牙源性颌面部皮瘘,单纯控制感染,搔刮瘘道或拔出患牙,都难以获得满意疗效,必须及时控制局部炎症,彻底治疗局部病灶。据报道,除少数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可以保留外,多数病牙均需拔出;同时还要彻底清除病灶区的炎性肉芽组织,根据具体情况行根尖搔刮、根尖切除、牙槽窝搔刮以及瘘道搔刮甚至瘘道切除。如伴慢性颌骨骨髓炎尚需进行骨髓炎刮治术,彻底清除病变坏死的骨质,才能治愈颌面瘘。
  [责任编辑:向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