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郑生松:“幸福指数”是企业凝聚力的“磁铁石”】 幸福指数高是什么意思
 

【郑生松:“幸福指数”是企业凝聚力的“磁铁石”】 幸福指数高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7-18 04:02:45 影响了:

  ‘幸福指数’现在已经成了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我总觉得企业虽然是靠人来打造的,但做人要像太原市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一样。  现在,我已经给公司中层干部都买了房,配了车。对待员工要像对待家人一样,有忠诚的员工、有好的合作伙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好的企业合作,这样的人生过得真幸福。我的目标其实很简单:让所有的员工住上房、开上车……
  商界辈出新人,商场拼出能人,商海溢出富人。
  商海,是企业家各显神通的战场,期间不乏投机取巧之人,也不乏为富不仁之辈。为此引发世人对富人的评议也是褒贬不一,究竟有钱了该怎么办?
  来自浙江的商人郑生松语惊四座,有钱了就要回报员工,创建幸福型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越高,企业的凝聚力越强,竞争力越强,将打造幸福企业贯穿到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之中,为社会营造和谐幸福氛围,把打造“幸福指数”高的幸福企业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可谓高明之举。
  郑生松用10年时间完成从新人——能人——富人的“三级跳”。面对记者,他毫不掩饰地讲述着他在商海的辛酸苦辣和创业嬗变,从打渔娃成长为新一代的浙商杰出代表,成就老板梦想,最终成为行业霸主,完成创富梦想。
  断然辍学勇闯天涯
  郑生松,1971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大门镇,自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世代以打渔为生的祖辈,印象中父辈出外依靠最原始的打渔方式出海作业,经常面临着最恶劣的生存考验。十几口人的家,仅仅依靠父母的出海打渔和绵薄的土地收入度日。由于打渔有季节性,一年最多只有五六个月能作业,收入微乎其微。于是1988年初中毕业之后,郑生松没有继续学业,而是到温州市的一个铸铁厂开始了铸铁打工挣钱的日子。干了半年的苦力后,因为有亲戚在北京,他怀揣着当初一个少年的美好愿望,投奔北京的哥哥,跟着哥哥在北京卖电器。他清楚记得,每月700元的工资是自小到大他挣到的最多的钱。为此,他高兴了很久。由于自己的文化不高,要在北京干推销,不能没有一门技术,于是1990年他回到温州学习汽车驾驶。在那个干所有的事都得依靠门路、有名额的计划经济时代,要学习一门技术也得有人情。于是,他托关系,走后门,花一万元学费,终于学到了一门真正属于自己的本领——开车,成了有驾照的人。
  学会开车后,他又回到了北京。当时的北京,尽管说是首都,但印象中生存环境也不是很好,每个月300元低廉的工资,难以为继日常的开支。为了节省花费,1991年,他跟着表哥开始卖电缆。白天骑车出去跑客户,晚上回来在门市部的沙发上睡觉,尽管说日子过的贫苦,但很充实,也正是那一段卖电缆的日子为他日后进军电力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忆起当初在北京的日子,郑生松认为那是他这一生最值得纪念和回味的青春岁月。年轻的生命、不灭的追求、拼搏的记忆和最丰富的人生积累都为他以后的腾飞展翅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贫穷是最好的大学,社会是最好的老师,郑生松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厂商的认可。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当时供货的北京通用电缆厂答应赊6万元的货给他,让他到张家口开销售分公司,开拓市场。于是1992年,郑生松离开生活了三年的北京,独自到张家口设立了北京通用电缆厂销售分公司,孤身一人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郑生松逐渐在张家口及周边区域开辟了电缆的销售市场,完成了人生最原始的积累。
  转战山西进军电力
  在张家口呆了5年后,由于朋友的引荐,1997年,郑生松来到山西太原,在茂盛装饰城开了个电缆和锁具的门面,自己当起了小老板,日子过的倒也舒服。
  2000年,国内面临着产业的巨大变革,一切都方兴未艾。为了更好的发展事业,他选择到浙江老乡开的山西正泰销售公司做销售。从普通业务员到正泰的销售副总,业绩从每年几十万到上千万,郑生松奋斗着。在享受金钱带给他快乐的同时,也在逐渐积累经验和丰富人生阅历。可以说正是那一段打拼的日子,为他以后自己创业、开辟新的思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多年的商场历练,养成了他谦虚、诚信的经商习惯,也练就了郑生松敏锐的市场嗅觉,回忆这一段历程,郑生松无时无刻都充满感激。
  “实际当时自己已经赚了很多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有钱人’,但我总觉得人生还缺少点什么,自己还年轻,就这样打一辈子工,真不是我想过的生活,为什么不趁年轻好好干一番事业呢?”经过非常慎重的考虑,2005年,郑生松选择从山西正泰销售公司离职,自己创业。还是选择自己干了十几年的行业——电力行业,于2006年和妻子两人成立了山西晋能正泰输配电工程有限公司。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我国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以输变电、电线电缆、机电设备成套配件等依赖资源环境的加工制造业在浙江是优势产业,在山西则是弱势产业。敏锐的郑生松从中又一次捕捉到了机遇。
  思路决定出路,想了就干,郑生松掷地有声!
  公司成立后,一切举步维艰。“由于我们资金有限,最初也只能租几间办公室,招聘几个业务员开展业务,主要以做工程为主。”说起企业创立时的困难,郑生松心生感慨。
  每个企业的发展、壮大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企业的发展也走了一段艰辛的路。最初专业技术人才没有,资金短缺,要承揽一些大工程资质不够,小的工程又时常面临着资金结算,周转困难等问题。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施工、安装的资质要求比较严,对企业的各项资质,电监会都有严格要求,所以最开始业务主要是自己承包,分包出去合作,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用养专业的人员,节省成本,这种状况维持了近三年。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信用、诚信经营、规范服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业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我们的客户逐渐增多,最初的那种模式已完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迫切需要组建自己的施工安装队伍。于是,我们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组建自己的施工安装队伍,为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做好后勤保障。”说起这些年的付出,此时的郑生松多了几许成功后的快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