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改变中职德育课教学方式_中职生德育课心得体会
 

改变中职德育课教学方式_中职生德育课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9-07-21 03:49:37 影响了:

  摘 要:中职学校是学“一技之长”的专业性强的学校,德育课在中职学校“没地位”,学生出现“厌学”现象严重,给德育课教师教学带来大挑战。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进行适当改变。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本学期初,我们德育科组教师协同广州市“中职德育课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按照广州市教研室中职德育教研组撰拟的调查项目,对我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你对德育课感兴趣吗”中发现,有51%学生“不感兴趣”或“没有太大感觉”。当中的原因是: 60%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太抽象,上课内容枯燥”; 44%学生认为“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此外对 “你对德育课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这项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发现: 90%学生认为 “德育课内容丰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67%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开展丰富的,有兴趣参与的活动”; 41%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能够展现自己的能力或特长”。调查及数据告诉我们,需要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与选择,对教学形式改革与活用。
  一、改变教学内容
  (一)繁杂的内容简单化。
  这是指把繁复零碎的内容整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第六课第七课的内容整合为一个系统,先让学生认知近期目标、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的概念,学生再通过课堂预设的“沙石游戏”来理解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如果按照教材的思路,把这一系统内容分成几个课时几个知识点讲授,学生感觉繁琐和乏味,就会渐渐失去耐心。通过适当整合内容,把比较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学生则更容易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活用在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设计当中。
  (二)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具体的易于学生理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或事物表达和阐释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比如:在讲授《哲学与人生》中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时,中职生对于“量变”和“质变”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大多只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释,是很抽象的,笔者则引用 “水——冰——气”三种物态的变化过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量变和质变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了。然后让学生列举具体事例说明,大部分学生都会引用“滴水成金”、“聚沙成塔”等等的典故来阐释概念,这说明课堂已达成了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学生能做到活学活用。
  (三)陈旧的内容时代化。
  这是指教学内容应该紧贴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与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资讯新动态紧密结合。比如: 在讲《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时,笔者增加了几个当时的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思考然后畅谈感受,如“小悦悦事件” “最美老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等。在讲《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单元时,笔者增补现行新颁布的法条和行政规章条例,学生通过学习能及时更新法律常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更好防止青少年犯罪行为。
  (四)枯燥的内容趣味化。
  这是指把单调乏味的知识点通过各种课堂活动灵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积极性。比如:在讲《职业生涯规划》第十课第三框题“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时,笔者开展了一场模拟招聘会,充分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说出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求职的方法,而不是把“求职方法”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再如:在讲《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课《展示职业风采》时,笔者创设各种办公环境,让学生参演,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从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再解决问题,最后能够真正掌握职场礼仪。
  二、改变教学方式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寓教于乐。
  新课程改革方案告诉我们,教师拿着课本干巴巴地讲解和做成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课堂的快乐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比如:笔者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入门介绍课上,利用由网友改编《同桌的你》制作的FLASH动漫《酒醉的你》来导入本学期课程的中心内容“道德”与“法律”。在幽默的歌词和有趣的动画的配合下,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律是和我们中职学生息息相关的,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这门课。在讲完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时,笔者播放了电影《秋菊打官司》,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和电影里鲜明的人物特征,让学生理解到在司法过程中,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看视频、听歌曲、看电影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乐”中得到积极的感悟。
  (二)让严肃的课堂变成轻松的故事会。
  中职德育课程中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 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故事、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有趣的故事、案例就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 并进行积极思考。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哲学与人生》这门课上,如果教师一味地讲理论,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兴趣不浓,假如灵活地把课堂变成生活故事会,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中培养乐趣,同时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便能更好地理解哲学原理。例如,在讲“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原理时,笔者把“愚人吃盐”和“笨人吃饼”这两个经典的故事给学生描述了一番,让学生分析“愚人”和“笨人”的行为,从而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为让学生加深理解,学生可自由讲述故事。学生对讲故事感兴趣,一个接一个地讲,又能紧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实践证明,运用有趣的哲学故事总比教师一个人声嘶力竭地说教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倡导德育课采用活动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法是指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查、谈、演、仿、作、画、辩等)的方式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方法。它能让每位学生快乐地参与到教学中,并且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去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具体地理解“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结合知识点排演小品。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幽默和欢乐的活动中,学生能够针对小品准确指出案例所属的违法行为,并大谈感受。可见,用活动形式教学,学生乐于参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目标达成度也是很高的。
  (四)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问题性,“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要使学生能有效地发现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教师必须巧妙地启发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 先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然后由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答案。教师不单是以设问组织课堂教学, 也不单是站在问题面前去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是由教师创设提出问题的实际情境, 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使学生享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例如:笔者在讲授《职业生涯发展》这门课中就业观和择业观这一知识点时,就设置了问题“你认为毕业时应该先就业还是先择业,为什么”,学生积极讨论,激烈辩论,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就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综合考虑是否先就业还是先择业。
  (五)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体验性。体验是指有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与意识。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也强调体验式教学。参加社会实践是德育课程的重要体验途径。书本能够给学生的永远只是纸上谈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多事情如果学生不去尝试永远不能真正了解。如:笔者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中,除了课内开展有效性实践体验外,还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出社会、了解各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撰写调查报告;仔细观察周围同学的行为习惯,认识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模拟招聘会的现场,认识就业的竞争压力,充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在这种课外体验活动中,认识到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解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的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自调查发现学生“厌学”的原因之后,笔者努力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习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学习有效教育理论,整合增删教材内容,优化课时内容,积极探索各种教学形式,运用快乐教学形式教学等,力求使课堂生动、活泼、有趣。如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提高了思想认识,真正改变了学生对德育课“厌学”的困境。
  (作者单位: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