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正常人体解剖 神经系统部分]人体解剖神经系统
 

[正常人体解剖 神经系统部分]人体解剖神经系统

发布时间:2019-07-24 09:41:36 影响了:

第九章 神经系

第一节 概述

★神经系统的功能

1.调整和控制

(1)调节和控制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

(2)调整和控制机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2.具有高级语言思维能力

★神经系统的区分

1.按位置和功能区分

中枢神经——脑,脊髓。

周围神经——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2.按分布对象区分

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3.按功能区分

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

以上区分方法可以交叉组合成:

躯体运动神经、躯体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内脏感觉神经。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1.神经细胞(神经元)

(1)神经细胞的构造

胞体:细胞膜、细胞质(尼氏体、神经原纤维)、细胞核。

突起:树突——较短,一条或多条。

轴突——较长,只有一条。

(2)神经元的分类

①按突起的多少分

假单极神经元:位于周围神经(脊神经节、脑神经节)。

双极神经元:位于周围神经(视网膜、嗅黏膜、前庭蜗器的神经节)。

多极神经元:位于中枢神经。

②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3)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即神经元较长的突起,主要由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

(4)突触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联系的接触点。

2.神经胶质细胞

是神经系统的间质或支持细胞,细胞较小,数量多,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对神经细胞具有支持、营养、保护、修复和调节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反射的形态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和白质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细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地方,色灰暗。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地方,色苍白。 2.皮质和髓质 皮质:大脑、小脑表层的灰质。 髓质:大脑、小脑内部的白质。 3.神经核和神经节 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块(灰质)。 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块。 4.纤维束和神经 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 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合成的集束。

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的位置

脊髓位于椎管内。

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成年人一般平L ↓1椎下缘,新生儿平L ↓3椎。

★脊髓的外形

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

★脊髓节段

与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1个脊髓节段(共31个脊髓节段)。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三)脊髓的功能

●传导功能

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传导神经冲动。

●反射功能

1.躯体反射

按感受器部位的深浅又分浅反射和深反射。

浅反射——刺激皮肤、黏膜引起骨骼肌动作的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深反射——刺激肌、腱引起骨骼肌动作的反射(如膝跳反射)。

2.内脏反射

主要形态学基础是脊髓的交感、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二、脊神经

★脊神经的组成、数目和纤维成分

脊神经的组成:每对脊神经均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组成。

脊神经的数目:共31对。

脊神经的性质:混合性(前根是运动性的,后根是感觉性的)。

(一)后支

呈节段性,分布在枕、项、背、腰、臀部皮肤及脊柱两侧深部肌肉;主要有枕大神经、臀上皮神经和臀内侧皮神经。

(二)前支

多交织成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胸神经前支仍保持节段性)。

1.颈丛

★组成

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

★位置

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

●颈丛的皮支

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

2.臂丛

★组成

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

★位置

由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主要分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等。

4.腰丛

★组成

第12胸神经前支下半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上半部分(T ↓12~L ↓4)。

★位置

腰大肌上部的深面。

●分支与分布

(1)髂腹下神经腹股沟韧带上方附近的皮肤和腹壁肌。

(2)髂腹股沟神经腹股沟韧带上方附近的皮肤和腹壁肌,皮支还分布于阴囊或大阴唇。

(3)股外侧皮神经大腿外侧面皮肤。

(4)闭孔神经大腿内收肌群,大腿内侧面皮肤。

(5)股神经

★走行

腰大肌与髂肌之间→腹股沟韧带深面→股三角。

★分支与分布

肌支——大腿前群肌。

皮支——大腿前面的皮肤和隐神经分布区域。

损伤:股四头肌瘫痪(不能伸小腿),膝跳反射消失;皮支分布区感觉障碍。

隐神经是股神经最长的皮支,与大隐静脉伴行,分布到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皮肤。

5.骶丛

★组成

L ↓4以下的脊神经前支(L ↓4的下半部分,L ↓5和全部骶、尾神经)。

★位置

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

分支: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走行:梨状肌下孔→绕坐骨棘→经坐骨小孔→入坐骨直肠窝→会阴。

分支:肛神经、会阴神经、阴茎背神经(阴蒂背神经)。

分布: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的肌和皮肤(回忆、比较阴部内动脉)。

★坐骨神经

来源:L ↓5~S ↓3,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

坐骨神经干的走行:梨状肌下孔→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大腿后群肌深面→腘窝上角分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干的体表投影: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的中点稍内侧到股骨内、外侧髁之间的中点。

三、脊髓的节段性支配

●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以胸神经前支在躯干的分布为例):

T ↓2——胸骨角平面

T ↓4——乳头平面

T ↓6——剑突平面

T ↓8——剑突与脐之间

T ↓(10)——脐平面

T ↓(12)——脐与耻骨联合之间

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

一、脑

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六个部分:端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通常将后三者称为脑干。

(一)脑干

★脑干的位置

位于颅后窝的斜坡上,下端在枕骨大孔处连脊髓,上端连间脑。

★脑干的分部

延髓、脑桥、中脑。

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根:后四对,即Ⅸ、Ⅹ、Ⅺ、Ⅻ。

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根:Ⅴ、Ⅵ、Ⅶ、Ⅷ。

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根:Ⅲ、Ⅳ(滑车神经是唯一从脑干背面发出的脑神经)。 ★脑干的内部结构

与脊髓内部结构的明显不同之处:脊髓灰质是连贯的(前柱、侧柱、后柱);脑干灰质是断续的(被白质分割成灰质团块,即神经核)。

1.脑干的神经核

(1)脑神经核

(2)非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是指与十二对脑神经无直接关系的脑于内的灰质团块(神经核)。

①薄束核、楔束核

位置:延髓背侧面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内。

性质:接受薄束和楔束的纤维,传导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冲动的中继性核团。

②红核、黑质:位于中脑,是锥体外系的重要核团。

③中缝核、下橄榄核(略)

2.脑干的纤维束

(1)锥体束

来源:发自大脑皮质运动区。

功能:支配全身骨骼肌的运动。

(2)内侧丘系

来源:发自薄束核、楔束核(接受脊髓薄束、楔束传来的神经冲动)。

功能: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深感觉)、精细触觉。

(3)脊髓丘系(脊髓丘脑束)

来源:脊髓后角的躯体感觉核。

功能: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触、压觉(浅感觉)。

(4)三叉丘系

来源: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中脑核的路径未清)。

功能:传导对侧头、面部的浅感觉。

●脑干的功能

传导功能:通过上、下行传导束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

反射功能:通过脑干内神经核团和网状结构完成的角膜反射、呼吸反射等。 ●脑干网状结构的一般概念

位置与结构:在脑干中央区,神经纤维交织成网,其中散在有神经细胞或核团。

纤维联系:接受来自各种感觉传导束的信息,传出纤维可联系中枢各级水平,联系广泛。 功能:是中枢神经内重要的整合机构,参与躯体、内脏及觉醒等多种功能活动。

(二)小脑

★位置和外形

位置:颅后窝内,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脑桥与延髓的后方。

●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骨骼肌的运动。

小脑损伤可出现站立不稳、走路抬腿过高、共济失调等表现。

(三)间脑

★位置

中脑的前上方,大部分被大脑半球掩盖。

★主要分部

主要有背侧丘脑、后丘脑、下丘脑等。

★背侧丘脑的位置和主要结构

位置:背侧丘脑位于间脑的背侧,又称丘脑。

主要结构:丘脑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内有“Y ”形内髓板,将丘脑分为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

外侧核群中的腹后核,是躯体感觉传导路的中继站。

★后丘脑(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及一般功能

位置:位于背侧丘脑后侧的外下方。

一般功能:

内侧膝状体——接受听觉纤维,是听觉中枢的中继站。 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纤维,是视觉中枢的中继站。 ★下丘脑的位置、形态及其主要核团 位置: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构成第三脑室的底和侧壁下份)。 形态和主要核团: 外观结构——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乳头体。 内部结构——视上核、室旁核等核团,视上垂体束和室旁垂体束。 (四)端脑 主要由左、右大脑半球构成,左、右半球之间为大脑纵裂。 ★大脑半球的外形 三面:上外侧面、内侧面、下面。 三沟: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这是三条主要的沟,还有其他的沟)。 五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结构(沟、回) 1.上外侧面 额叶: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上沟、额下沟、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顶叶:中央后沟、中央后回、缘上回、角回。 颞叶:颞上沟、颞上回、颞横回。 2.内侧面 中央旁小叶、距状沟、扣带沟、扣带回、海马旁回、钩。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钩。 3.下面 嗅球、嗅束、嗅三角。 ★大脑半球的重要皮质中枢 1.躯体运动中枢 位置: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功能: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特点: ①对侧支配(对大多数的头、面部肌肉是双侧支配); ②“倒置人形,头部正位”(指管理区域的投影关系); ③所占代表区的大小与功能的精细程度相关。 2.躯体感觉中枢 位置: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功能:管理全身的躯体感觉。 特点:与躯体运动中枢的三个特点相似。 3.视觉中枢 位置:距状沟上、下的皮质(枕叶内侧面)。 功能:接受视觉冲动。 特点:不完全的交叉管理。 4.听觉中枢 位置:颞横回。 功能:接受听觉冲动。 特点:不完全的交叉管理。 5.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

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角回。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颞上回后部(缘上回)。

6.嗅觉中枢

海马旁回和钩附近。

7.内脏运动中枢

边缘叶。

●基底核

是位于大脑底部白质内的灰质核团。

基底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由壳和苍白球组成)、杏仁体。

●纹状体的组成和功能

纹状体的功能:协调肌群的运动,调节肌张力。

●大脑白质(髓质)

由大量的长短和方向不一的神经纤维构成,有3类纤维。

联络纤维:在同侧半球联系各部皮质的纤维。

连合纤维:连接两侧半球的横行纤维(主要有胼胝体)。

投射纤维: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即内囊)。

★内囊

位置: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

形态:水平切面观,呈“>

内容:上、下行的投射纤维。

意义:内囊损伤,可能会出现“三偏”综合征(“三偏”——身体对侧偏瘫,对侧偏感觉障碍,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

●边缘系统的概念

组成:由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钩)加上与它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和中脑被盖的一些结构共同组成。

主要功能:与内脏活动、情绪行为和记忆等密切相关(又称内脏脑)。

二、脑神经

12对脑神经.

脑神经中所含的纤维成分: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内脏感觉。

脑神经纤维性质: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

感觉神经——Ⅰ、Ⅱ、Ⅷ。

混合神经——Ⅴ、Ⅶ、Ⅸ、Ⅹ。

●嗅神经

嗅黏膜→嗅细胞(双极神经元)→嗅神经→筛孔→嗅球→嗅觉中枢。

★视神经

视锥、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神经管→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内囊后肢)→视觉中枢(距状沟上、下的皮质)。

★动眼神经

核团:动眼神经核(躯体运动)——眼球外肌(除上斜肌和外直肌)。

动眼神经副核(副交感)——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性质:运动性神经。

走行:由脚间窝(中脑)出脑→眶上裂→眶。

分布:躯体运动纤维→眼球外肌(除了上斜肌和外直肌)。

副交感纤维→睫状神经节换元→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滑车神经

核团:滑车神经核(躯体运动)。

性质:运动性神经。

走行:下丘下方(中脑背面)→绕大脑脚至腹侧→眶上裂→眶。

分布:上斜肌。

★三叉神经

性质:混合性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是感觉性神经)。

走行与分支:由脑桥出入脑→三叉神经节→分三支。

①眼神经——由眶上裂入颅,分布到眼裂以上的皮肤和黏膜。

②上颌神经——由圆孔入颅,分布到口裂与眼裂之间的皮肤。

③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入颅,分布到咀嚼肌和口裂以下的皮肤与黏膜。 ●展神经

核团:展神经核(躯体运动)。

性质:运动性神经。

走行:由脑桥(桥延沟)发出,经眶上裂入眶。

分布:外直肌(眼外肌)。

★面神经

核团:面神经核(躯体运动)——表情肌。

上泌涎核(副交感)——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孤束核(内脏感觉)——舌前2/3味觉。

性质:混合性神经。

走行:脑桥(桥延沟)→内耳门→内耳道→面神经管→茎乳孔→腮腺→腮腺丛。 ●角膜反射

现象:当用棉花轻触一侧角膜时,引起两眼同时闭合。

反射通路:角膜→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两侧面神经核→面神经→两侧眼轮匝肌。

●前庭蜗神经

核团:前庭神经核(躯体感觉)——平衡觉。

蜗神经核(躯体感觉)——听觉。

性质:感觉性神经。

走行与分布:

前庭神经:椭圆囊斑、球囊斑、壶腹嵴→前庭神经节(双极)→前庭神经→内耳门入颅→桥延沟入脑(面神经外侧)→前庭神经核→小脑(平衡觉)。

蜗神经:螺旋器→蜗神经节(双极)→蜗神经→伴前庭神经人颅、人脑→蜗神经核→内侧膝状体→听辐射→听觉中枢(颞横回)。

●舌咽神经

核团:疑核(躯体运动)——咽肌。

下泌涎核(副交感)——腮腺分泌。

孤束核(内脏感觉)——舌后1/3的一般感觉及味觉。

性质:混合性神经。

走行:由延髓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

分支与分布:

鼓室神经→岩小神经→耳神经节换元→腮腺(分泌)。

舌支→舌后1/3(一般感觉及味觉)。

咽支→咽肌。

颈动脉窦支→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

★迷走神经

核团:迷走神经背核(副交感)——心肌、胸腹腔脏器的平滑肌和腺体。

疑核(躯体运动)——咽、喉肌。

孤束核(内脏感觉)——颈、胸、腹腔脏器一般感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躯体感觉)——耳郭背面和外耳道的皮肤。

性质:混合性神经。

走行:由延髓出入脑→颈静脉孔出入颅→颈动脉鞘内→胸腔(沿食管下行)→分前、后两干入腹腔。

分支与分布:

(1)颈部分支

喉上神经:大部分喉肌,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

颈心支:参与心丛。

咽支:参与咽丛,分布到咽肌和咽黏膜。

(2)胸部分支

喉返神经:左侧绕主动脉弓,右侧绕右锁骨下动脉,行于食管与气管之间的沟中,分布到声门裂以下的黏膜和喉肌。

心支:加人心丛。

支气管支、食管支:加入肺丛、食管丛。

(3)腹部分支

前干:胃前支——分布到胃前壁。

肝支——分布到肝、胆囊等处。

后干:胃后支——分布到胃后壁。

腹腔支——分布到肝、脾、胰、肾、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道。

●副神经

核团:副神经核(躯体运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性质:运动性神经。

走行:由延髓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分布到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舌下神经

核团:舌下神经核(躯体运动)——舌内、外肌。

性质:运动性神经。

走行:由延髓出脑,经舌下神经管出颅,分布到舌内肌和部分舌外肌。

第四节 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路(上行传导路):感受器→大脑皮质。

运动传导路(下行传导路):大脑皮质→效应器。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躯体感觉的分类

1. 一般躯体感觉

(1)深感觉也称本体感觉,感受器位于肌、腱、关节;感受躯干、四肢的位置觉、运

动觉、振动觉。

(2)浅感觉感受器位于全身皮肤、黏膜;感受痛、温、触(粗触觉、精细触觉)、压觉。

2.特殊躯体感觉

视觉、听觉、平衡觉(味觉、嗅觉属于特殊内脏感觉)。

(二)感觉传导通路的一般规律

1.都经过三级神经元(第一级神经元是神经节,第三级神经元在“丘脑”)。

2.都经过一次交叉,且都发生在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

3.都经过内囊后肢。

4.最后都投射到大脑皮质相应的功能区。

(三)各感觉传导通路的路径

★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

★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路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

★视觉传导路

●听觉传导路

●视觉传导路的损伤及其表现

(1)一侧视神经损伤同侧单眼全盲。

(2)视交叉中央损伤双颞侧视野偏盲。

(3)一侧视束及其后的传导路损伤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回忆“三偏”)。 ●瞳孔对光反射

现象:光照一侧眼,引起双侧瞳孔同时缩小。

反射通路:光→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顶盖前区→双侧动眼神经副核→双侧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

二、运动传导通路

包括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锥体系

锥体系是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传导路,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大脑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轴突聚集形成锥体束。 下运动神经元:胞体即脑神经躯体运动核或脊髓前角的运动细胞,轴突即脑神经或脊神经中的躯体运动纤维。

1.锥体束的分部与行程

皮质核束——又称皮质脑干束,主要支配与头、面部骨骼肌相关的躯体运动核。 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前束:支配T ↓4以上的脊髓前角细胞。

皮质脊髓侧束:终止于各节段脊髓前角细胞。

2.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比校

3.核上瘫与核下瘫的比较

除面神经核下半和舌下神经核以外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都由双侧支配,所以一侧的核上瘫只对面神经和舌下神经有较明显的影响。

●锥体外系的组成和功能

锥体外系指锥体系以外的控制骨骼肌活动的传导路。

组成: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红核、黑质、小脑、脑干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纤维联系。

主要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保持体态姿势等。

主要传导通路:

(1)皮质-新纹状体-苍白球系。

(2)皮质-脑桥-小脑系。

第五节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系统的区分

一、内脏运动神经

(一)交感神经

1.中枢部

★低级中枢:脊髓T ↓1~L ↓3节段的侧角。

2.周围部

(1)交感神经节

★交感干:位于脊柱两旁,由交感神经椎旁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成(椎旁神经节有22~23对和1个尾节)。

●椎前神经节:位于脊柱前方,腹主动脉脏支的根部;主要有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下神经节。

(2)交通支

白交通支:是离开脊神经进入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有髓鞘,呈白色);由脊髓侧角细胞发出,随前根走行;只存在T ↓1~L ↓3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

灰交通支:由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进入脊神经的节后纤维;存在于全部的交感干神经节与全部脊神经之间。

交感神经的大致分布范围:

T ↓(1~5):支配头、颈、胸腔脏器和上肢的血管、汗腺、立毛肌。

T ↓(5~12):支配结肠左曲以上腹腔脏器。

L ↓(1~3):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腹、盆腔脏器和下肢的血管、汗腺、立毛肌。

(二)副交感神经

1.中枢部

★低级中枢:脑干副交感神经核(4对),脊髓骶副交感核(S ↓(2~4))。

2.周围部

(1)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2)副交感神经的分布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一般认为,每个脏器均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支配,但汗腺、立毛肌、大多数血管仅受交感神经支配,而无副交感神经分布。

二、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的区分

一般内脏感觉:内脏、心血管、腺体的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嗅觉和味觉。

●内脏感觉的特点

(1)疼痛阈值较高,对一般强度的刺激不引起感觉,如胃蠕动、心跳动。

(2)对触觉、切割、烧灼等刺激很迟钝,对牵拉、膨胀等刺激很敏感。

(3)定位不准确,内脏痛是弥散的。

●牵涉痛

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过敏或痛觉;如心绞痛可引起左胸

前壁及左肩痛,胆囊炎可引起右肩痛。

第六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都有3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 一、硬膜 依其包被,分为硬脊膜、硬脑膜。 二、蛛网膜 是位于硬脊膜和硬脑膜内面的薄膜。 三、软膜 紧贴在脊髓和脑的表面(软脊膜和软脑膜),并伸入到其沟、裂中。

第七节 脑室和脑脊液

★脑室

1.侧脑室

位置:分别位于左、右大脑半球内。

四个部分:前角、后角、下角、中央部。

2.第三脑室

位置:是位于左、右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矢状裂隙。

连通:经室间孔通侧脑室,经中脑水管通第四脑室。

3.第四脑室

位置: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室底为菱形窝:回忆脑干部分)。

连通: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借一个正中孔、两个外侧孔通蛛网膜下隙。

★脑脊液及其循环途径

产生:产生于各脑室的脉络丛(95%来自侧脑室)。

位置:存在于各脑室、蛛网膜下隙、脊髓中央管。

性状:无色透明。

作用:缓冲,营养,运输,维持颅内压。

脑脊液循环途径:

第八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血管

(一)脑的动脉

脑的动脉有两个来源:

颈内动脉——营养大脑半球的前2/3和间脑前部。

椎动脉——营养大脑半球的后1/3和间脑后部、脑干、小脑。

1.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

●眼动脉:穿视神经管入眶;分布于眼球及其周围结构。

●大脑前动脉:进入大脑纵裂,沿胼胝体背侧后行;皮支分布于额、顶叶内侧面及两叶上外侧面的边缘部。

★大脑中动脉:沿大脑外侧沟向后上行;皮支分布于大脑半球的上外侧面;中央支分布

于尾状核、豆状核、内囊。

●后交通动脉:向后与大脑后动脉吻合。

2.椎动脉的主要分支

(1)脊髓前、后动脉分布到脊髓。

(2)小脑的动脉小脑下前、后动脉,小脑上动脉。

(3)大脑后动脉皮支分布于颞叶下面和枕叶内侧面以及两叶上外侧面的边缘部。

3.大脑动脉环(Willis 环)

★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和功能

组成: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 位置:颅底中央(在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围)。

功能:调节两半球的血液供应。

(二)脑的静脉

●脑静脉的特点

(1)脑静脉可分为浅、深静脉,但不与动脉伴行。

(2)浅、深静脉都回流至硬脑膜窦。

二、脊髓的血管

●脊髓血管的一般概念

1.脊髓的动脉

脊髓的动脉有两个来源:

(1)脊髓前动脉——来自椎动脉,一条,沿前正中裂下行。

脊髓后动脉——来自椎动脉,两条,沿后外侧沟下行。

(2)节段性动脉的脊髓支——来自肋间后动脉、腰动脉等。

2.脊髓的静脉

有脊髓前、后静脉和椎内静脉丛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