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专题范文 > 铅笔有多长_标准铅笔有多长
 

铅笔有多长_标准铅笔有多长

发布时间:2019-07-24 09:24:37 影响了: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2

发表人:吕春晓;发表时间:2009-4-15 8:48:15 修改 发表评论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永康市实验学校 吕春晓

一教材分析

是数学北师版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借助”铅笔有多长”这一情境,在学生一年级时已掌握1米,1厘米长度知识的基础上,认识1分米,1毫米的知识并建立空间观念,要求结合所学的长度知识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为下一课”一千米有多长”,更抽象的长度单位的学习作好空间感知的准备.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课中,在经历统一单位必要性的基础上已经建立了1厘米的空间概念.在 一课中体会1米有多长,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会使用小尺子和米尺.,准确的用米和厘米表达生活中事物.并且学生在思维上也具有一定的反思和猜测能力,以及完整的语言的表达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设定教学目标:

1. 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体验数学实用性.

教学重点:

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在空间上有明确的区分1分米和1毫米,并对其与1米,1厘米相互之间进率的感知,能彼此互换的基础上.回归到生活,对现实问题能用正确的单位来表达..

三教学方法设想:

本堂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米和厘米有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铅笔可能是1米,也不会是1厘米和思想冲突上,,认识1分米有多长.再根据数学追求精确的精神引导下,学会不用”约”字来表达估计,而是借助工具进行准确测量,实现精确的表达.教学从现实的需求出发,需要认识更小的长度单位1毫米.从而进行对自己的铅笔从估计到测量,准确读写,来实现数学从生活需要中来,最终回归到生活.体现在对现实物体长度单位的换算和使用上.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 认识1分米.

1\复习:米和厘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回忆国际单位的书写,进入到用合适的单位填写. 课桌高约70( ) 黑板宽约1( )

小明身高约1( )30( ) 教室长约7( )

铅笔长约1( )

小朋友会在心理进行斗争,1米太长,1厘米又太短,这时我就要引导小朋友说出来他们的困惑. 2\导入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叫1分米,1分米有多长,它像我手中的这枝铅笔这么长.”展示过后,”你估计这枝铅笔有多长?”在小朋友估计之后,我问”这枝铅笔究竟有多长,怎么办?”然后由小朋友代表来测量,读数.是:10厘米长.引导10厘米就是1分米.我们也写作1dm.在这时要求落实小朋友对1分米的读写,我会说”请小朋友认识一下新的长度单位朋友,并拿出小手跟着老师来写一写它的名字.

3\接着更明确认识1分米有多长,建立空间观念.

1)小尺子上你能找到1分米是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吗? 为的是发散学生的思维,1分米可以表示如31厘米至41厘米的长度,也可以表示41厘米到31厘米的长度,在学生心中明确只要是10厘米长就是1分米.

2)在米尺上找1分米 ,你能找到几个1分米?

学习认识1米=(10)分米 为更好的突破1米和1分米的空间关系特别设计

你要几拃才能量完?

为的是引导小朋友较准确的用手势表示1分米.在此其实是个陷阱,学生会为了10拃来调整自己一拃的长度,从而学生可以用手势较准确的体验1分米的长度.从而突破1 分米有多长的认知,建立身体力行的感知经验.

3)最快的找一找身边的物品,长度大约是1分米,展示给全班小伙伴,小伙伴同意就可以得到小红旗. 这时学生为了更快找实物,不会用尺子,而会用一拃来量,这是更好的利用手进行估计,更好的落实1分米的空间概念. (以上设计从学生困惑引入新知,1分米的学习落实到找10厘米,从小尺子到米尺,步步深入,来突破1米=10分米的难点,后回归到现实生活,不可能天天带小尺子在身边,就用”活尺子”小手,一拃,更使1分米深入为切身体验,实现认识1分米的实用性.)

小结:到现在为止小朋友已经有哪些长度朋友了?我说,你用手势请它们出来,比比谁最快,又对.说明它们和谁最友好.1米 1厘米 1分米. 它们中哪位朋友最短? 1厘米

此设计为学习1毫米服务.为的是对1毫米的认识,心理上引起强烈的感觉.

二) 认识1毫米

从学生中随意拿来一枝铅笔,估计”这枝铅笔有多长?

当小朋友们估计约是17厘米时,引导用已经学习的1分米( )’厘米来表示.

这样可以学以致用分米的知识,采用单位转换的表达方式.

“怎么知道它确实有多长?”

引导小朋友测量,注意小朋友读数”多一点, 长一些”

“究竟长多少”?引出在1厘米里还有一个更小的单位叫”毫米,”

它在1厘米里面的1小格子表示1毫米,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通过小朋友自己数小格子突破1厘米等于10毫米的教学难点 引导出:10mm=1cm

介绍读写,要求小朋书空,边读边写,落实毫米的读写.

你能用手势表示1毫米吗?

找一找1毫米长的东西.从而建立1毫米的空间概念.

三) 现实测量自己的铅笔有多长,

记下自己铅笔有多长,读出自己铅笔有多长.

现在你能读出这枝铅笔有多长了?

以上是本课的重点,用时大约20分.相信小朋友通过在已有知识的其础上,从学, 到找现实物体会建立起, 数学中的1分米和1毫米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系.

数学为的是更精确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从而用究竟”长多少”引出认识1毫米,从生活需求出发,到在小尺子上数,1厘米已经小了,可它里面还有10个1毫米呢??从而引起对1毫米感知的强烈感觉.说明1毫米有多长,就自然的深入小朋友心中.且轻松地突破了10mm=1cm,的教学难点,其它的读写,很快就能学以致用于现实中

你的铅笔“约”有多长?要求小朋友们用上我们刚学的知识估计.( )厘米( )毫米.

然后进行现实测量铅笔有多长,并记下读数再汇报结果

为的是落实长度单位的读,写,用长度单位知识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体现数学最终还是为生活服务,为更精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方便和小伙伴的交流服务.

四) 单位之间的换算 读一读,写一写.回归到开始的问题.

课桌高约70( cm )=( )dm 黑板宽约1( m )=( )dm

小明身高约1( m )30(cm ) =( )dm 教室长约7( m )=( )dm

铅笔长约1( dm )=( )mm

约是什么意思? 估计 猜测 那是对没有测量过的物体的估计,猜测 那么你的铅笔有多长就不用约字来表达了再请小朋友完整的表达”我的铅笔有多长..

课堂总结

现在你学会了哪些长度单位? 我说单位长度你用手表示.

说一说目前为此谁最长? 它们的关系是1米=100厘米=10分米 10mm=1cm

(对本堂课所学知识以及一年级的长度知识进行内化,学生能说出来,就说明此课已经在学生心中已建立空间模型)

《小熊购物》说课设计

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创境激趣 (二)自主探究 感悟新知

(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四)总结收获 丰富情感受

(一)、故事导入 创境激趣

“小朋友们,送走寒风凛冽的冬天,我们又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你们想去做点什么呢?”孩子们各抒己见。那么你们想知道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喜欢做什么吗?它们非常喜欢去郊游.今天,小熊哥俩商量好了要去大龙潭。你们瞧!它们正在超市的食品专柜前,准备购买香甜可口的食品呢?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在这里通过“小熊购物”这个有趣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自主探究 感悟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两个教学活动:

一、探索乘加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学习脱式的书写方法。

1.饰演顾客,引出问题

“根据图上数学信息,下面老师来当售货员,你来当小顾客,你要买什么东西,算算你要付给我这个老板多少钱呢?”小朋友们各个跃跃欲试,购买方案也不尽相同。引导学生提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要付多少元?(此活动的设计将学生的情绪调节到了最佳状态。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解决问题,交流算法。

此时学生已经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即:“帮小熊胖胖算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一共该付多少钱呢?"(板书)要求朋友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算法。

3、展示算法,理解运算顺序

学生在小组内充分的交流算法后,教师组织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算法展示。教师带领学生先看第一种分步列式方法,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在学生叙述过程中教师给先算这一步画上横线。随后引导其他学生质疑第二个算式是什么意思?若学生中不出现第二个算式,教师引导学生将两个分步算式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综合算式。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综合算式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再说一说是如何计算的?由于这种算法不能看清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容易出错,所以聪明的数学家发明了脱式计算。在我们数学书12页上就有3×4+6的脱式写法,然后仔细观察,书上脱式的书写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时候不是把等号写在算式的右边,而是另起一行,在比第一个数字3出一格的位置上写等号,(板书)先算哪一步,就要把得数写到这一步的下面。没有参加运算的数字和运算符号要位置不变地照抄下来,(板书)然后再另起一行算第二步12+6=18。计算结果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最后写上答。”(板书) (此环节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中,经验得以分享;在质疑中,知识得以确认;在补充中,方法得以掌握。使每个学生都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真切体验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合作探索获得新知识的成就感)。然后让学生填充 6+3×4的计算过程。

4、分析“乘在前,加在后”的算式与“加在前,乘在后”的算式的异同,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6+3×4与3×4+6”这两道综合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呢?”(进行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综合算式中,无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探索乘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熟悉脱式的书写方法。

1.引出问题。

刚才我们发现小熊胖胖最喜欢吃面包和饮料,而小熊乐乐呢?想了老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拿20元去买3包饼干,(板书)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应找回多少钱呢?(板书)

2.解决问题,交流汇报。

首先我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算式及发现。” 汇报时针对“20-4×3提出疑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次进行交流,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结论,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强化新知

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及时内化对乘加、乘减两步混合算式运算顺序的理解。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

练习“有奖答题”“一封没有属名的电子邮件”“心愿卡”。

1.“有奖答题”

学生在答题卡上答题提示学生先认真观察,想想运算的顺序,再计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算完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巩固新知,意在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处于一种积极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一封没有属名的电子邮件

邮件内容是:“亲爱的动物朋友们,你们好!听说你们要准备郊游,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原来是一位好心人送来的饮料,一共有多少瓶?你们来帮帮忙好吗?学生先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提醒学生要写单位和答语。(这道题不仅是对乘加、乘减运算顺序的巩固,同时也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心愿卡”游戏。

我请学生根据主题图列成一个算式,之后交到我的心愿袋里。接下来老师任意抽出一张心愿卡,请其他小朋友来猜猜他想买的是什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我们的课堂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更加喜欢数学,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在这里我写了一张心愿卡5-24÷8让学生带着“?”走出课堂,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延伸。

四、总结收获 丰富情感

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跟大家说一说?(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谈学习收获,可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把教学教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精彩无限,我们的数学趣味无穷。 《生活中的大数》说课

一、 教学内容。

我要讲的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时

二、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大数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原来对百以内数认识的基础上,把认数的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大数,然后利用正方体这一直观模型的实际操作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了“千”、“万”等数的具体含义。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等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我所要讲的第一课时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和万,同时体会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新课标所要求的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3、通过“数一数”活动,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和万以内数位顺序表。

四、教法和学法。

大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竭力突出实物感知、动脑数数、合作交流等活动,力求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感知新知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促进数学思想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

1、引入大数。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大数与生活的密切的联系,我设计了“你们班有多少学生?你们学校有多少学生?你们全乡有多少学生?”这样与学生离得很近的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导入,因为我们经常会遇到和用到一些大数,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有必要一起来认识生活中的大数。

2、初步感知大数,找大数。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四幅图,主要说明生活中有大数,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我让学生自己去看图,自己去观察,自己去读那些有大数的文字,在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发现这些数比过去学过的数大,并且在生活中存在许多象这样的大数,再次使学生体会到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见过和听过的大数,并布置回家后再去找大数,使知识又回归生活。

3、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教材通过数大正方体里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这个内容的设计,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体现了数形结合。我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数的方法,在共同研究数法的过程中逐一体会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对一千有了初步直观的感受,同时还便于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有助于探索三位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4、巩固练习。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意出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巩固和扩展,因此,我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没有设计更多的内容,只让学生完成书后练习,以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具体感受。

5、全课总结。在教学快结束时我只设计了一个问题: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回顾,同时再现本节课的重点。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要求一直都是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我在设计的时候也注重了按要求来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