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专题范文 > 电视剧知青 电视剧[知青]评介
 

电视剧知青 电视剧[知青]评介

发布时间:2019-07-24 09:30:20 影响了:

  [摘 要] 由梁晓声编剧、张新建执导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知青》完整地记录了知识青年十年上山下乡岁月的故事,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知识青年这个特殊群体悲欢离合的故事,深刻揭示了知识青年群体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心路历程,彰显了艰难时代对理想与激情的书写,体现出人类为改造、争取生存环境勇于献身的永恒的精神,透露着对诚挚感情的呼唤和抒写,展现了那个年代人性的真善美,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知青》;全景展现;激情与理想;诚挚感情   由山东影视集团出品、梁晓声编剧、张新建执导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知青》于2012年5月29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剧场。该剧一经开播就引发各方强烈反响,创下央视收视新高。《知青》完整地记录了知识青年十年上山下乡岁月的故事,全面展现了知识青年这个特殊群体悲欢离合的故事,深刻揭示了知识青年群体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心路历程。《知青》这样一部没有商业卖点的电视剧为何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本文拟从剧作内容、创作情怀、人物情感等方面对《知青》进行研究与评述。   一、知青生活的全景展现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最初由国家出面动员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务农,从此中国历史上就掀开了“上山下乡”的第一页,“知识青年”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特殊群体。1962年开始,全国范围的城镇知识青年有组织的上山下乡运动正式拉开序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以后达到了极致。大批的知识青年被送往农村接受教育和再教育。这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不再是简单解决城市劳动力的问题,而是为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在这场上山下乡运动中,同样是从城市下放到农村、边疆的知识青年,他们对这场运动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且对于这场自己亲身参与的运动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个人的思想也在插队生活中愈加成熟,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恰恰是这种复杂性为以后的知青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正如郭小东所言,“中国的知青文学,源发于中国的知青运动”[1]。也就是说,如果没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场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新时期文坛上也就没有了所谓的“知青文学”。然而,历史既然造就了知青一代人,也便造就了知青文学,知青文学和知识青年一起成了历史的见证。作为知青文学创作中的一位佼佼者,梁晓声从艰苦的知青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创作了《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年轮》等一系列知青文学作品。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行,早先一批由知识青年成长起来的作家已经慢慢地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疏远了知青题材,然而梁晓声不改初衷,在新世纪重磅出击创作了《知青》这部巨著。《知青》这部作品不同于《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等作品,它不是局限于“一地、一人、一事”,而是通过展示从黑龙江建设兵团到陕北坡底村,从内蒙古的大草原到山东靠海的蔡家村的知青们的喜、怒、哀、乐,全面地展现了知识青年这个特殊群体悲欢离合的故事,深刻揭示了知青群体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心路历程。《知青》是塑造人物的,但没有一个核心故事,它是在写生活,正是对于生活的现实主义书写,《知青》掀起了怀旧热。赵天亮和其他知青在大日头下“虎口夺食”;在比人高的粮食地里浇水锄草;寒冬腊月在刺骨的雪地里架设电线;暴风雨夜里坐在床上用脸盆、饭盒接雨……剧中的劳动场面勾起亲历人的回忆。让亲历的人回溯历史,让未曾知晓的人见证历史,让活在当下的人们思考历史,正是电视剧《知青》的要旨所在。   二、激情与理想的书写   梁晓声的作品在人物性格塑造上,重点突出知识青年面对困境与漠视时不可侵犯的自尊及坚定不移的道德选择,让人物在酷境中散发出理想的光芒!《知青》中的人物富有英雄主义气质,勇于为革命事业献身,即使在那个荒谬的时代,他们也未泯灭浩然正气和建立伟业的雄心。他们把深沉的主观情愫融入社会生活的描写中,在艰难时代彰显着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底色。   周萍因为拒不跟资本家父母划清界限,就此成了“黑五类子女”。她偷偷爬上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火车,在众人帮助下暂时留在了北大荒。周萍外表看上去很柔弱,但内心却很坚强。对爱情,对梦想执著追求,比同龄女生显得倔强与坚韧。在北大荒,无论做什么,割麦子,劈柴,挑粪她总是冲在最前面。赵天亮果敢坚毅,极富同情心和正义感。他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慷慨付出,用行动照顾和帮助每一个人,甚至还为剧中的“黑五类”周萍买了鞋,并把自己不多的钱给了她。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决定从新疆引进一批细毛羊,赵天亮又奉命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恶劣,一路上又是艰难险阻,赵天亮等人凭借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化险为夷。赵曙光,为了爱情,他放弃了兵团,毅然选择了穷苦的坡底村,为民生暗中奔走。赵曙光和武红兵等其他知青不负老支书王大爷等老党员的信任和重托,带领群众打机井、搞副业、迁村避险,与淳朴善良的人民群众生死与共,命运相连。七连知青付正不顾周遭的闲言碎语抽空帮助回乡知青李鸽母子二人。每天帮助涛涛识字,最后在涨潮的大风大雨的恶劣天气下,不顾危险救回涛涛,而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齐勇和孙敬文消解父辈因历史问题而导致的误解,成为生死与共患难相知的好兄弟;李君婷拒绝了一切回城的指标和邀请,赤诚坚定地要求在艰苦的坡底村锻炼自我。   这些知青形象不畏困难执著追求理想,抛洒青春热血,无怨无悔,彰显了艰难时代对理想与激情的书写,体现出人类为改造、争取生存环境勇于献身的永恒的精神。英雄主义的书写为新时期文学注入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并且赋予了知青文学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有人指出,《知青》着重描写的是兵团的事情,没有普遍性,而且远离了知青的实际生活,作品中的人物是那样积极和欢快,丝毫没有饥寒交迫的压力和精神压抑。《知青》叙述过于浪漫化与理性化了,美化了知青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时代悲剧的遮蔽,对英雄主义的过度渲染使他们轻描淡写地跨过了精神忏悔这道本不该轻松越过的门槛。正如有论者所说:“梁晓声们的‘逻辑问题’,显然是把思想史和精神史的问题‘置换’为‘政法问题’,并且以此来遮盖或取消历史反思特别是精神忏悔的重大意义。”[2]从这个意义上说,试图在艺术世界中对曾经的上山下乡历史进行英雄化摹写的知青文学“很容易变成一种自恋自许、自我陶醉的自欺情绪”[3],从而使其可能具有的反思力度大打折扣。但梁晓声指出,“这场上山下乡运动没有什么积极意义。这是我从未改变的观点!……写这部电视剧,是想让今天的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年代,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年代,更不是一个可爱的年代。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有姓名,但有一个大人物没有姓名,那就是那个时代。他的姓名只有两个字——‘***’。这些青年人的抗争,是一种本能,他们的故事,是一曲挣脱暗影的青春之歌”[4]。   三、诚挚感情的热切呼唤   梁晓声认为,“人性与温暖,美与丑的较量,即便在‘***’岁月也从未泯灭,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有天安门五四运动,就不会有打倒‘四人帮’。表现人物的善与美本身就是文学的义务”[4]。《知青》这一部剧作处处透露着对诚挚感情的呼唤和书写。   对诚挚感情的书写首先表现在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关怀上。白桦林车站站长杨秉奎同情周萍的遭遇,并没有因为她是“黑五类女子”而歧视她、冷落她,而是关心她,帮助她,帮助她留在了七连;女知青排长方婉之得知周萍被褥在火车上弄丢了,就把自己家的棉被拿来给她用。山东屯村支书梁喜喜对周萍照顾有加,还要把她培养成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典型。赵天亮去陕北坡地村找哥哥赵曙光,王大娘把仅有的几个鸡蛋拿出来招待他,等等。   这种诚挚的感情还表现在知青的友谊和爱情上。赵天亮慷慨付出,用行动照顾和帮助每一个人,甚至还为剧中的“黑五类”周萍买了鞋,并把自己不多的钱给了她。付正不顾闲言碎语帮助回乡知青李鸽,最后为救李鸽的儿子涛涛,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知青》里描述的爱情低调而执著,周萍因为成分不好,下乡改造即便每天上工也没有工分,赵天亮主动借钱给她,两人分隔两地插队时,赵天亮时不时偷偷跑去看望周萍。赵曙光为了保护心仪女生,自告奋勇陪她到了陕北农村插队,他们的感情经过了无数次考验依然坚定而真挚;还有深刻演绎了“患难见真情”的李君婷与武红兵——从“欢喜冤家”逐渐走向“不离不弃”。剧中的爱情故事尽管朴实却依旧刻骨铭心,表达着一代人的珍贵爱情观。   剧中呈现的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关怀所给予的温暖和知青们之间的友情与爱情,表达了作者对那个年代纯真感情的一种呼唤,是对当时的现实打了一层柔光,呼唤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梁晓声看来,“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荒谬的运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卷入这场运动前后达11年之久的千百万知青也是荒谬的。不,恰恰相反。他们是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5]。这正如梁晓声所说,“在那场运动中,在那样的年代里,我们还那样相爱过,还有过如此感人的兄弟情谊,还可以与一方农民结下深厚感情,我们对此无怨无悔”[4]。作品要表达的是青春的美好与力量。   四、结 语   《知青》这部电视剧通过展示从黑龙江建设兵团到陕北坡底村,从内蒙古的大草原到山东靠海的蔡家村的知识青年们的喜、怒、哀、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知识青年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往事。在那个年代里,在那段人生历程中,知青们磨炼了意志,锻造了品行。《知青》展现了那个年代人性的真善美。为保护战友,保护弱小,不怕引火烧身,打抱不平,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关爱,是那样难能可贵。我们从中看到了那种用金钱买不来的真诚、纯朴与善良,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小东.幽闭语境中的知青文学——新中国知青文学史纲·序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   [2] 何言宏.“知青作家”的身份认同——“***”后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历史起源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5).   [3] 康长福.论知青文学的英雄主义精神[J].齐鲁学刊,2000(06).   [4] 梁晓声.挣脱暗影的青春之歌——梁晓声谈电视连续剧《知青》[J].大江周刊:生活,2012(07).   [5] 李锋.一曲悲壮的英雄主义颂歌——谈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J].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作者简介] 朱立冬(1977— ),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南阳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与文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