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专题范文 > 窜三苗于三危--齐家文化玉器的民族属性与历史渊源(二)[内容精彩] 三苗于三
 

窜三苗于三危--齐家文化玉器的民族属性与历史渊源(二)[内容精彩] 三苗于三

发布时间:2019-08-03 09:53:16 影响了:

窜三苗于三危——齐家文化玉器的民族属性与历史渊源(二)

中国甘肃省地图,可以看到她怀抱着青藏高原。甘肃位于中国西部大陆的第二级台地上,甘肃所处的位置和它的形状是特别有意思的,它几乎完全覆盖了古丝绸之路,同时也覆盖了开通于大约距今4300以前的玉石之路。在甘肃的西北方,连接着和田玉的产地——新疆。玉门,即是西域美玉进入中国腹地的门户。甘肃省的东南方,连接着古都西安,所以说甘肃是连通西域和中原的桥梁。敦煌这个地名是十分抢眼的,因为这里有一座“三危山”,也就是说在四千多年以前,有一大批被称作“三苗”的贱民,曾经被帝舜发配到这里。三危到底在哪里?历来史学界争议不断,本博以为,高而且险即称作危,三危只是一个大致的地名,但它的位置一定在中国的西北方。据《达赖喇嘛传》一书介绍,三危是康(喀木)、藏(扎什伦布)和卫(乌斯藏)的合称,哪么三危在西藏?而本博认为,三危在甘肃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虞氏最早到达陕西省,并且在延安和西安等地留下了带有良渚图腾标记的玉琮。而在当时,在中国东部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很少有人知道西北地区环境的险恶。有关齐家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也证明,齐家文化玉器在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区的分布,其中东部的年代,略早于西部的年代,也就是说,齐家人是被一步步逼上西北高原地区的。

齐家文化 联璜玉璧。直径7.3、孔径3.4、孔上径0.36、孔下径0.19、厚0.36厘米。深绿色,夹杂深褐色,不透亮。由三片玉璜连成一块整璧。三片玉璜长短不一,由一块整玉分别切割磨制拼对。每片玉璜两端各有一孔以便相联。素面抛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长期以来,中国古人称颂古代的帝王,必称“尧舜”,称“尧、舜、禹、汤”。称中国古代的王朝,则称“虞、夏、商、周”。虞是有虞氏帝舜创立的王朝,传说帝尧在晚年时,将国政托付于舜,而舜在掌权之后,做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从而使天下大治。那么舜都做了一些什么呢?就是“除四凶”,分别是指“放欢兜于崇山”、“殛鲧于羽山”、“流共工于幽州”、“窜三苗于三危”。据说这些都是造成天下动乱的人物或者部落,而在此之前,四凶都是尧王朝的实力派人物或者是重要的部落领袖。更重要的还有一点,他们都曾反对尧将权力移交给舜。本博曾在以前的博文中指出,“窜三苗于三危”,是指舜曾将一大批南方部落的贱民或者战俘,发配到中国西北的苦寒之地,而这些贱民极有可能来自于良渚。良渚本是舜的祖居之地,而且舜或者有虞氏正是被当时的良渚赶出来的贵族后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清算或者复仇。但是舜显然转嫁了他的仇恨,因为绝大多数的良渚平民,他们与良渚的贵族或者统治者,并不是同一个民族。良渚的平民大多数是五千多年前炎帝的子民,这些炎帝族人,起源和壮大于长江流域,后来又北上山东。5600年前,炎帝在与黄帝的战争中失败,被迫退居淮河以南,在安微含山凌家滩,炎帝的子孙祝融和共工创立了一个新的南方王国。距今5300年,凌家滩古国再次陷落,北方的重黎氏家族在攻破凌家滩之后,顺长江而下,在太湖地区自立为国。或者说,重黎之弟吴回因作战有功,被尧王朝封之于太湖,此为良渚古国之开端,也是太湖地区被称作“吴”的开始。关于这一段,可详见我的系列历史探索博文——《发现共工家族墓地》以及《玉器时代与华夏文明的起源》。

齐家文化 联璜玉璧。直径9.45、孔径4.5、孔上径0.43、孔下径0.19、厚0.22厘米。深绿色,夹杂深褐色,不透亮。由三片玉璜连成一块整璧。三片玉璜长短不一,每片玉璜两端各有一孔以便相联。素面抛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三联璧,一般用同一块玉料加工而成,但是当其中一块损坏之后,就要另补一块,这就造成了色差。上图这一件,玉料相近,但下面的一块,可能是后来补上的。三联璧应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制作,它是贱民的首饰,贱民的礼器,虽然三联璧是齐家文化的特色玉器,但是在“静宁七宝”之中,并没有一块璧是三联的,这可能预示着,在一个部落一起祭天的隆重场合,还是要用完整的璧,不用三联璧。

玉凿 齐家文化 长14.2、宽1.74、厚1.53厘米。白色,通体透亮,无杂色。长条形,顶端为自然破裂面,器身略带有弯曲,平刃。素面抛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7.8、孔径3.5、厚0.4厘米。灰青色。圆形,素面。加工精细,通体磨光。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清泉旱台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料 齐家文化 长9、宽8、厚0.7厘米。青灰色,边缘鸡骨白沁色。不规则扁平方形,素面,双面抛光,应为待加工玉器半成品。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清泉旱台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璧。直径27.1、孔径6.7、厚1.2厘米。浅绿色,韩黄褐色杂质纹理。器形较大,椭圆形,一面起弧,厚薄不匀,磨制不精。光素无纹。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征集,现藏于民和县博物馆。

玉璧 齐家文化 直径18、孔径5.5、厚0.7厘米。青绿色,有深浅不等的絮状纹理,周边缘有黄色糖皮。圆形规整,素面无纹,磨光较好。清海省民和喇家遗址采集,现藏于民和县博物馆。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6、孔径3、厚0.7厘米。青白色。圆形不甚规整,孔略偏,璧而宽度不匀,系钻孔的璧芯再加工。素面,磨光较精。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采集,现藏于民和县博物馆。

三角形玉片 齐家文化 长4.5、高2.63-0.36厘米。深绿色,局部受沁呈白色。两面均为切割面,光洁平整,切割线宽0.7毫米。正面上有未完成的切割线四条,组成三角形。底边切割并有断裂。其余侧面为自然断裂面。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8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圆形玉片 齐家文化 直径6.1、厚0.23-0.36厘米。线绿色,夹杂条纹关褐色杂质,部分受沁呈白色。圆形,边缘不甚规整。正反两面均为切割面,平整光滑。一边厚一边薄。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8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料 齐家文化 长13.9、宽6.7、厚3.3厘米。绿色,夹杂深褐色,部分受沁吴白色,不规则形。相邻两个面切割,成直角,侧边玉面上有横向切槽,宽0.8毫米。其余各面为自然面。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1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玉器以其天然的纹理和沁色闻名于世,这种纹理和沁色,究竟是玉料自带的,还是玉器在埋入地下后形成的?本博以为,这可能是齐家人以解玉之后的余料留下自用的证明。那些沁色,是玉料自带的。在五千年前,良渚人是极善治玉的,而在那时,中国东北的红山玉器文明已经消失了。在山东,只有靠近海边的人群善于治玉,这部分人在距今4300年以前也消失了,他们就是西迁到陕北神木石峁的夏后氏。在距今4500年以前,有虞氏到达陕北延安以及西安地区,他们是中原地区的人群,最先享受到西部和田玉的,时间应在距今4200年前后。是谁将和田玉带到中原?毫无疑问是被有虞氏驱赶到西部的三苗人。在三危地区,三苗人恰好与向东迁移的古代新疆人相遇了,他们吃惊地发现,新疆人(或者鬼方人)竟然用这世上最好并且最美的玉料制作斧子,真是暴殄天物!而且,新疆人从不制作什么礼器。至于三苗人后来是否跟踪追击去了昆仑山,不得而知。但是,既然新疆人从一开始并不知道和田玉在中原人心中的价值,那么三苗人即可用一些东西与西部的人群进行交换,双方都感到了贸易带来的巨大好处,这便是中国玉石之路的开始。

玉璧芯 齐家文化 直径4.16、厚0.58厘米。绿色,夹杂褐色,边缘有褐色水锈。素面,通体透亮。边缘旋切割痕迹清晰,并有断裂。中间有一圆形切割凹槽,宽0.33厘米。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现藏于民和县博物馆。

玉料 齐家文化 长7.5、宽4.8、厚2.3厘米。绿色,夹白色杂质。不规则形。正面切割平面光滑,断裂处切割线呈弧形。侧面切割亦平整,与正面成直角。其他面全部为自然破裂面。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凿 齐家文化 长8.84、宽2.02、厚1.4厘米。绿色,局部受沁呈浅褐色。长条形,器身中部略鼓,两关渐收。顶端在自然破裂面上稍做磨平,棱角成八棱。刃部略成斜刃。周身有细微的磨制痕迹。素面抛光。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

玉琮芯 齐家文化 上端直径3.8、下端直径4.1、厚7.9厘米。深绿色,夹杂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部分位置受沁呈白色。表面包裹有浅褐色的水锈。圆柱形。顶端略收口,向下逐渐变得粗细匀称。上端略凹,有从中心向外旋转加工的凹槽,槽痕向外逐渐变细,柱形周笛布满极细的旋转痕迹,下端周有断裂面,中心为玉料粗糙原始面。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现藏于民和县博物馆。

到目前为止,本博尚未看到在喇家遗址出土玉琮的图片,但是,玉琮芯子在这里出现了。齐家文化玉琮,如果不对它的出土地点作出说明,很难判定它是齐家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商代的遗址以及西周的遗址中,都出土过类似的琮,在妇好墓中,甚至也有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玉器。商代甲骨文中,曾多次提到商王对“鬼方”和“羌方”的征伐,这是为了索取玉器或者玉石,同时这也是一些学者,认为齐家文化一直延续到了商代的依据。不过,商代时生活在齐家文化地区的人群,可能早就发生变化了,只是还保留着古老的地名而已。所以我们要讨论和探索的,还是虞夏之际,最初的齐家人,他们是一些什么人?我在以前的博文中多次提到过,齐家文化玉器的出现,无论从时间还是从文化特征上看,都可能与虞夏时期“窜三苗于三危”这一历史事件有关,而玉琮的出现,又将三苗人与良渚联系起来了。本博以为三苗人是指三个比较大的南方族群,他们的民族成份很复杂,其中有黄帝族裔的,也有炎帝族裔的,但是至少其中的一个,与古代良渚国的平民有关。三苗人与现在的苗族、瑶族,侗族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三苗人又与苗族又不是一个对等的概念,总之在上古时期,三苗人即南方人,南方之大者,莫过于良渚。众所周知,苗瑶等民族生活在现在中国的南方,但是否还有一批人去了西北呢?古代文献记载的三苗国,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荆州,扬州(包括良渚),都在其统治范围之内。自尧至禹,都对三苗人发动过战争,传说三苗人的活动中心在湖南的洞庭湖与江西的鄱阳湖之间,这就与良渚的政治中心在太湖平原的考古结果对不上了。在时间上,良渚古国大约在距今4200年消亡,这又比夏王朝的诞生,早了一百多年,那么夏禹所征伐的三苗与尧舜时期的三苗,又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本博的推测是,良渚国崩溃之后,其残部率众向西转移到了江西以及湖南地区,在坚持了百余年之后,又被迫向两广地区和中国南部沿海地区转移,直至最终消亡。所有这些分析,写进了我以前的博文《良渚玉琮文化的传播》之中。在中国江西、广东韶关、广东汕尾等地,都出土过正宗的良渚文化玉琮,这些良渚玉琮都是在当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这是物证。夏禹死于会稽、帝舜死于苍梧,这两个北方的统治者最后都死于南方,都死于对三苗,即良渚余部的战争,这是例证。

齐家文化 玉刀。长41.2、宽6.5、厚0.8、孔径0.7-0.8厘米。青绿色,有浅黄的斑点。长条状梯形,微凹弧刃,平背,较长,一端为柄状略窄,有一孔。素面,抛光较好。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征集,现藏于民和县博物馆。

玉刀大量出现在齐家文化遗址中,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这个东西如果用来作战,怕是不中用的,它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是一种仪仗。齐家文化的玉刀与在神木出土的玉刀并无二致,这让人思考另一个问题,齐家人如果是被统治的,是奴隶或者贱民,那么是谁将他们组织在一起?大量分散的,无组织的齐家人,如果要向他们索取赋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可以推测,有来自东方(有虞氏)或者来自东北方(夏后氏)的统治者,和这些齐家人在一起,他们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所以这些玉刀,是齐家人的异族统治者所持之物。传说在夏初,夏后启与他的庶兄有扈氏在西安地区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因此可以推测在四千年前,夏后氏的势力就已经达到陕西中部地区了。

齐家文化 玉锛 长6.38、宽3.05-3.4、厚0.44厘米。深绿色,夹杂褐色,局部受沁呈灰白雪花状。长条形,顶端略收较窄,有自然破裂断角。单面斜刃,刃部有破裂。器背带弧度。整器加工规整,棱角分明。素面抛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7号房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斧 长7.6、宽5.1、厚1,3厘米。孔上径1.02孔下径0.83厘米。深绿色,夹杂褐色,长条形,上窄下宽。斜顶,两面磨制起脊。器身侧面棱角磨圆。两面斜刃,刃钝。上端单钻一孔,孔内旋转痕迹清晰。素面抛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7号房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刀 齐家文化 残长32.8、高16.6、厚0.4、孔径2厘米。淡绿色,夹杂白色斑纹,并有褐色水锈。通体透亮,素面磨光。长条形,已残断。顶平斜边,内敛弧刃。刀身上部有单钻孔两个。整器棱解分明,刃口锋利,加工较为工整。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征集,现藏于民和县博物馆。

玉铲 齐家文化 长15.8、宽4.8、厚1、孔径0.6-0.8厘米。青白色,有絮状白色纹理。长条形,素面,磨光精致。柄端穿单孔,边缘有两面切割痕。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征集,现藏于民和县博物馆。

玉铲 齐家文化 长14.1、宽4.78、厚1.17、孔上径0.73、孔下径0.58厘米。白色,有条纹状杂质。部分位置受沁变白。长条形,顶端拱形,两侧圆弧,双面平刃,上部单钻一孔。整器做工精细,通体透亮。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征集,现藏于民和县博物馆。

玉刀。齐家文化 长65.5、宽12.5厘米。青绿色,间有棕、黑色条纹。长方状,体呈短梯形,短直背,刃为两面磨成,刃部较长,略向内收敛,呈弧形。背部两排共有五个圆钻孔,背下横排等距离钻孔四个,其最外侧钻孔下为另一钻孔,钻孔较小,且位置特殊。通体光素无纹。出土时已断为数块。甘肃省古浪县峡口出土,现藏于甘肃博物馆。

玉铲 齐家文化 长33.2、宽3.6厘米。灰绿色青玉,有褐色斑块。扁平长条状,平顶略窄,一侧斜角,两边斜直,刃部略宽,双面直刃,顶端有一圆形穿孔,中孔为单面钻孔,出钻处留有破茬。通体表面边沿打磨圆润光滑。甘肃省东乡县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玉杖首 直径7.6、孔径2、高6.5厘米。墨玉质。体呈扁球体,中心有一对穿圆孔,出入时残留有木柄痕。通体抛光,光素无纹。甘肃省玉门市火烧沟墓地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铲 齐家文化 长9.3、宽4.8、厚0.7厘米。青海民和县中川乡清泉旱台遗址出土。浅青绿色,鸡骨白沁色。呈长方形,素面,通体磨光。现藏于青海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环。直径8.6、孔径5.1、厚0.6厘米。青灰色,器表部分受沁呈灰白。圆环形。单面管钻穿孔,切割不甚规整,素面,通体磨光。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宗日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玉璧 齐家文化 直径14.5、孔径6.3、厚0.7厘米。青绿色,一半已受沁,呈黄白色。圆形,素面,单面钻孔,孔壁倾斜。壁中部厚,边缘渐薄。通体磨光。清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宗日出土。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玉刀。长23.4、宽4.4-6、厚0.5厘米。青灰色。略呈梯形,素面,背平直,近窄端中有单面孔,大小二孔,孔距1.2厘米,大孔径1厘米,小孔径0.9。双面开刃,刃呈内弧状。无使用痕迹,通体磨光。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宗日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玉凿 齐家文化 长26.8、宽3.6、厚1.6厘米。长条形,素面,器身背部平直,弧形刃至前端部有磨锋。一端部似手柄,长46厘米;另一端双面磨成弧刃,无使用痕迹,似凿头。应为尚未加工成的玉器。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宗日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玉刀 齐家文化 长18.7、宽3.7-5.6、厚道0.5厘米。青灰色,刃部略受沁呈白色状。略呈梯形,素面,背部单面钻有三孔,孔径1.2厘米,两孔间距6厘米,另靠近窄端中部单面钻有一直径0.5厘米的孔。背部面直,双面开刃,刃呈内弧状,两端部均双面略开刃。通体磨光。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宗日出土,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玉刀 齐家文化 长28.5、宽4.6-5.5、厚0.5厘米。灰色。略呈梯形,素面,背部平直,窄端中部钻有一孔径1厘米的单面孔。丸部略呈内弧状,双面开刃,两端均双面开刃。无使用痕迹,通体磨光。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宗日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玉铲 齐家文化 长29、宽33-4、厚09厘米。墨绿色。扁平,窄长条形,素面,通体磨光。玉铲表面磨成微凹槽面,柄端单面钻孔,端刃,双面磨刃。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宗日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玉铲。残长5、宽3.5、厚0.4厘米。青黄色。扁平长方形,肩部残断,素面通体磨光。青海省西宁沈那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铲。长5.3、宽1.5-3.5、厚0.6厘米。青黄色。扁平长方形,圆肩,直刃,素面,通体磨光。青海省西宁沈那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7.1、孔径4、厚0.7厘米。青黄色。圆形,素面。通体磨光。青海省西宁市沈那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环。直径9.9厘米 孔径6.2厘米。青玉,又浸蚀。扁平,圆形环状。外面上留有一道切割痕迹,断面不水平,厚薄不均,通体磨光。甘肃省永靖县新坪乡新庄坪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玉环。直径5.9厘米。黄褐色,有黄色斑块。扁平圆形,中间有一钻孔。表面光洁,边缘周正,中孔为单面钻孔,孔璧留有明显螺旋钻痕,出钻处留有破茬,均未修整打磨。甘肃省永靖县新坪乡新庄坪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玉瑗。青铜时代齐家文化。直径10.4cm孔径5cm厚0.6cm。青玉质。圆形,中间单面钻孔,缘部有切割痕和土沁,可透光,琢制工艺较精,为齐家文化时期先民祭天的礼器。

玉璜。青铜时代齐家文化。宽4cm长11.5cm厚0.4cm。青玉质。整体相当于玉壁的三分之一,弧形,扁平。两端中间单面钻孔,其上有土沁。通体磨光,玉体透光。

玉牙璋?新石器时代。长54cm宽9cm厚0.2cm。青玉质。整体形态轻薄,较大,近似梯形,两腰细长,顶部弧形,底部出斜刀,两端出刃,刃部锋利,上中部钻三孔,单面钻孔。通体抛磨光洁润泽,顶部第二的腰部有残缺口。

玉斧。青铜时代齐家文化。长10cm宽4cm厚2cm 。青玉质。条形,双面弧形刃,通体磨光,刃部较锋利。

玉璧 齐家文化 直径14.6、孔径5、厚0.7厘米。青玉质,有黑、绿色斑纹。体扁圆,外缘不规整,中心有一单面穿圆孔,通体磨光,素面无纹。甘肃省会宁县中川乡老鸦沟村油坊庄出土,现藏于会宁县博物馆。

玉璧 齐家文化 直径12.8、孔径5、厚0.5厘米。青玉质,石性较强。体扁圆,外缘不规整,中心有一单面穿圆孔,通体磨光,素面无纹。甘肃省会宁县中川乡老鸦沟村油坊庄出土,现藏于会宁县博物馆。

齐家文化 四璜联璧。直径14厘米,和田青玉制作,表面有土沁斑点。甘肃庄浪县博物馆藏。

三孔玉刀 新石器时代。甘肃庆阳市博物馆藏。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两只孔打偏了的琮。它再一次提醒人们,玉琮为什么会出现在齐家文化地区?这些东西最早出现在中国西部时,夏王朝还没有建立,而夏后氏,据我的分析,是不用什么琮的,夏后氏来自山东,牙璋、玉刀、玉璇玑才是夏后氏用得最多的玉器。齐家人是被有虞氏迁来的,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里,夏后氏却享受了这些活人战利品。5300年前,重黎氏率领庞大的军队,将大批炎帝族的遗民包括女人和工匠迁往良渚,一千一百年后,这些炎帝族的遗民早已接受了包括玉琮在内的重黎氏宗教和文化,这是很正常的。重黎氏的贵族和士兵,不可能带着本族的女人远征,所以在良渚安家之后,他们必须娶炎帝族的女子为妻,才能够繁育他们的后代,所以当然,炎帝族的姜姓贵族女子更是首选。炎帝族有佩玉璜的的传统,而且不分男女,但是重黎氏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在良渚,只有贵族女子佩玉璜,她们是炎帝族人,而男子则手执琮和钺,佩玉锥形器,这种玉四楞锥子,来自大汶口,重黎氏的老家。有虞氏将大批三苗人迁到三危,这些三苗虽是贱民,但却与有虞氏信奉同样的宗教。齐家文化地区后来被称作羌族人活动的地区,而数不清的学者都解释说,羌和姜本来是同一个字,并且姜原本是炎帝的姓氏。由于羌族主要活动在中国西部,而且炎帝陵又在陕西的宝鸡,故而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炎帝是起源于中国陕西的,果然如此吗?这就与炎帝被称为南方天帝之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所以炎帝不可能是无处不在的,中国湖南最有可能是炎帝的老家,而陕西不是。如果陕西有炎帝陵,最大的可能那是古三苗人为祭祀南方祖先炎帝所筑的祭坛。当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炎帝与神农氏并称时,另外也有一大批的学者根据姜字或者羌字的结构,认为炎帝是羊图腾,炎帝族是牧羊人等等,所有这些望文生义的猜测,尽显自相矛盾,必教后代子孙,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了。如果炎帝是牧羊人,那么七八千年前在湖南种植稻谷的又是谁?莫非炎帝种了稻子吃不饱,改行去放羊了吗?莫非上万年前就会种水稻的民族,过了五千年还要去尝百草?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器

外径:21.3厘米 孔径:6.2厘米。收藏地:中国古玉器研究会甘肃省中心

玉斧 齐家文化 长10.5、宽3.4、厚1.5厘米。青绿色,有鸡骨白沁色。长条形,素面,通体磨光。双面磨成弧形刃,刃宽1厘米,带柄。青海小乐都县白崖子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斧 齐家文化 长11.3、下宽4.8、上宽3.5、厚1.3厘米。碧绿色,有鸡骨白沁色。梯形,单孔,双刃,素面,通体磨光。双面磨成弧形刃,刃宽1厘米,带柄。青海小乐都县白崖子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海省博物馆藏。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

带穿绿松石块,青海省博物馆藏。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

青海西宁市沈那遗址出土。

民和县博物馆藏品。

青海省民和县博物馆藏品。

青海省博物馆藏。

青海省博物馆藏。

青海省博物馆藏。

青海省博物馆藏。

青海省博物馆藏。

青海省湟中县下西河墓地出土。卡约文化双孔玉刀。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玉璧。宁夏博物馆藏。

玉琮,宁夏博物馆藏。

玉琮,宁夏博物馆藏。

绿松石串饰。菜园文化,4500年前。宁夏博物馆藏。

宁夏博物馆藏。

宁夏博物馆藏

宁夏博物馆藏

甘肃天水市博物馆藏

甘肃天水市博物馆藏

甘肃天水市博物馆藏

甘肃天水市博物馆藏

甘肃天水市博物馆藏

甘肃天水市博物馆藏

甘肃天水市博物馆藏

积石山县新庄坪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玉铲。积石山县新庄坪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肃广河齐家文化博物馆

甘肃广河齐家文化博物馆

甘肃广河齐家文化博物馆

甘肃广河齐家文化博物馆

甘肃广河齐家文化博物馆

甘肃广河齐家文化博物馆

4200年前,一部分三苗人去了西北的三危,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如今人们只记得南方的苗,而不知道西北的苗。但这也难怪,因为三苗人去了西北,就不再是苗了,他们再也没有苗(稻谷)可以种,改种小麦或者青稞了。很有可能,这些三苗人与同样使用玉琮的有虞氏,为了区别他们的族源,于是被称作羌。为什么不直接称为姜呢?当人们普遍认为羌就是姜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羌是一个带有岐视性的称谓,但是姜却是一个高贵的姓氏。在经历了虞和夏两朝之后,齐家的羌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夏后氏的贵族成为了齐家人的奴隶主,他们慢慢地在中国西部建立了许多羌人的方国。在漫长的奴隶制时代,奴隶主贵族与他所统治的黎民绝大多数原本不是同一个民族,或者说他们的族源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外族看来,他们又是同一族之人。所以在商代之后,羌人又被称为氐羌,或者氏羌,他们是残余的夏后氏贵族所统领的羌人部落或者方国。商代末期,羌人参加了周人所领导的反抗和推翻商王朝的战争,并且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这时的羌人,建立了许多属于本民族的国家。在西周时,一部分羌人还与西周统治者缔结了婚姻同盟,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之后,羌人的政治地位终于提高了,这是用无数战士和无数玉匠的生命换来的。西周之时,羌人有时又被称作戎,或者西戎,或者是姜戎。直到这时,羌人终于恢复了他们高贵的姓氏。西周时有许多姜姓的封国,比如申国、吕国、许国等。这些姜姓的封国,都自称是炎帝的后代,其中“姜太公”吕尚更是赫赫有名,他是周的国师,齐国的创立者。本博认为,自从炎帝败走南方之后,中国北方便再无姜氏的立足之地,但是在商周之际,那么多的姜氏部落又是如何冒出来的?所以无疑他们就是原来的羌,四千年前中国西部的三苗人,他们曾长期与周人为邻居。在中国古代玉器中,夏代玉器,继承了山东龙山文化的主要因素;商代玉器,继承了红山文化和有虞氏、夏后氏文化的因素,西周玉器,继承了夏、商和三苗——羌族人的文化,特别是西周的大型的玉璜组玉佩,简直就是凌家滩(炎帝)玉璜组佩的翻版,而这两者之间,相隔了三千年!

温馨提示:阅读完以后 辛苦各位藏友帮忙转发到朋友圈 感谢大家了

▎文章精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