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走进壤塘 壤塘天气
 

走进壤塘 壤塘天气

发布时间:2018-12-28 04:41:31 影响了:

  山城的风韵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西北部,有个美丽的"财神坝子"--壤塘。   壤塘县城所在地壤柯,安祥地躺卧在葱绿青山的怀抱和清秀的杜柯河、嘎尔玛小溪的缠绕中,无论是春夏秋冬,她那满山的松林总是葱葱郁郁,生机盎然。举目环顾,壤柯镇俨然像一块光彩熠熠的橙黄色的宝石被匠心独具的建筑师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水、林相映而成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使得她无论是在绿树翠林的掩映下,还是在冬日漫天飞雪的时候,都呈现出一派明快、热烈而温馨的气象,显得十分精巧别致。
  登高鸟瞰,拥有9千余人的壤柯镇尽收眼底:"丁"字型的水泥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街道两旁的幢幢楼房,鳞次栉比,壮丽多姿;蓝天白云之下,起伏连绵的雪山和碧绿如带的杜柯河,交相掩映,分外妖娆,一到夜晚,壤柯镇又是另一番景象,排排街灯闪闪烁烁,登高远眺,宛若闪耀在青山碧水之间的珍珠玛瑙。街上新建的体育场、电影院、民族文化宫、邮电大楼等一批富有藏民族风格和壤塘边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各呈异彩,这也是壤塘县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壤塘山水虽然不及九寨沟山水那样秀丽典雅,但却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壤塘县不仅是美丽多姿的,而且给人以无限的温柔多情。那长年积雪、高耸入云的群峰,像当地藏族少女头上缀满珍珠的美冠,晶莹光亮;它那色彩丰富的山峦,像正在开屏的孔雀,艳丽动人;它那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那汹涌澎湃的林涛,景色十分壮观;它那满山遍野、芳香四溢的奇花异草,像五彩缤纷的云霞,让人心旷神怡;它那水草丰美的高山草甸,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绒毯,充满了诗情画意;它那自由自在生息繁衍的珍禽异兽,像五彩的珠子,把青山绿水点缀得如锦似缎,令人赏心悦目;它那逶延绵绵的杜柯河,像一条出没无常的蛟龙,让人流连忘返。

  蜚声海内外的中壤塘名刹

  中壤塘名刹北依壤巴娜山,南临则曲河,系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由藏洼、确基、藏迪、泽曲4大殿所组成,是我国藏传佛教觉囊派的根本道场,素有"小西藏"之称。
  觉囊派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教派,创建于明代洪熙年间,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以注重实修的"实轮九尊"和"六支瑜伽"为根本宗法,以"中观他性空"为宗见。更邦・图杰尊追大师、域摩・弥觉多吉上师、至尊更钦・笃补巴大师、大德高僧玛尔热・多罗那它4位大师被称为觉囊派的4个里程碑。参观觉囊派寺庙时,经常可以见到他们4人的塑像、壁画和卷轴唐卡画。
  从壤柯镇驱车42公里,映入眼帘的是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气势雄伟的中壤塘寺庙群。其间石木砌造的大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据史书记载,中壤塘名刹系嘉摩擦瓦绒的大德高僧宗然那西日从西藏学经归来,秉承普东・乔勤南杰上师的旨意而建成的一座名刹,此为中壤塘名刹之基。后经历代扩建、雕琢、装点,规模渐臻宏伟。清代雍正年间,它渐取代了西藏觉囊寺的殊胜位置,成为了觉囊派的复兴基地和根本道场。如今,叠筑在东西两坝的名刹4大院落,错落于山间谷地,构成了一处藏汉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

  中壤塘名刹布局井然,从西至东,依次为藏迪殿、泽曲殿、确基大殿、藏洼大殿等大型建筑,大殿两侧均对称建有壁画廊、佛塔、小佛殿、经堂等。泽曲寺建造的40米高的果芒大塔与确基寺的康玛金佛像和4寺供奉的金汁大藏经并称为中壤塘名刹的"身、语、意"三大所依。
  中壤塘名刹特别注重修建石砌的实心大白塔,常见的有时轮、度母、尊胜佛母、吉祥多门4种大塔。塔高一般都在40米左右,样式奇特,在中壤塘的村头、路口、河边或山头,随处都可以见到矗立云端、八面迎风的大佛塔。
  改革开放后,中壤搪名刹迭经葺饰、风貌一新。慕名临此朝觐或揽胜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大殿内长明酥油灯闪闪烁烁,映出一尊尊佛像的身影。这一尊尊庄严肃穆、栩栩如生的佛像,把人带入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面对富丽堂皇的建筑、琳琅满目的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精美绝伦的雕塑、浩瀚的文献藏书和巨幅彩色壁画,让人们感受到觉囊他空文化的深奥,并且欣赏到了极高的艺术珍品。

  棒托古寺藏石经

  棒托古刹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距今已有570多年了。它以规模宏大的石刻佛经堆和巍峨壮观的大佛塔群而著称。
  棒托古刹位于壤塘县茸木达乡茸木达村的青山绿水间,距壤柯约50公里,也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面上看它仅是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小庙宇,可这里因古刹四周堆放着13万片大大小小的石刻佛经而早已闻名遐迩。棒托古刹石经堆是用大小不等的石板精心镌刻上佛经后,按经文类别及其一定顺序整齐堆砌在8座高30多米的大佛塔之间,渐渐形成一堵堵高耸的石经墙,气势雄伟,巍巍壮观。漫游其间,你会发现,石经中不但有人们常念的各种经文,而且还有佛家的宏篇巨著,其中最有价值、最有影响的要数《圣贤劫大乘经》和《甘珠尔》。《圣贤劫大乘经》刻于明代正统年间,距今已有560多年了;《甘珠尔》镌刻于1920年,距今也80年有余了。
  进入棒托古刹,映入眼帘的是石经墙,墙面上有众多窗口,每个窗口中都有醒目的石经目录以及观世音、金刚手、文殊、莲花生等石雕神佛像与佛塔、八宝吉祥图、六字真言等精美的宗教艺术品。整个石经都是在不规则的石板上用藏文印刷体精心镌刻而成,文字清晰,工艺精湛,刀法娴熟。如此庞大的石经,有共性,有个性,浑然一体,其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宏大,数量之众多,的确是举世罕见,堪称川西北高原上的一大奇景。
  棒托古刹浩大的石经工程,仅露出地表的墙就长15米,宽12米,高9米许,是当前阿坝州乃至四川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石经墙,不仅在藏区实属罕见,就是在我国现今发现的7处石经堆中,它也是名列榜首的,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藏学、民族学、艺术家等许多方面的研究工作者也常来此考察、研究,无不为之啧啧称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