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信息素养与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素养与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1-13 16:07:55 影响了:

  摘 要:由于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的全面普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就教法与学法而言,是一次机遇与挑战。本文就信息技术的学科思维,由此而引发的教法与学法变化及其两种模式,实践和结果作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思维 任务驱动 思维模型 实践与创新
  
  当今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和科技变革的动力之一。所以现代教育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即成为了一种文化。中小学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时代发展对教育的现实要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成为人类创造能力的延伸和智力拓展的得力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地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变化,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每一位处于教育一线上的人员眼中的新亮点。信息技术与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的,沿着特色教学的模式发展。就如何放置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的地位,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于我们教育实践与方法探索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拟以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在学校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与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合理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信息技术课的学科思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该课程设置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这说明,学生学习的不仅是一门知识,一种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素养”,体现出一种学科思维、一种学习方法。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来源、产生、获取、识别、转换、组织、存储、处理、检索、表达、评价和其它相关问题的学科。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对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技术。仔细地分析每一过程,在思索“信息素养”的同时,也看出应备的学科学习方法,亦即学科思维:
  1.信息获取。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但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寻找信息,并能通过多种传播媒体如网络、书报杂志、电视或是调查、参观、考查等自身实践,进行对信息的获取。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对学生来说,渗透着一种由“要我做”向“我要做”的思想转变,亦即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包括对信息的综合、归类、建档(存储)、交流。这之中,向学生渗透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归纳、综合、抽象、联想,找出相关性、相异性,就一般(表面)现象对事物进行分析,培养创新能力。
  3.信息应用。在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突出主动性与亲和能力,以便与他人进行交流。在掌握大量信息资料之后,通过分析,并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认识。这样,可以跳出“学校――家――书本”的小圈子,进入社会、自然等大范围,开阔了眼界,也促进了其它文化课的学习。
  学校有学校的群体教学、门类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使学生把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的能力转化为一种习惯性思维,成为享用一生的优良品质与财富。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育,使学生以此融会贯通,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法思考。信息技术不能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后者是存在着优势和不足的。这是每个教师在授课前必须思考的问题。时下,课件制作的话题俯拾皆是,各种制作工具、作品也是如此。我们不排除其中的精品,但也有很多一部分是一时的即兴之作,即使是前者,有时也只是证明了一种结果(或模拟一种过程、环境的再现),未必都能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楚地展示给学生,而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方法,一种用其它方法解决不了或是不能很好说明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任务驱动。在课堂授课或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展示给学生的是任务,师生在这种解决问题的驱动合力中主动配合,共同完成某一问题,这不仅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也应有意识地渗透于其它学科,把问题解决与知识的一体性结合在一起,起到了融会贯通的作用,这样也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偏科、挑食现象。
  2.能力培养。我们力图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认知工具。这种工具不是神秘的操作过程和昂贵的设备。相反,应用起来应如我们吃饭的筷子和洗脸的毛巾一样自然、方便。传授的重心除让学生学会知识,同时也要教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能力与创新精神。这种“任务驱动”式训练的反复刺激,学生便慢慢地把这种能力应用到其它领域。
  3.师生位置与协作精神。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将军”,这种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应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学生的任何活动都是主动的和有目的的,教师则是“军师”,是过程中参与组织、指导、策化者,目标是使过程更加优化。这种“主体”与“主导”的结果是,学生间的合作、师生的协作,成为一个自然的过程,一种社会化大生产下生存的优良品质。
  三、思维模型。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目标与其它学科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种学科思维与其它科目的融合中,可试以以下模型进行解决:
  1.一般模型
  这里提到的一般模型是指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色,教师首先对任务进行分析和处理,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资料(课件、网页等)进行学习,信息技术是一种辅助工具(包括该课程本身),以最终完成任务为目的。因教师只在过程中起组织、指导作用,故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见图1)。
  
  2.积极模型
  在学生中多次实施一般模型,并且结果很满意者,可选此模型。该模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一般情况下,以综合任务为选题初衷,教师在定位时要把握学生的学识层次,认知能力。做到高低年级有区别,并注意激发其学习热情、兴趣。因主要以学生自主为特色,教师的遥控功能要在无形中准确控制。最终在总结中要评价科学适中,既要不打击学生热情,防止断其“后路”,又要中肯而不夸大,防止学生的疏大、浮躁、自傲、盲目情绪,模型如下(见图2):
  
  
  四、实践和结果
  
  两种模式是有先后顺序的,一般模型在多次操作,学生反映良好的前提下可试以积极模型,这对教师是一个考验。在教学中,我分别以数据库语言Foxbase+2.10中程序结构、高中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例,进行了以下诱导(图3):
  
  在两个模式中,我们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有目的的诱导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一方法,并能应用于其它科目的学习中,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以笔者所带的10个班与另外的8个班进行从高一年级到高三年级的全程比较(见图4):
  
  
  结语
  
  信息技术课的全面开展,无疑会影响到中小学的教与学。特别是地处不便的边远山区,面对着国家大力倡导的开发西部与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如何积极地探讨适合新时期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闫承利.课堂教学的策略、模式与艺术.教育研究,2001,4,43-46.
  [2]吴也显.试析教学模式的研究.1992,4,19-22.
  [3]熊川武.教学模式实质说.教育研究,1993,6,42-46.
  [4]施良方,崔允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版,1999.
  [5]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陕西人民教育版,1998,237-260.
  [6]谢利民.现代教学论纲要.陕西人民教育版,1998,156-160.
  [7]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5,50-5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