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思维绑架 什么意思 谁“绑架”了孩子的思维
 

思维绑架 什么意思 谁“绑架”了孩子的思维

发布时间:2019-01-14 04:03:36 影响了:

  摘要:《剪剪撕撕画画贴贴》是一堂普通的撕纸课。我鼓励孩子撕纸,撕各种奇形怪状的、随心所欲的形状,让他们感知纸的美妙,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过程。但面对自己手中那张完整的纸,有的孩子却怯懦着、畏缩着、迟疑着,久久不肯动手,最终放弃。归为一句:我不会,我不敢。六岁的孩子,谁束缚了你的手脚、束缚了你的勇气?
  关键词:孩子 撕纸课 思维 束缚
  
  一年级有一节美术课是《剪剪撕撕画画贴贴》,让孩子通过对不同纸材撕、剪出后的形状,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表现,并通过撕、贴、剪、画的活动,感受创作的喜悦。
  我首先让孩子们欣赏了许多有趣的画,孩子们争相发现这些画不管是人物、动物,还是风景,都是剪出来或撕出来再粘贴到画纸上,呈现一种与绘画别样的效果,孩子们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我看到时机已到,就问他们,你们想怎么做啊?做什么呢?他们各个争着告诉我。想做小鸟、想剪金鱼……毫无一例的都是先画好了再剪出来。
  我微笑着听完后,告诉他们,我也想做一个。我用一张纸随意地撕了一个不规则的形状,看着它皱着眉头说,做什么好呢?我把手中撕出来的纸举起来展示给孩子们,皱着眉头疑问孩子们:“我随手撕了一个形状,不知道做什么好了,你们能帮帮我吗?”孩子们个个睁大眼睛,研究着我手中的奇形怪状,思索着。
  一个孩子踊跃举手:“老师,你可以做成一条鱼!”我追问:“鱼?我没想到啊,你是怎么想的,能详细告诉我和大家吗?”这个孩子走到我跟前,指着我手中的那片纸讲解:“你看,这儿分叉的地方是鱼的尾巴,在前面添上眼睛,就是一条鱼。”我惊喜地道谢:“谢谢你,我随手撕的一个形状竟能变成一条鱼,我太高兴了!”
  孩子们纷纷为我出谋划策:
  “涂上绿色就是一个小岛,凸起的地方可以画成一棵椰子树。”
  “可以变成大河马,分叉的地方就是河马张开的大嘴吧。”
  “我可以把它变成飞机啊!”
  ……
  我认真地听着他们的建议,手中高举的纸片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转动了起来。
  一个孩子兴奋地说:“老师,你的纸片朝上,能变成一只小兔子爱吃的胡萝卜,分叉的地方是萝卜缨子。”又有孩子发现:“纸片朝下能变成一个人,在迈着大步走路呢。”
  ……
  我惊叹:“天哪,我随手撕出来的一个形状,大家可以帮我做出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啊,我都没有想到呢!你觉得这样做法比起先画好再撕或剪有什么不一样吗?
  孩子们纷纷说,这样更有意思、有趣味、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顺势引导,你们想试试这种游戏吗?那就赶紧动手吧!
  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
  我默默地巡视教室。有许多孩子还是先在纸上画好再剪,虽然如此缺少了趣味,我觉得还是尊重他们的喜好吧。我突然发现,有个孩子拿着手中的纸,呆坐在哪儿不动,我奇怪地问:“你怎么不做呢?是不是还没有想好?”孩子茫然地看着我:“我,我不会撕。”我拿起他同桌撕的一个形状,问他:“你看,你同桌撕的这个形状你可以做出什么呢?”孩子观察了一会儿,说:“像个小蘑菇,涂上颜色会好看一点。”我赞同地夸他:“你能把这么一张简单的纸片想成一只小蘑菇,多有趣啊,你能尝试着也做一个吗?”孩子拿着手中完整的纸,又陷入茫然神态:“我,我不敢撕。”
  教室里陆续又有几个孩子举着小手求助:“老师,我不会(不敢)撕。”我拿着几张奇形怪状的纸片问,他们也能或多或少地想象出可以变成什么,但面对自己手中那张完整的纸,孩子们却怯懦着、畏缩着、迟疑着,久久不肯动手,最终放弃归为一句:我不会。
  我无语。
  孩子啊,才六岁的孩子,谁束缚了你的手脚、束缚了你的勇气?本是活泼无敌的年龄,具有初生牛犊的气魄,怎就被一张薄薄的纸阻止了探索的勇气。
  我鼓励孩子撕纸,撕各种奇形怪状的、随心所欲的形状,让他们感知纸的美妙,把自己的身心都投放其中,在观察纸、思考联想中,把没有意义的形状赋予它生命,再现创造的神奇,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过程。
  而这一切美妙,停步于――我不敢撕!孩子为什么连撕纸的勇气也没有了?谁扼杀了他们的天性?
  孩子本是天生的画家、童话家,他们用画笔表现得不是画,而是自己的内心思维与情感表达。但是,好多家长和老师们太爱孩子了,希望孩子的画立竿见影地呈现好的效果,于是,教给孩子要这样画,要那样涂色。在各种绘画指导中,孩子用稚嫩的手画出了成人的意图。孩子的画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孩子的技法得到了老师的首肯,谁也没注意到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地溜走,那是孩子的个性、孩子独特的情感和表现方式!当孩子在各种披着“为了你好”的美丽外衣下,服从于各种指导、学习时,孩子被拔苗助长地成为一个“小大人”,充满生命力、梦幻与童趣的东西也在孩子的心中一点点地枯萎。
  孩子的画,不是供成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用以炫耀和展示的东西。孩子不停地画呀画呀,是在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存在和情感,就像他感到快乐了,就会手舞足蹈一样。只有当绘画成为孩子自身的表达语言时,它才有自身的生命力,感染别人的能力。
  我们家长、教师,如果知道了这一点,就不会急功近利地苛求孩子按成人的眼光去画,去达到成人满意的效果。
  面对孩子的创作,请放下你的“教导”和“指点”,请相信,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技法问题,不管是音乐、美术还是其他,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迟早会学会,会掌握。独特的思维、个性的表现才是弥足珍贵、需要倍加呵护引导至成长的,它要遥遥凌驾于什么知识技能之上。当一首歌、一段曲、一幅画、一篇文,有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力时,它的技法附着于上才会让它更完美。否则,没有了生命的东西,任你如何修饰装扮,亦是美丽的行尸走肉罢了。
  “教育是点燃火苗,而不是灌满瓶子。”苏格拉底如是说。愿为人父母、为人师者思索、回味这简单的几个字。其实,简单的字,不简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