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析小学数学解题评价的策略】小学生数学解答软件
 

【浅析小学数学解题评价的策略】小学生数学解答软件

发布时间:2019-01-26 04:01:23 影响了:

  摘要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小学数学的解题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的解题评价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诊断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题评价 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解题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是帮助老师、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执行《数学课程标准》情况下解题的评价策略――阶段性评价策略、对象性评价策略、相对性评价策略、多元性评价策略以及激励性评价策略。
  
  一、阶段性评价策略
  
  由于数学知识呈现阶段性,导致解题思路的阶段性,这就是“双基”所起的前提作用。如“一个正方形周长是6分米,求它的面积。”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小数和分数,因而能把6分米化成60厘米做出解答的,应当首肯。但到了高年级,这种解法未必唯一。
  
  二、对象性评价策略
  
  某种解题思路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解题对象的认知水平、解题经验、策略及非认知因素的协同作用。某种解法对于教师来讲确实妙不可言,但学生一点也不能理解,又怎么能说是最佳呢?对于甲生来说属于一般的思考方法,对于乙生可能就觉得十分独特。因此,解题思路的优劣随解题对象而变。这就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组织成分,对其解题思路做出“因人而异”的判断,切忌以优秀生的思路水平为标准去要求、衡量一般生及后进生的思路。
  
  三、相对性评价策略
  
  某种解题思路的优劣往往是相对的,有的思路独特但计算繁琐,有的计算简便但思路普通……教师评价时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比较,促其提高。
  例如,《东方生活报・小学校园文化》2004年第9期的《不同的比较方法》中写道:“两个学生在比赛跳绳。一名男生5分钟跳了297个,一名女生2分钟跳了1 94个。谁跳得快?”
  解法1:先算出两人每分钟各跳了多少个,然后比较:谁跳得个数多,谁就跳得快。男生每分钟跳297÷3=99(个),女生每分钟跳194÷2=97(个),99>97,因此男生跳得快。解法2:男生每分钟跳297÷3=99(个),如果他只跳2分钟,共跳99×2=1 98(个)。男生2分钟跳的1 98个比女生2分钟跳的1 94个多,因此男生跳得快。解法3:女生每分钟跳1 94÷2=97(个),她如果也跳3分钟,共跳97×3=291(个),少于男生3分钟跳的297个,因此男生跳得快。解法4:如果算出两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各自跳的个数,再比较大小,谁跳的个数多谁就跳得快。因为2与5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所以可以先算出两人分别在6分钟内各自跳的个数,再比较大小(想想:还可以算出哪些时间内各自跳的个数)。男生6分钟共跳了297×2=594(个),女生6分钟共跳了1 94×3=582(个)(想一想: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594>582,因此男生跳得快。当然,可以先算出跳同样多的个数各自用去的时间,然后比较:谁用的时间少反而跳得快。不过,这种解法比较复杂、繁琐。
  解法1思路清晰,计算简便,后进生能做出解法1,要从根本上加以肯定;解法2、3适宜中等生;解法4思路新异但较难理解,适宜优等生。
  
  四、多元性评价策略
  
  现在有种误解,以为最佳思路仅有一种,否定最佳思路的多元性。其实,在众多解法中,有时往往有几种思路平分秋色。
  例如,2004年12月1 7日《小学生数学报》B2版的《装配自行车》中有这道题:“一个自行车厂要装配32辆自行车。有60个车轮够不够?”
  解法1:因为每辆自行车要装配2个车轮,所以32辆自行车需要32×2=64个车轮。已有的60个车轮比需要的64个车轮少,因此不够装。解法2:因为每辆自行车要装配2个车轮,即前后轮各装1个,32辆自行车各装32个前轮、32个后轮,32辆自行车共需要装32+32=64个车轮。6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