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30 03:59:22 影响了:

  信息网络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习空间。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利用不同地区多所学校的多种资源,拓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是一种新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试图在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和普及、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深化、激励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打破传统封闭式教育形式等方面作出有益的尝试。
  
  国内外开展远程合作学习的历程
  
  基于互联网的交流与学习或称为远程合作学习活动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1990年5月,由挪威一个非营利的民间组织“Kidlink Society”发起的“Kidlink(小鬼网络)”,可以看成是最早的跨国合作学习项目,其目的在于帮助初中年龄层的孩子们参与全球性的对话活动。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孩子们把网络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并作为开展科学学习手段的项目是1994年9月日本开展的“酸雨共同观测学习活动”。这个项目是由现在日本圣心女子大学的永野和男教授策划并实施的,由日本各地的学生和教师开展调查本地降雨的酸碱度学习活动构成。这一学习活动在当时学校互联网设施迅速普及热潮中,影响意义十分重大。这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学校模仿这一学习课题开展基于网络的远程合作学习的事例,如“南瓜种植”、“全国发芽地图”、“儿童网项目”等当时非常具有影响的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参加学习的学校最后超过100所,并逐渐发展成著名的“100校项目”,由于参加规模逐年扩大,在1997年又发展成“新100校项目”。
  在IT发达的美国,1994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倡议开展“全球环境观测与学习(Global Learning and Observation to Benefit the Environment,简称GLOBE)”活动,并由当时美国商业部海洋气象局(NOAA)和美国航天局(NASA)为中心负责实施。除此之外,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在线学习项目是ThinkQuest,这个“世界中学生网站制作竞赛”开始于上个世纪中期,它现在是由软件供应商“ORACLE”所赞助的全球最大的中学生网站设计有奖制作大赛。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参与“ThinkQuest中学生网站设计制作大赛”,并且很多国家设有自己国内的“ThinkQuest中学生网站设计制作大赛”。
  
  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1.相关定义与辨析
  在介绍校际协作学习开展过程和结果之前,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通常,协作(collaboration)与合作(cooperation)是指同一含义。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小组目标和小组成员组成的不同。合作学习通常指的是由一个班中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与之相反,协作学习是由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构成。协作组的目的是借助各个成员的力量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或是成员之间彼此教学;而合作组的目标是建构新知识并用于解决问题。在学习任务解决过程上也存在着差异,合作学习者之间通常将学习任务进行分割,不同小组成员(或者不同的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子任务,最后对不同子任务进行合并而形成一个任务整体,并作为合作学习的最终结果;协作学习者在学习任务解决过程中,不能对任务进行分解,而需要共同工作以解决学习任务的全部。在这一过程中,不允许个体单独解决问题。在评价方面,合作学习可对学生进行个体评价,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可以通过个体分配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小组整体工作的绩效的百分比来表示;而协作学习中,由于学习任务均是以共同工作的形式完成,因此个体的学习评价主要是表现在对协同工作的促进作用上。协作小组计划共同的学习活动,完成计划,并向外界展示或报告最终的成果以赢得团队成绩。从以上关于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概念的辨析来看,两者从目标到学习组织的策略均十分相近;而就学习任务解决的过程来看,合作学习中存在着协作关系,约翰逊等人也曾指出,协作学习是通过合作实现的。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在很多实际应用中是相互交融的,并不独立存在。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是指利用互联网开展校际共同主题学习活动,关注在不同学校间学习的差异性,学习这一差异,并相互利用这一差异开展学习,由此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相互认识,或开展共同的调查研究或作品创作,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形式的学习。因为在具有这种特征的学习活动中,参加学习的伙伴之间表现出一种相互协调、互相补充和合作的关系,所以称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因此,它是远程合作学习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学习目标、学习形式上与通常的远程合作学习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与起始于学生兴趣的、松散的、个人为单位参与的远程合作学习活动相比,它是在学校组织下的以小组为单位,有组织、有计划的一种学习活动。虽然设计课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但学习活动未必就是基于学生兴趣的,学习多半都是与学科课程相互整合的,如学科内容知识应用、扩充、促进概念理解等。实践中,多数学校都把校际协作学习内容或课程看成是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其学习活动时间由固定和机动相结合,固定时间为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机动时间为周末与节假日。
  
  2.省略和小鬼网等都太过松散。
  第二,从课程类型上来说,此项目是“跨越型”课程。它的学习活动超越了单一学科,以综合实践活动即跨学科学习作为主要课程类型;超越地区局限,以不同的地区、环境及经验作为基础和背景;跨越地域文化,以不同的民俗习惯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由于远程合作学习多半都是与学科课程相互整合的,因此,大多数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都采用不同学校间“异质构组”开展学习。
  第三,从内容上来说,此项目为“建构知识与开发潜能并重型”。与国外远程合作学习相似的是,远程合作学习与校际协作学习都是以CSCL(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rorated Learning)为技术基础的,它是远程合作学习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它们的主要目标是概念的建构。但我们的校际协作学习不仅限于此,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开发潜在能力,如发展学生的觉知、元认知、发现、洞察和创造等高级认知能力。
  第四,从学习过程上来看,项目是“协调型”。国外很多的同类学习活动大部分是宽泛的交流型学习。但在校际协作学习中,交流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
  
  开展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根据我们开展专项课题《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与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开展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步骤一般包括如下过程。
  
  1.确定学习内容
  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思考开展什么样的共同学习和校际交流学习、是否可行等问题。
  
  2.确定协作学习的对象学校
  根据教学的大致设想,寻找具有不同经验的相互合作(协作)的伙伴即对象学校。
  
  3.建立具体的教学计划
  确定协作学校后,利用在线会议,在相互协商中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
  
  4.制作上传学习活动成果的白板
  制作电子白板用于学习结果的上传和交流,便于信息共享。如果是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现场直播学习,那么要制订当天的详细学习计划和时间表。
  
  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研究的注意事项
  
  笔者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并开发了多个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课程。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介绍《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的一些结论。
  
  1.在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方面
  在学习内容上:学习主题不要大而空,相反学习的主题内容具体,要有一定的难度、梯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最好以一个小问题为切入点,而后扩展。比如,以学科为中心,以解决学科知识理解问题为切入点设计研究主题;利用学科知识解释真实世界问题;解决学科知识难于理解问题,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但这些学习最终都要有一个建构(合作完成)起来的结论。如温度与热的区别、物理常量g的特征等。小学阶段,不一定是复杂概念的理解,可以利用有趣的活动做主题,以体验为主(科学研究过程或文化体验),以培养网络素养、培养良好网络道德习惯、培养兴趣为辅,开展交流或合作学习。
  在活动组织形式上:注意不是活动交流,而是协作学习,即边做边交流,避免“网下活动状况不错,网上活动开展不多”现象。学习时间利用固定与机动相结合。学习活动最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必要时请家长做顾问。在如何处理学校正常教学、管理、办学目标与课题研究的关系上,我们主张:将“课题研究融入常规”,即利用校本课程重新设计教学,整合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将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课、课题研究相整合。另外,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重点用来提升或开发传统教学中难以完成的心智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在为“校校通”工程提供课程资源上:“校校通”工程主要目标之一是利用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很多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只重视硬件建设,却忽视了课程与资源的开发,造成了“信息高速公路”上“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象。我们认为:学生不仅仅是知识和信息的消费者,也应该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因此,应该借助这一学习活动,丰富网上教育资源,创造知识财富。同时,为了有效、充分地利用“校校通”工程设备,《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不但可以享受网上的丰富资源,还可以共享、利用分散环境中的知识和智慧。
  
  2.在学习策略和评价机制方面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与“专题网站制作学习”的异同:在基于网络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最终建立一个学习网站这一点上,校际协作学习(包括ThinkQuest形式的网站制作学习)与“专题学习网站”制作学习有类似的地方。但是专题学习网站是为了建立结构化知识体系,它重视学习最终结果,因而学生有明确目标,容易达成学习并能促进学伴合作。但是,非分布式协作容易造成知识的不完整,非“同伴连带”可能丧失学习和工作的责任心。而校际协作学习重点在网上协作学习过程,强调相互促进与同伴连带以及优势互补,对最终学习结果的完整性、知识系统结构化等因素考虑较少,这一结果可能导致学习结果不严谨、结果目标不明确的现象,由此可能丧失学习动力。但校际协作学习有时是为了建构知识,这种情况下的协作学习,就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的不足,将结论建构与协作过程整合起来。另外,两种学习都需要学习者协商合作,不同的是,一个在网下,一个在网上。因此,笔者认为,两种学习形式互补是最理想的学习方式。
  在评价机制上:在学生学习评价上,基于评价是为了促进反思,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习这一理念。我们采用电子文件夹评价方式,在结合《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特点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个集“记录过程、支持反思、规划指引、评价学习”功能为一体的e-portfolio系统。这一系统的有效性也通过实证和质性分析得到了验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