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注细节 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小学课堂效率
 

关注细节 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小学课堂效率

发布时间:2019-02-03 03:50:14 影响了:

  著名导演张艺谋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没有多少人能记住整部电影的详细过程,但是却能记住某一闪亮的细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令人难忘的细节就是一部好电影。”同样,一个精彩的教学细节也是影响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细节影响效率,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方能达到效率第一,“举足轻重”的境界。
  教学细节是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是教师对学生在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犯错时的包容……教师只有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力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使自己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品味和追求,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时刻将思想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随时捕捉学生或因疑惑不解所表现出来的瞬间的表情,因势利导改变原有的教学程度或内容,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关注教学语言细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还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效率达到最高。在数学课堂上数学老师为了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常常这样说:“这道题会做的请举手。”于是,在许多只高高举起的小手的后面是闷坐在座位上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自信与自尊的失落。假如改成这样说:“这道题会做的请举手,不会做的请举拳头。”这样的教学细节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鼓励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又如在数学课上教师这样提问:“这道题该怎么做呢?快帮帮老师!”这样一问能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从而达到使学生乐于学习的目的。此外,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关注自己的语言细节,精心设计问题外,还应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精炼、用词是否恰当、逻辑是否严密。如在学习“倍数”与“约数”这一内容时有学生说:“16是倍数,2是约数。”教师立刻在黑板上写下了“16”和“2”这两个数字,并在“16”的上面写上“妈妈”两字,在“2”的上面写下“儿子”两字。问:假如“16”是你的妈妈,“2”是你,我们应该怎么用语言表达他们的关系?这样一比喻使学生立刻活跃起来并饶有兴致地展开了讨论,最后得出了结论:“16”是“2”的妈妈,“2”是“16”的儿子。这就形象地表达了约数和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师又问:“刚才那位学生说16是倍数,2是约数,这句话对吗?学生马上做出回答“不对,应该说成16是2的倍数,2是16的约数。”这里,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自觉地修补了错误,既避免了数学课堂上的枯燥乏味又愉悦了学生的身心,营造了一个愉快而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这样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其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关注教学行为细节,关注评价方式,创设和谐氛围,引导学生勇于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细微的动作,甚至一个不经意的表情都将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一句看似简单、普通的评价,却能让学生的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有时甚至影响他的一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一颗充满热爱、期待和宽容的心对待学生。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欲,让他们真正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不断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式。精彩的细节,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能产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把握住课堂瞬间评价,用富有人性化的语言,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感染。如:在数学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比较小时,有的教师会自以为很幽默地说:“没吃饱饭吗?声音大一些!”最后换来的是其他学生的哄堂大笑和回答问题的学生的面红耳赤。这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熄灭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相反,有的教师只是把手放在自己的耳朵旁做了一个旋转的动作,学生就会心领神会的放大声音。两个不同的做法,反映出两种泾渭分明的教学观,其不同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可见,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当学生取得小小的成绩时,教师只需一个赞赏的微笑,只需翘起大拇指;当学生做错一道题或说错一句话时,教师只需宽容的一笑,只需一个代表鼓励的抚摸,都能唤起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
  
  三、关注教学内容细节,启发学生敢于创新
  
  课程改革后,数学课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强,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令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恐惧,反之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课本上的这些细节问题,予以启发,则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有这么一道题目:找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4,8,12,16,() ,()。
  (2)3,7,11,15,() ,()。
  在学生填上空后,紧接着又设一问:根据以上规律,你能设计出一组数吗?这一问立刻激起学生想象的涟漪,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争相发言设计了以下几组数:
  (1)0,1,2,3,(),()。
  (2)2,4,6,8,(),()。
  (3)2,6,10,14,(),()。
  (4)4,5, 7,10,(),()。
  ……
  在课本教材的这一细节中,充分提供给学生创新的机会,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尽情地创造,勇敢地创新。
  
  四、观察学生学习情绪,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人的体态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面部表情是心灵的镜子,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而学生的眼神、体态、表情等非语言因素就成了学生内心活动的表露。课堂上,教师通过观察这些细微变化,就能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大致判断出学生对这节课听得是否明白,学得是否轻松,能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当发现学生两眼紧盯,时而微笑,时而皱眉,说明学生较为专注,可以按教学预设继续教学;如果学生表情木然,眼神呆滞或涣散,就意味着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或精神不集中,或情绪低落,教师应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以调整,重新把握好课堂节奏,使学生能精神饱满。
  正如袁振国教授所说的:“或许我们得到了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的主体”。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一个个脱离预设的“细节”,通过努力使它们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共享资源,真正地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关注教学细节,精心打造教学细节,能使我们数学教学更自然、更贴近学生,收到更好的效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