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走向 我的职业生涯1000字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走向 我的职业生涯1000字

发布时间:2019-02-04 03:58:59 影响了:

  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两种状态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力、成就、职业、事业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以及与其变化相对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及个人职业倦怠等的影响,其职业生涯逆境时往往会出现职业高原现象,当职业高原现象难以克服,甚至出现职业倒退或职业消极倦怠等情况时,应及时终止职业生涯,以免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人格、心理等的健康发展。
  1.职业高原期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类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即在学习的一定阶段上往往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但在“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的继续上升。1977年,美国职业心理学家Ference最早提出“职业高原”概念。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在个体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个体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1]。教师职业生涯同样存在高原期现象,高原期主要出现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教师在这一时期的开始,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挫折或者倦怠,然后经过重新评价自己从教的最初动机,并再次肯定自己以教师作为稳定的职业。高原期的特殊状况往往会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职业高原期是大多数教师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它的出现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使许多教师无法脱颖而出,有的教师则因此开始走下坡路。
  2.职业生涯的终止
  在我国,教师职业生涯的终止尚属于新鲜话题,并且其实现也多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如开除、辞退等,大都以教师非自愿的形式来达到目的。但在国外,教师职业生涯的终止是一种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正常现象。如在美国,前总统布什就曾力主制订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要求美国各州保障教师队伍质量,定期淘汰师资队伍中的不合格者。有数据显示,美国新教师的缩减比例相当高,从事了3~5年后约有30~50%的新教师选择了退出。
  我国目前教师人数有一千多万,承担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事业。在教师队伍由数量扩充到质量提升的过程中,一项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师并不热爱或不认同自己正从事的教育事业,23.7%认为自己选择教师职业是迫不得已;19.6%认为如果有机会,自己会考虑换个职业;另有19.6%感觉自己很累,在这个行业很难产生幸福感。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流动和退出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打破终身制,形成“岗位能上能下、报酬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以使教师队伍建设走出当前的结构性困境。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积极应对职业生涯的高原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发展教育、进行理性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准确定位教师角色及其职业规划提供了契机,利用这一理论指导其应对职业生涯的高原期具有重要意义。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利于学校健康积极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广大教师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全面地审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
  为了克服职业倦怠,尽快走出职业高原期,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掌握正确的方法,真正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
  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应对职业生涯高原期的有效途径
  第一,从教师个人层面讲,教师应进一步认知职业角色,确立职业目标,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韧性
  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汇集多种角色于一身,面对高原期带来的不利影响,重新认清应承担的角色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并且要根据角色来规划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利于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根据个人的专业、素质、性格和价值观以及社会大环境条件、社会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再把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分解、细化,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组织环境制定符合现实需要的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目标的设定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等信息为依据,并且都应具备可行性、适应性等特点。
  进入职业高原期的教师要在科学规划职业蓝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韧性。教师要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形成一个全面而辩证的理性认识,不仅认识到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而且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职业的内涵,并从中找到自己的职业系留点,为自己设定恰当而多元的职业目标。同时要不断挖掘自己的优点、潜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另外还要寻求外部的支持,创造条件使自己与家人、同事及职业生活中的其他人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职业韧性的学习。一方面要把握个人品质、家庭支持和外部环境支持系统这三种资源之间的最佳匹配,另一方面要直面职业韧性,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培养自己的职业韧性。
  第二,从学校层面讲,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促进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学校要在感情上关心教师,在事业上支持教师,为教师营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成长氛围和发展环境。
  其次,学校有帮助教师成长的义务,但不能一切都包办代替,教师自我发展的要求才是其专业成长的源动力。学校应强化民主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让行政权力适当向专业权力过渡,为教师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以激发其自我发展的需求。
  再次,学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师实践活动,帮助教师形成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教育智慧,还可以邀请专业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促进其专业发展。
  最后,帮助教师设立专业发展的阶段目标,提升其职业胜任力,树立从教的信心。要让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渗透于教师日常专业行为的方方面面,并伴随教师的职业生涯走向成功。
  第三,从国家层面讲,国家应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建立高效的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体系
  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升格、转型、扩招而带来的开放式格局和学校数量的膨胀,教师教育的发展面临“失范”(办学规范缺失)、“失格”(教养规格缺失)、“失真”(教师教育课程缺失)、“失重”(财力保障缺失)的危险,一些师范生由于先天不足而影响到了其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另外,低水平、简单重复的低效或无效培训,一直无法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教师培训走入了一条死胡同,不但培训工作无以为继,还扼杀了许多教师成长的信心。依据行为主义理论,教师的专业行为、职业素养都属于可以塑造的因素,通过学习、教育、训练、实践,乃至监督、评价等方式可以进行改变。所以,建立一套高效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对于激活教师的职业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立教师职业生涯的终止机制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譬如政策、制度、环境上的安排等,另外学校在新教师入行时是否提供了指导、班级规模、教师工作任务与其技能的契合度、教师自主权、对教师的行政支持、矛盾或不满的解决方式及学生的能力等。这些因素交集在一起可能会导致教师职业生涯的终止。
  首先,学校要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引入外部竞争,建立教师职业生涯终止机制,增强教育系统的活力,促进合格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使那些劣质师资在优胜劣汰中被淘汰出教育系统。其次,相关部门要为职业生涯终止的教师谋划继续发展的路径,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供大力支持,保证教师队伍进出的有序化、合理化。再次,为了教育活动的持久开展,要建立一定的师资力量储备制度,以便教师职位空缺时进行有效补充,保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1] 李爱梅,曾小保.职业生涯中的“职业高原”现象.人才开发,2005(1).
  [2] 寇冬泉,黄枝.提高职业韧性应对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