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关于技工院校就业指导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思考 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关于技工院校就业指导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思考 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发布时间:2019-02-03 04:12:49 影响了:

  【摘 要】为适应技工院校学生教育与就业工作的开展,就业指导教学走专业化之路已成为大势所趋,但目前技工院校就业指导师资普遍缺乏,教学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发展。本文就加强技工院校就业指导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和自我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工院校 就业指导 师资建设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76-02
  
  技工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从目标上来说,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清晰地认识自我,了解国家地区的就业形势和政策,掌握基本的就业应聘技巧;培养和提升技工院校毕业生信息搜索、心理调适、求职沟通、劳动维权、自主创业等能力。但从近几年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情况来看,技工院校极度缺乏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教师,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无法完整实现就业指导课开设目标的现状。而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 技工院校就业指导课专业教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师资极度匮乏
  技工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能真正满足就业指导教学的需要。由于技工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多数都在2005年左右开设,时间较短,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来自于行政岗或德育教师,所学专业有中文、德育、工商管理、法律、人力资源等人文学科,相当繁杂,同时他们中的多数也是直接到技工院校工作,基本没有经历过市场求职残酷考验,缺乏企业对一线员工需求的了解,所以各学校很少有经过系统化专门培训的专业师资。此外由于就业指导课程在技工院校课程设置中所处的地位,学校很少为专业教师提供培训机会,相关教师职称评定也比较困难,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专业教师队伍短缺且极不稳定。调查表明,技工院校社会科学类的教师愿意今后从事就业指导这项专门工作的教师不足10%,专业教师队伍难以扩大。
  2.学校重视不够,管理混乱
  目前,就业指导课程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大多数技工院校领导层面上来看,就业指导教学只是应付面试的工具,课程设置缺少系统化、过程化。许多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大多数教学采取讲座形式,多班合教,教学流于形式。在课时不足、师资匮乏、教材不精的情况下,教师根本无法实施教学设想。与此同时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管理方面,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就业指导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缺乏统一管理和组织测试,试卷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难易程度参差不齐,根本无法达到检测就业指导教学内容的目的。
  3.专业教师的能力严重不足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指导者熟悉国家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职业指导、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理论知识,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适应、劳动者权益维护等相关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自主创业方面也要有一定的认识。但实际情况是目前技工院校的教师大多是行政人员和德育教师,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人很少,甚至不少人连教师证都没有。教师大多是社会学科出身,从学校到学校,对技工院校制造业专业情况极不熟悉,对当地就业市场现状,企业人才需求现状知之甚少,加上对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不深,缺乏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基本上只采用简单的理论讲解教学法,不能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进行指导,也很少采用互动式、任务驱动式、情景模拟等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有效教学训练与指导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大大影响了技工院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的提高。
  4.教师自我提升意识淡薄
  成为就业指导专业教师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跨专业学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就业指导课开设随意,波动性大,学校不重视,没有规范的教学教研活动,极少能给相关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支持,因此,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挫伤了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就业指导教师自我提升意识明显不足,不能主动地去寻找相关信息、资料和案例,缺乏教学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满足于理论到理论的讲解。
  二 加强技工院校就业指导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对策
  1.技工院校提供政策支持
  首先,技工院校的教学管理者要本着适应市场,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督促机制。在校内,每年可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的培训项目。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科学制订计划,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培训,使其掌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在校外,学校要搭建教师、企业专家、行业专家沟通的平台,经常进行互动交流,使专业教师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和业务案例。组建校、企、行业三方的就业指导专家队伍,开展就业课题研究,建设精品课程,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此外,学校还可出台政策,强化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要求相关教师必须具备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创业培训师中的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2.建立就业指导教师能力建设及考核的目标
  学院必须督促就业指导专业教师明确认识,并提升六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具有参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态度;第二,具有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业理论的主动学习与研究能力;第三,具有主动关心与解决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理论应用的能力;第四,具有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调研与开发应用的创新能力;第五,具有主动关心与解决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应用实践的能力;第六,具有技工院校就业指导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持续工作能力。一旦制订了明确的目标并细化考核项目,教师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3.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发展
  技工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应努力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强化自我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进修和专项能力提升等继续教育,主动学习就业指导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二是改革教学方法,杜绝照本宣科。积极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三是形成反思教学的习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完善教学,不断弥补自身的欠缺和不足,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四是多方搜集各类相关信息。了解国内外教学的最新动态与方法加以选择吸收。参加学校内毕业生双选会,人才市场招聘会、校企合作咨询会,感受求职压力,增加实践体验,获取教学素材,补充教学内容的不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4.编写适合技工院校特点的就业指导校本教材
  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等最终的落脚点是科学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编制符合本校特点的就业指导校本教材。各展所长,搜集各种案例和资料,总结就业工作和教学经验,并根据就业指导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理论及技工院校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对有关材料进行科学处理,编写符合教学需求的就业指导校本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以现有的职业知识、求职技巧为基础,增加对学生提高职业发展能力的指导,重点放在“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上,积极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沟通,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总之,做好就业指导的教学工作,不仅对社会有利,对学生有利,对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技工院校的前景也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就业指导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技工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因此客观上看,我们需要学校教学管理者重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积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督促专业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技工院校就业指导教师主观上要认识到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目标与意义,了解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进修提升,与时俱进,并不断地吸收新的理论知识,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全面把握课程的特点和基本规律,从而完成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责任编辑:庞远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