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当代在校女研究生的社会性别观分析: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
 

当代在校女研究生的社会性别观分析: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

发布时间:2019-02-04 04:21:36 影响了:

  【摘要】在校女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有着独特的社会性别观。本文对在校女研究生的性别观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三方面进行阐述。此外,笔者提出女性必须转变自身的行为方式及心理模式才能确立其社会地位。
  【关键词】女研究生;社会性别观;传统文化
  
  “社会性别”(gender)是指社会文化中形成的男女差别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性别”(sex)则是指男女由最初遗传而形成的生理形态。社会性别形成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社会性别观的形成是受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的不同要求与期望及其社会习惯、传统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的渗透等诸因素影响而成的。
  显然,当代在校女研究生的社会性别角色观也受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制约,也被深深地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笔者选取当代在校女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有二:其一,选取女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及素养,属于女中精英之列,这就决定了她们具有相对较高的成就动机及角色期望。在中国社会经济由传统的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当代女研究生的社会性别观产生了相应变化。笔者认为,女研究生的社会性别观相对于其他女性群体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其二:在校女研究生相对女研究生又是一特殊群体,她们大多没有结婚生育,因此也就没有来自家庭的束缚与牵绊,也不会在家庭与事业的矛盾冲突中做出两难选择从而形成双重人格。同时她们也是本科生中优秀一族,学业成功锻造其具有独立、自信、积极向上的性格,出现与男性并驾齐驱甚至优秀于男性的趋向。群体的特殊就会出现独特的社会性别观。
  社会性别观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制约,它反映了女性的社会与家庭地位,并对女性的自我评价、行为模式及成就动机产生巨大影响。当今社会转型期,人观念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变化,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已束缚了现代女性的发展,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性别观的现代化也是尤为必要的。
  
  一、社会性别角色观
  
  1.对“男强女弱”传统性别观的否定
  传统的性别观念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制社会的产物。它以社会教化的形式传递并通过教育、文化和宗教等手段强化,使人们将其内化在心灵深处,使女性否定自我,接受“男强女弱”的思想。作为女性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高校在校女研究生对传统的性别观持否定态度。她们认为:男女在能力表现上可能有所差异,但能力水平高低上却毫无差别,也许学业成就造就了她们自信,自我评价较高性格特征,但在高校研究生群体当中,女性成就与男性并驾齐驱的这一局面却足以使得人们不得不认同她们的观点。
  长期以来,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形成了对男女两性人格特征的传统刻板印象,认为女性是温柔的、顺从的、胆小的、非理性而又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而男性则是勇敢的、独立自信的、理性的、抱负远大的、擅长抽象逻辑思维的。在校女研究生在学业及社会活动中的成功自信是对传统的社会性别刻板模式的有力挑战。她们敢于冲破传统性别模式的束缚,凸显出“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四自”人格品质。应当指出的是,在校女研究生尤其强调女性应当具有独立自信,敢于竞争等现代人格特征,而应抛弃被动、依赖等陈腐人格品质。她们认为,女性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群体,必须接受来自社会的竞争,与男性一样面临着生存,承担家庭及社会责任等问题,如若失去独立自信的人格特征便会受被社会淘汰的威胁,拉开与男性间的距离从而使“男强女弱”的传统性别观进一步强化。
  2.主体意识增强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它的确立能为女性奋发有为的人生奠定基础。女性主体意识是为主体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2]它具体表现为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对自身解放的觉醒。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弱与她们的成就动机的程度密切联系。在校女研究生在学业及社会活动方面的成就使其能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大多在校女研究生表示,在未来的家庭生活中,她们绝不会以牺牲自己的事业来换取丈夫的成功,这种“二保一”(保丈夫)的传统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受到她们的断然否定,她们认为,女性除了作为是妻子、母亲之外,她还是她自己,女性也同男性一样具有自己的事业及价值,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相反如果她们牺牲自己,忘记自己的价值及存在,使会自然拉开与丈夫间的距离从而难以找出夫妻间的共同点,那么,夫妻间往日的默契、和谐也就荡然无存,这也是酿造当今家庭悲剧的重要原因所在。如今,“比翼双飞”这种现代社会中平等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受到在校女研究生的青眯。她们主张,在家庭中,男性与女性之间最好是手足之情,各自经济独立,家庭责任共同承担,在工作中,女性同样应具备独立及自主意识,与男性一样参与社会竞争,从而获取来自同行的尊敬及社会的认可。
  尽管女研究生独立自信,主体意识也有所增强,但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弱化了她们的事业进取心,使其导致较低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
  3.自我发展的成就动机弱化
  现行的基本性别分工的行为准则和制度准则在历史上已根深蒂固。尽管中国女性在实现自身的解放过程中,其角色责任已由“主内”变成了“主内也主外”,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但她们的性别角色态度和性别角色期待仍然是传统的。在校女研究生虽然处于社会文化较高的阶层,但她们大多表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由于扮演着家庭和社会双重角色,她们对未来工作成就的期望值与自我发展的目标定位都不会太高。只求职业稳定,收入中等,不被社会淘汰就可。目睹现今社会许多优秀知识女性不得不在家庭和事业之间作出两难选择而且在心理上也忍受着双重角色冲突的局面时,不少在校女研究生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仍然把照料家庭看作是女性的主要职责,把在社会上追求事业的成功主要看作是男性的事,习惯于充当家庭的主角和社会的配角,这就会使她们降低自己的成就期望,弱化自己的事业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一方面,她们否定“男强女弱”的传统性别观,而且她们自身的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我们仍不得不看到“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和“男主女从”等传统思想仍然在她们的内心打下深深的烙印。许多女研究生都表示,她们不能接受她们的男朋友或丈夫能力上弱于自己,这本身就折射出潜意识里对“男强女弱”传统性别观的认同与肯定。这种传统性别观严重弱化了她们的竞争意识及成就动机,直接导致了她们较低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
  
  二、影响在校女研究生社会性别观的因素
  
  1.自身因素,学业成就造就女研究生对“男强女弱”性别观的否定
  众所周知,高校女研究生在学业上是较为成功的,这种学业成就导致了她们较高的自我评价水平。“成功的学业成就,易使学习者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也就是成功的人容易对自己产生肯定、认同及赞许的心理状态,而这种良好心理状态又会促使他们产生进一步的成功。高校女研究生在学业上历经“中考”、“高考”、“考研”等一道道门坎,在每一次毫无性别差异的考试中,她们取得了成功,在平常的学习与竞争中,她们也体现了与男性同样的成就与能力水平。凡此种种,都为高校女研究生否定传统性别观奠定了理性基础。
  传统性别刻板印象认为:女性是依赖服从的、感情型的、主观的、非理性的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而在校女研究生所体现出来的独立、果敢、理性等人格特质及她们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对传统性别观的挑战。其实心理学家认为:两性的平均智力水平,不分高低,男女的特殊能力各有千秋。一般来说,在语言、计数、审美、手的技巧方面,女优于男,而在空间能力、运动速度、数学推理、机械操作方面则男胜于女。至于在学习、分析问题、记忆力、创造思维方面,男女能力是重叠的。许多传统上认为的性别角色差异是没有根据的。[4]因此男女在能力表现上可能有所差异,但在能力高低上却是相差无几。不管是因为学业的成就还是基于对男女性别差异的理性认识,都造就了在校女研究生对“男强女弱”传统性别观的否定。
  2.社会因素:社会竞争促使女研究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当代社会,物欲横流,技术变革一日千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现象从未像当今社会表现的如此明显。在中国社会市场经济大潮中,高校女研究生也无一幸免,必须面临社会的竞争。为了生存,女性也同样被推入了社会竞争的浪潮之中。传统女性的被动、依赖等人格特质已经难以适应社会,时代呼唤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
  在校女研究生,作为女性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之一,她们有着独立自信,敢于竞争等现代人格特征,力求在社会上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在当今社会,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就应当进一步冲破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更新性别观念,强化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克服依赖性和脆弱性等心理弱点,增强其竞争意识,只有这样,女性才能转变其社会的边缘人的命运,女研究生也同样如此。因此,在校女研究生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意识的觉醒,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3.文化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女研究生自我发展的目标定位
  社会性别是后天文化习俗影响的结果。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文化总是煞费苦心地,千方百计地在错综复杂条件下,使一个新生儿按既定的文化影象(culturalimage)成长。”[5]性别角色形成就是社会文化影响、渗透其心理及行为的过程。女性自小就被按传统文化的性别期望教育成好女儿,成家后被要求为好妻子,生儿育女后成为好母亲。因此,女性角色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女性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女性。二是女性成为社会中的女性,而不是作为个体“人”的社会中的女性。社会文化教育自始至终影响着女性性别角色社会化。早在家庭中,男孩与女孩就受不同的社会期待而接受不同的训练。如父母更多地要求女孩“做家务”,女孩一般更能赢得父母的认可,因而更趋依附,更坚决地与权威人物认同,而对独立,摆脱家庭束缚却较少有迫切要求,由此养成了温顺、稳重、遵从社会期待这些习惯。在学校教育中,社会文化期待同样以各种方式复制着传统的性别角色。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报刊、影视等大众传媒对人们的性别观念和行为模式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的影响,这些新闻媒体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性别歧视的倾向,在不经意之间传播着传统的性别。在不少电视广告中,女性不是英雄背后的贤妻良母,就是依赖男性,超前消费的“现代花瓶”[6]。传统性别观认为,女性在教育程度和职业成就上就应比男性更低一畴,女性的功成名就往往是以个人幸福为代价的,纵使女研究生有较强的成就动机与能力水平,也难以背负如此大的社会压力。因此,女性有着不同程度“成功顾虑”,这严重影响了女研究生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
  
  三、结论
  
  社会传统性别意识是存在的,短期内也不可能设想用若干强制性的政策、法律、制度来试图消灭这种深深烙刻于人们思想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不但是当今男权社会的男性,女性也将这种社会规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意识。因此,女性在这根深蒂固、约定俗成的传统文化里大谈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是不现实的。历代女权主义者维护女性的权益奋斗不息却收效甚微足以证明这一点。笔者认为:对于长存数千年的男权社会,女性只有去适应它,深入它,力求担当起它的社会责任,改对象化为主体,然后才能试图去改善这种禁锢女性自身的男权社会。波伏娃说得好“要在既定世界中建立一个自由领域,要取得最大的胜利,男人和女人首先就必须依据并通过他们的自然差异,去毫不含糊地肯定他们的手足关系。”[7]女性必须学会与男人合作,与社会合作。合作就意味平等,在协调、共存中求发展。与男权社会对立、否定、批判等激进的态度,只能使女性自身处于社会的边缘,那么,又何谈女性主体意识到呢?又怎能真正维护女性权益呢?
  正如洛伯所强调,“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结构,一种机制,它树立对个人的社会期望形式,排列日常组织里,比如经济、意识形态、家庭、政治等,而社会性别本身亦自成一体,为社会组织一部分。”社会性别已成为一种社会结构,一种社会组织规范制约着两性的行为方式与心理模式。被这种社会结构打上深深烙印的女研究生试图改变或反抗它的力量是渺小的。而当今社会需要“合作者”而不是“怨妇”。女研究生独立、自信而且自身素质高,但也不可能蓄意抹煞男女两性间的差异。我们说男女能力水平是相差无几的,但能力表现上却迥然有异。女研究生可凭借自身的优秀资质与较高的社会地位,开辟自己的领域,无意与男性一争高低,只求共生共存,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社会有机的一分子,由此,其自身社会地位也自然而然确立了。女研究生受教育程度高,一般也会从事一些社会威望程度较高的职业,因此,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尤其在女性当中。如果女研究生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大展宏图,这本身就是对男权社会的挑战,也会对其它群体的女性树立榜样。传统性别观的形成固然外因是首要的,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对外部社会的改造,女权主义者大张旗鼓却收效其微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内因的改变才是根本,即女性自身行为及心理模式的调节与转变。
  
  参考文献
  [1]万琼华.论高校女教师的进取意识[J].湖南社会科学,2002(3).
  [2]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7.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2001,268.
  [5]李秋芳.半个世纪的妇女发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2001,520.
  [6]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09.
  [7]王政等.社会性别研究选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简介:
  谌红桃(1974―),女,江西宜丰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高等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陈养彬(1978―),男,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