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如何面对幼儿的偷摸行为 我们应如何面对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
 

如何面对幼儿的偷摸行为 我们应如何面对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

发布时间:2019-02-04 03:44:26 影响了:

  所谓偷摸行为就是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拿走了不属于自己的集体或个人的物品。这种行为如果发生在幼儿身上,我们要切忌用“偷窃”来给孩子进行定性。首先我们作为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成人们要进行反思,因为孩子没有生下来就喜欢偷窃的,他们更不懂“偷窃”的具体含义,成人如果对孩子的“偷窃”行为过于大惊小怪,甚至乱用“小偷”、“窃贼”的称呼骂孩子,那么由于小孩子自我评定水平很差,对来自别人的评价会产生“认同”,这样他们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小偷”或“窃贼”,那么等到孩子长大后会自己瞧不起自己,使他们产生自卑感,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这种做法所取得的效果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截然相反的。
  我们成人如果从孩子身上确实发现了“偷摸”的行为,我们一定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首先我们对这种事情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
  如果孩子拿的是幼儿园的东西,那么孩子们就会认为幼儿园的东西是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可以随便拿回来用的,反正又不是某个人的,在幼儿园玩和在家里一个人玩都一样。这种现象属于孩子们认识上的错误,说明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集体的东西不能让个人占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抓住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幼儿园的东西是集体所有的,虽然每个人都能玩,但是不允许小朋友个人占有。如果每个小朋友都拿一个带回家,那么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就没有玩具玩了。这样不仅教育了孩子要爱护集体的物品,而且也抑制了孩子们的偷摸行为。
  如果孩子只是偷拿某个人或某一类物品,那么就证明这个孩子非常喜欢它,而且自己或家里没有,想玩的欲望非常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成人们要设法满足他们的欲望,以减少偷摸行为的发生。让孩子们懂得只要是别人的东西自己再喜欢都不能随意拿去,否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大人们谁都不喜欢偷拿别人东西的孩子,这样就会很自然地制止孩子们的偷摸行为。
  由于孩子们的偷摸行为不仅会发生在家里而且也会发生在幼儿园,因此要想预防和扭转孩子们的偷摸行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们最初的学习环境,家长也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从孩子们记事起,就要让他们分清我的、你的、别人的东西,教育他们要经过别人的同意之后才能动别人的东西。如果在别人不同意或不知道的情况下拿走了自己喜欢的别人的东西,那么就量种很坏很不光彩的事情,别人也会很生气、很痛苦的。另外即使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也要要求孩子,家庭成员之间使用东西也要经过允许才能用。比如爸妈用孩子的物品时,先要和孩子打个招呼,孩子允许以后才能用。同样,孩子用爸妈的东西也要经过允许再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从小认识到经过别人允许再用别人的东西是对的,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
  另外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偷摸行为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孩子小,不会有不良动机,长大后就好了,甚至对此行为不管不问,这是完全错误的。
  二、在幼儿园方面
  孩子在幼儿园发生偷摸行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作为老师首先要冷静,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然后采取适当的手段去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比如上美术课时,为了防止孩子勾线笔的丢失,老师统一为孩子保管,每次上课前发给孩子们,下课后再收回老师那里保管。有一次上美术课时,老师象往常一样,把勾线笔分发给幼儿,可到最后发现少了一只勾线笔,这时作为老师我首先想到一定是上一节美术课结束时有一位小朋友没有把勾线笔交给老师,而私自带回家里。这时我没有在孩子们面前去找那只勾线笔,而是在上课孩子们用勾线笔画时,我用拟人的谈话方式以勾线笔的口气对孩子说:“小朋友们快点画吧,我们多想回到孙老师为我们准备的线笔盒里啊,那里是我们温暖的家,我们大家在盒子里就像你们小朋友在一起那样非常的快乐。如果一个人在一起太寂寞了。”这时小朋友听了老师的话以后,每个小朋友拿着勾线笔很快地画完了,并且收勾线笔的时候也比平时的速度要迅速的多。这时我拿着满满一盒勾线笔对全班小朋友说:“老师刚才数了一下,这些勾线笔还差一只没有回来,它去哪儿呢?”这时只听平时性格比较内向的一个小女孩很难过的对我说:“老师,我上次带到家里画画的那只勾线笔一定会很寂寞的,那怎么办呢?”于是我对这个小朋友说:“那你明天把它带来放到它的家里吧!”同时这个小朋友听了老师的话也露出了笑容,丢失的勾线笔也找回来了。
  三、家园配合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配合进行教育孩子偷摸行为,作为家长要认识到这种行为并不是一种本质性的偷摸行为。所以对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隐瞒,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为孩子们袒护,要主动争取老师的帮助,并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作为老师也不要指责孩子,不要在集体面前说你怎么又偷别人东西之类的话,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或尽快争取家长的配合。事实证明,家园配合教育是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有效手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