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创新是数学教学的生命与源泉】 我的孩子生命源泉
 

【创新是数学教学的生命与源泉】 我的孩子生命源泉

发布时间:2019-02-04 03:45:25 影响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是数学教学的生命与源泉。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课堂教学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依据有关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增强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和用,培养创新意识,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稳定的个性倾向,形成持久的创新情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一是利用“问题数学”,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先让同学看阅读材料:“2=3?”,由“2x+3=3x+2”变形成“2(x-1)=3(x-1)”后,结果却成了“2=3”!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同学们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就主动去查阅、学习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他们在此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探究问题的兴趣。二是利用“错析数学”,固化学生的创新兴趣。在每个单元的授课中,我都专门安排了一节错例剖析课,精选了若干本单元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办法,引导学生在不断纠错过程中,养成创新的习惯。三是利用伟人的故事,升华学生的创新兴趣。我在数学教学中经常穿插讲述伟人故事,激励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让学生感受坚定信念给予人类攀越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的力量。
  二、创设问题,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欲望。例如在讲“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一节时,课堂上我选择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赵龙和李虎同学的身高都约是1.6×102厘米,但赵龙说他比李虎高9厘米,问有这种可能吗?若有,请举例说明。顿时班里学生议论纷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说有可能,有的说不可能,还有的想法非常离奇、幼稚,但每位学生都在积极认真地思考,这说明已唤起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课堂上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个充满着实验、观察、归纳、类比、讨论的合作探索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多疑善问的好习惯。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联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际组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生命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旨所在。首先,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测量仪器,运用所学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测量,有的记录,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其中有两名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通过测量旗杆的影子和一段皮尺的影子的长度,然后运用物的高度与影长的比例关系解决问题。我及时表扬和推广了他们的做法,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思维。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同学又提出问题,我们测旗杆,底部可以到达,如果我们测小山的高度,该如何测量呢?由此引起了更为热烈的讨论和解决新问题的欲望。之所以能产生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因为数学学习密切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不仅如此,我还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谈数学、多想数学、多用数学。有一次午饭时我到餐厅去,发现学生们正在吃包子,我顺便问学生“多少钱一个?”学生回答“0.60元。”当时我们的课程正讲到函数,我接着问:“你买包子的总价钱y与包子的个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学生很快答道:“y=0.6x。”我又问:“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大于或等于0。”这时有同学提出异议,认为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这样学生就依靠集体的智慧得出“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与实际问题相符”的结论。又有一次学校硬化地面,用的是正方形的地板砖,这时正有几名同学在旁边,我问师傅:“为什么用正方形而不用其它形状的呢?”师傅想了想说:“可能是有空隙吧。”这时旁边的学生说:“正方形的四个角之和正好是360度。”我又问这个学生:“还能用其它的正多边形吗?”学生说:“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
  四、改变教法,形成学生的创新技能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一,让学生动手操作
  新教材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小棒搭建三角形,用搭积木,折叠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等等。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二,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时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就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我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室的物体等。
  同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课程改革是教育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把握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