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庄浪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_水资源发展方向
 

庄浪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_水资源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19-02-24 05:06:40 影响了:

  摘要:庄浪县只有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发展之路,通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促进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而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1自然地理概况
  
  庄浪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总面积1 553.14km2。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介于
  1 400~2 857m之间。区域内丘陵沟壑和土石山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5.30%,河谷川台地仅占总面积的4.70%。全县共辖18个乡(镇)432个村,总人口43.27万人,共有耕地面积6.11万hm2,其中灌溉面积0.59万hm2。 县内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2水资源利用评价
  
  2.1水资源数量庄浪县入境水流入的河流有水洛河、庄浪河和葫芦河。依据《庄浪县水利规划(1998-2005-2010年)》(以下简称水利规划)水资源测算结果,各河流的成果如表1。由表1可看出,多年平均总入境水量为15 259万m3,主要以葫芦河为主,为14 295万m3,约占总入境水量的94%,水洛河和庄浪河964万m3,仅占总量的6%。
  
  自产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降水,Cv值为0.22。降水一部分在山区汇集成径流,通过沟谷直接汇入河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多以泉水形式复出地面。因此河川径流与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按降雨量的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经过径流计算,自产地表径流量多年平均为9 645万m3,其中葫芦河1171万m3,庄浪河818万m3,水洛河7 197万m3,其它河流及沟道459万m3。
  地下水资源分山区和河谷川区地下水两部分,其中山区部分主要由降水入渗补给,川区部分由降水、侧向补给、渠系回归水和田间渗漏综合补给。地下水资源计算中山区部分因与地表水重复,利用意义不大,因此未作详细计算,经测算,地下水多年平均总补给量为2 310万m3,其中黄土丘陵区1 337万m3,基岩山区973万m3。
  综上所述,全县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5 259万m3,自产地表水量9 645万m3,合计地表水资源量为24 903万m3,详见表2。其中可利用水资源量6 500万m3,约占自资产地表水资源总量的70%左右。通过省水电设计院对全县26条有常流水沟道的调查结果可知,所有地表水水质良好,矿化度在0.25~1g/l之间。
  2.2水资源分布特点
  县内河流均属渭河水系,主要有一级支流葫芦河,二级支流庄浪河,三级支流水洛河三条河流。三条河流为河谷川台区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河川径流主要为降水补给,融雪补给较少,整体表现出四个阶段性特征:即4~6月和11月为平水期,主要依靠冰雪融水或两岸消冰水补给,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20.40%;7~11月为夏秋洪水期,主要由降水补给,径流量约占全年总量的62.60%;12月~次年3月为冬季枯水期,主要是地下水补给径流形成基流,径流量约占全年总量的17%。因此河川径流与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随着降水量的分布,呈现东南部多、西北部少,山区多、川区少,深夏秋季多、仲春冬季少的特点,致使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特别突出。
  2.3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截止2006年底,全县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84项,分别是:①水库4座,总库容1 183.20万m3,兴利库容833.90万m3;②千亩以上独立引水渠道13条,干、支渠总长190.01km;③提灌站25处,机组32台(套),总装机容量564kw;④机电井36眼;⑤规模型农村人饮工程6处,累计解决了21.50万人的饮水困难,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以上。总有效灌溉面积0.59万hm2,2006年实灌面积0.37 hm2。全县大部分蓄、引水工程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年久失修,渠道渗漏损失大、输水能力极差,加之田间配套工程标准低,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52。
  2.4现状需水量
  农业按现状川水地总有效灌溉面积计算需水量,而其它耕地均属“雨养型”农业,靠天吃饭,因此未计算在内,结果见表3;城乡人民生活需水量包括工程集中供水和自备水源井取水两部分用水量,计算结果见表4;工业用水按平均每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计算,2006年工业总产值为17 544万元,用水定额为158m3/万元,则工业需水量为277万m3。由此可知,全县2006年现状总需水量为6254万m3,占自产地表水资源量的64.80%。其中农业需水量5 010万m3,占总需水量的80.10%;生活需水量967万m ,占总需水量的15.50%;工业需水量277万m3,占总需水量的4.40%。
  
  说明: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2
  表4 庄浪县2006年城乡生活需水量计算表
  
  2.5现状供水量
  庄浪县2006年实际供水总量为3 788万m3,占需水量的60%,其中:①农业供水量2 668万m3,缺水量2342万m3,缺水程度达46.70%,而且多为季节性缺水;②城乡生活供水量870万m3,缺水量97万m3,缺水程度10%,基本能满足生活用水需求;③工业用水量250万m3,缺水量27万m3,缺水程度9.70%,能满足工业用水需求,具体详见表5。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1区域性缺水,整体用水效率低庄浪县多年平均降水量513.70mm,有记录以来最大时达到753.30mm(1964年),年内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特别是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6.60%,因此冬、春季成为全县区域水资源供需紧张的主要时段,农业和农村缺水十分严重,而且全县整体节水意识淡薄,用水效率低。
  3.2降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利用率低庄浪县属半湿润半干旱区,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8.264亿m3,人均2 100 m3,亩均800 m3左右,人均与亩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年际变化大,而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将近60%的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作物生长期利用仅占21%,降水利用率极低;地域分配也不均匀,东部山区降水量大,西部黄土丘陵区降水量少。
  3.3水资源管理水平不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水资源管理体制上,长期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紊乱局面,没有建立起一个高效合理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在管理方法和技术上,手段传统落后,现代管理方法和科技应用较少,水资源信息获取、水文测报、用水决策和调度指挥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在水利工程的管理和运行上,尚未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价形成机制和总量控制的定额管理体制,水利工程没有形成良性运行机制,水资源没有优化配置。
  3.4农业节水水平不高,水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缺水十分严重,灌溉形式仍以大水漫灌为主,致使大量水资源被浪费,利用率低,而低压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面积太少。截止2006年底,全县共发展节灌面积0.06万hm2,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0.30%。
  
  4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庄浪县要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缓解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开源与节流并举,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发展之路,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用水需要。
  4.1开源方面量力而行建设一批骨干控制性水源调蓄工程。这些工程项目所需投资额大,在短期内争取国家投资建设不现实,而庄浪县又属国扶贫困县,依靠本县财力建设也不可能,只能通过拓宽水利工程投(融)资渠道,也就是说通过争取国家投资一部分,地方财政自筹一些,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一部分外资,受益区群众集资和义务投工投劳等“四轮驱动”筹集建设资金,量力而行建设一些水源调蓄工程,并在建后管理上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主要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管理形式,从而缓解农业用水季节性缺水问题。
  大力发展山地梯田集雨节灌农业。庄浪县是水利部命名的我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共有山地梯田5.52万hm2,均属雨养农业,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末发展窖灌农业,山区群众积累了丰富的集雨水窖建设经验,加之建水窖投入少,只要补助群众建窖所需水泥,群众就能自愿投工投劳、自筹砂石料建水窖,因此可大力发展山地梯田集雨窖灌农业,从而提高梯田农作物产量。
  4.2节流方面
  农业节水:一是通过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善农业用水结构,达到合理配置水资源,降低农业用水 “卡脖子”旱的程度;二是全面发展常规节水灌溉技术,适当发展高新节水技术,在短期内要提高田间工程配套率,减少渠道输水损失,大幅度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大面积推广低压管灌、喷灌及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因财力有限,这些目标在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结合庄浪县情、水情,只能是全面推广地膜栽培保墒和沟畦灌技术,川水地全部实现园田化,彻底消除大水漫灌现象,以此提高田间水利用率,降低毛灌溉定额。
  生活节水:主要通过逐步提高供水价格,建立合理的水价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使城乡人民自觉、自愿节水,也就是供水价格上去了,而实际用水量就会降下来,因为老百姓都会算经济帐,他们对比后就会自觉更换、安装节水器具,而这要比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生活节水效果要好得多。
  工业节水:可以通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鼓励企业采用中水回用技术,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尽量限制高污染、高耗水、低产出型工业的发展,这只能依靠当地政府采用强制手段对这些企业下狠心关(停),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浪费甚至污染我们宝贵的水资源。
  
  5结语
  
  庄浪县是一个区域水资源极度贫乏的农业县,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在不增加水资源总量的情况下,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只有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发展之路,才能维持区域水生态平衡,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达到各行业、全民众都能自觉节水,基本杜绝水浪费现象,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