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大学生急救复苏知识教育探讨与研究】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大学生急救复苏知识教育探讨与研究】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9-02-25 04:18:02 影响了: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院大学生对急救复苏这门课的认识以及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加强急救知识的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三年级的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各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开设这门课的认识。结果对医学生的调查显示,97.5%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尽早开设这门重要的课程,但有2.5%的医学生认为急救复苏知识在大学仅可作为了解内容,真正的学习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而对非医学生的调查显示,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必要学习这门课程。另外,从所有被调查学生对急救复苏知识的掌握程度看,许多学生对其掌握有一定的欠缺。结论 应大力加强普及大学生急救复苏知识的教育;并对教学方法给以改进。
  【关键词】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教学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比如急性心肌梗塞、呼吸道异物、车外伤、多种中毒等等,因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急救处理造成患者伤残甚至死亡。这种现状一方面是由于医疗救护不及时,另外则是由于人们缺乏院前急救医学知识所造成的。提高人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可有效降低各种伤害性事件的死亡率。大学生是将要走向社会,服务大众的高素质人群,教导他们加强对急救知识的学习,为以后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选择的调查对象是已基本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大学三年级医学生与通过耳濡目染已对医学有所了解的同年级非医学类学生,通过调查了解他们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医学与非医学生对急救复苏这门课的认识,以指导我院普及急救知识的教育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我院在校生医学专业三年级大学生240名;非医学专业三年级大学生240名,共计480名。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 476 份 ,有效回收率为99.2 %。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触电、溺水的急救方法,心肺脑复苏术,中毒病人的抢救等以及学生对急救复苏这门课认识的调查。现场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结果采用 Excel2003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所有被调查的大学生均清楚意外情况发生呼叫急救电话“120”但对如何说明现场情况有32%的学生不能清楚表述;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实施:76.9%的学生表示仅对此有所了解,只有23.1%的人表示已基本掌握其实施方式;触电、溺水、中暑以及有机磷中毒的急救:表示了解甚少和不清楚的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1%、11.8%、6.7%和18.3%;动物咬伤、骨折、扭伤以及车祸伤的急救处理:表示了解甚少和不清楚的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9%、8.4%、8.8%和31.3%;烧烫伤的急救:28.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如何处理。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紧急情况如何求救的培训,并注意对车祸伤、烧烫伤以及有机磷中毒等院外急救措施的详细讲解,反复强调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步骤。
  
  2.2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急救知识的认识
  所有被调查的医学生均认为应该认真学习急救知识,但认为现在应该掌握的医学生占97.5%,认为以后工作中再学习的医学生占2.5%;非医学生中应该认真学习并掌握急救知识的占78.8%,认为应该熟悉了解的医学生占18.2%,而有3.0%的学生却认为这是医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自己无关,说明我们还应该着重加强非医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教育,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
  
  3. 讨论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国民的急救培训,并立法规定煤矿、天然气等高危岗位职工必须考核急救技能。像发达国家德国设立了全民救护日,那一天全国国民都要接受急救知识的培训;美国每个人一年中都要参加几次相应的急救培训活动。有的外国公司甚至规定,求职人员必须持有急救员合格证,才有资格应聘;许多国家还将具有一定的急救知识作为领取汽车驾驶执照时重要的依据。在国外,非医务人员构成院前急救队伍的主体。
  而在我们国内院前急救主要是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的。以首都北京为例,目前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北京市民接受急救知识的比例是150:1,而新加坡的比例是8:1,中国香港为13:1,悉尼为20:1。从数字上就可以看出,北京民众急救知识普遍欠缺,离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基于这种现状,同时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要求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市民接受急救培训的比例要达到60:1,参加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必须经过急救技能培训。对如何提高我国国民的急救技能,国内许多学者对此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总结来看首先加强学生的急救技能培训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知识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易教育、易接受新知识的群体。学生掌握了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传播给周围的人,以期达到全民普及,比如气道异物采用Heimlich手法,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能够及时采用有效的心肺复苏技术等,那么将会大大降低患者的医院外死亡率,并且能够为医院内的进一步急救提供宝贵的时间。
  根据我院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习急救知识的意识在入校后就应该牢固树立,教师应该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考察教学效果,重视急救复苏这门课的教与学生的学。要教育学生认识到院前急救时间虽然短暂,但这是决定危重病人抢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了解到急救人员的含义很广,除在场医务人员之外,还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救护车、出租车驾驶员,消防特警人员以及所有在场的人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大学生中普及急救复苏知识,才能有望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水平,以减少我们国家意外事故发生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高伶. 开展大学生日常急救知识教育.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2.8(2):161-2.
   2. 吴雪花,倪国华等. 大学生对急救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3(1):18.
   3. 黄爱辰.现代院外急救手册.华夏出版社. 北京,1997.
   4. 房蔚霞,郑文静等. 急诊患者家属院外急救知识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6.21(2):64-66.
  作者简介:李秀华(1978-09生),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危重病医学方向的研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