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神话崩溃的年代]希腊神话故事
 

[神话崩溃的年代]希腊神话故事

发布时间:2019-04-05 04:44:21 影响了:

  “除了骗子是真的,什么都可能是假的。”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文化工作者开玩笑地对我说。这句充满悖谬的哲理名言,虽然偏激,却是对一个假冒伪劣横行世界的幽默的抗议。人们的目光可能往往落在看得见的东西上,比如买了一台假冒伪劣电器,一双假牛皮鞋……受假冒伪劣的坑害之后,发出杀猪般的抱怨。可是当他们受到错误信息的引导,大众传播媒介的愚弄,一帮神话设计者和推销商的合谋,他们反倒沉默了,或者痴迷于此,手舞足蹈。
  中世纪的神话多半构筑在权欲、暴力之上,为了塑造一位全知全能的英雄或骑士,不惜让成千上万的人匍匐如蚁,顶礼膜拜;教廷为维护教皇们的神话,也不惜把异端叛逆们投进火堆,送上十字架。现代神话就隐蔽得多了,通过商人们的精心策划包装、权力集团的垄断式推销、媒介有力的地毯式轰炸,一系列崭新的神话在工商业社会也能长盛不衰……这里面可能有耀眼的文艺明星、体育明星、政治巨人、甚至一种商品名牌,我们看到的许多“文化英雄”“明星”“大师”“奇人”……均可能是一幕幕炮制的神话。
  学会怀疑是一个民族思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我很庆幸生活在神话们崩溃或即将崩溃的年代,在我们的审视下,一切笼罩着耀眼光环的神话主角,都躺在我们的聚光灯下——
  牛 顿:残暴色情狂、神经病、魔法师?
  毕加索:大师涂鸦、愚弄庸众?
  很不幸,第一个走进神话爆破室的主角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伊沙克·牛顿。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无可怀疑,只是今年在英国,出现了对这位科学家研究生涯的动人神话的怀疑。
  英国《泰晤士报》披露了这种爆炸性的新闻,传记作家怀特在1996年将出版的牛顿传记《最后的巫师》中称:苹果落在头上导致牛顿发现地心引力原理的神话,只是历时250年的一项掩饰这位英国科学家秘密阴谋的一部分。
  怀特说,牛顿不仅是一位残暴色情狂、神经病患者,还是一位魔法师。他之所以精心炮制苹果落地神话,是掩饰他对巫术的迷恋,而在当时,对巫术的迷恋会使他遭致绞刑的惩罚。
  怀特还披露了牛顿私生活中一些让神话仰慕者不愉快的事迹,比如,他的侄女巴顿,也是他的出版经纪人,为了使牛顿知名度火速上窜,为他修饰了这个苹果故事。牛顿有时也利用她作为社交和性的诱饵,来利用贵族们,让他们为他宣传,给他赞助。
  牛顿对从欧洲大陆进口的有关巫术书十分沉迷。那些书在当时都是赤裸裸的色情作品——在英国十分少见,价钱昂贵,而且拥有这些书会导致性命之虞。牛顿年轻时曾参与涉猎魔鬼研究等被查禁法术的外国秘密组织。他对炼金术感到痴迷,希冀从化学实验中发现永恒的灵丹妙药。怀特宣称:“从牛顿的文件中能找到暗示他是由炼金术,而非苹果掉落在头上,激发地心引力灵感的内容。”(材料引自《青年参考》)。
  怀特也是世界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畅销传记的作者。他这样报道,尽管还有待科学界进一步考证。作为一家之言,肯定是“哗众不取宠”。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不仅是牛顿“苹果神话”的传播者之一,也在1764年9月对鲍威尔说过以下名言:“如果我能死而复生,或者再生人世,我祈求上帝让我降生在英格兰那块自由的土地上。我所仰慕的有四件东西,它们是英国人引为自豪的,即:自由、财产所有权、牛顿和洛克。”而今怀特——这个英国的“乌鸦嘴”“神话爆破手”竟把英国人引为自豪的“国宝”牛顿置于尴尬境地,莫非想做“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么?非也。在一个有着洛克、弥尔顿、密尔这样的人文传统的国度,怀特之言作为一家之说,自有其必要存在的理由,只有愚昧的民族才长久跪倒在偶像脚下,不知怀疑和前进。
  与牛顿“苹果神话”呈崩颓之势类似,艺坛上更是神话气泡迭破。
  毕加索,这位现代派绘画巨擘,曾在临死前说:他晚年的作品多系涂鸦之作,只是为了愚弄那些盲目崇拜的庸众。这则消息经海外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文化界颇有触动:大师应不应置于实践检验之下?名气是否是拒绝批评的盾牌?
  胡利奥·伊格莱西亚斯是许多中国少女崇拜的偶像,前两年还爆出他与中国女歌星的新闻(当然这本身也是神话炒作术之一)。最近又因抄袭作曲人莫雷诺的《YoLanda》而被控走上法庭,赔了20万美元才了结官司。可见宇宙底下没有神,大家都是凡人,神话主角与神话推销商们之所以孜孜不倦地构思、设计神话,也不过是名利驱动而已。
  马雅可夫斯基:情妇邀宠、权造势
  三毛:荷西故事多属虚构?
  蓝英年先生最近的一系列有关俄苏文坛的文章,洞幽烛微,使我们看到俄苏时代形形色色文人们的命运。他有关马雅可夫斯基的神话真相,使我们青年一代又开了一次眼界。
  “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仍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评价不可不谓高矣!钦定之下,自然是登上神话之殿,让芸芸众生仰首而视了。可是,马雅可夫斯基被树为诗坛偶像的历程颇有点神秘小说的味道,原来他的情妇、“遗孀”莉莉娅在本世纪30年代政治清洗中颤栗自危,虽有上层大佬保护,但她觉得“仅靠个人保护并不牢靠。政治风云变幻莫测,除斯大林外谁都可能垮台,所以要想永远平安无事,非得有一道来自斯大林本人的护身符不可……深知斯大林心思的阿格拉诺夫立即给她出了个主意:借口马雅可夫斯基在社会上受到冷落,给斯大林写信……”
  神话的初衷竟是出于一个女人生存欲望的强烈。1935年11月24日,莉莉娅在致斯大林信中说:“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逝世后,有关他诗集的出版和纪念活动等事宜全压在我一人身上……书店里没有马雅可夫斯基的书,哪儿也无法买到……马雅可夫斯基研究室至今尚未筹建……马雅可夫斯基命名的广场和街道,均未实现……我独自无法克服这样的官僚主义的淡漠和抵制。经过六年的操劳我向您求助,因为看不出继承马雅可夫斯基巨大革命遗产还有别的办法。”
  这封信正好成了斯大林干预文学的最好借口。他在收到莉莉娅的信的当天,就给叶若夫下达了指示:“对他(马雅可夫斯基)的纪念和作品漠不关心是犯罪!”指示一下,所有对马雅可夫斯基持不同意见者全遭当头一棒,泄了气。
  偶像树起来了,神话造起来了,主角的大名响彻寰宇,莉莉娅是从中渔利者之一。可是想知道莉莉娅对他的“情人”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有多深吗?1945年,在莉莉娅的前夫奥西普死后,她对人说:“这对我是第一次真正的痛苦。马雅可夫斯基(情人)死了,普里马科夫(丈夫)死了,这只是他们死了!可奥西普死了,我同他一起死了。”(材料引自蓝英年《马雅可夫斯基何以被偶像化》,见《远东经贸导报》《北京青年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