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_大学生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_大学生问题

发布时间:2019-04-07 05:15:39 影响了:

  1985年秋。外国新闻界的望远镜头突然对准了中国的校园。从清爽的北京到炎热的南京,从滨海的上海到古城西安,他们在搜寻着爆炸性的新闻。  十分遗憾,他们想得到的信息没有得到。他们精心设计的关于“红色中国闹学潮”的系列报道只能告吹。
  不过,如果他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我国的新闻机关却不乏关于大学生的报道。
  新华社消息:河北省委书记邢崇智来到河北大学,同300多名学生进行关于形势和政策问题的交流……福建省委
  书记项南到福州大学回答1800多学生提出的83个问题……
  《人民日报》消息:中央顾问委员会把首都16所院校的120多名学生请进中南海怀仁堂座谈……
  10月14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用爱的犁铧在学生的心田上辛勤耕耘,政治辅导员李彬被誉为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李彬这个鲜为人知的年轻人,就在这样的时候,成了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
  作者简介:一个抗联战士后代的命运
  哈尔滨。马迭尔宾馆309房间。李彬坐在我们对面的床上,微笑着,眼睛眯成一条缝。他穿着灰色西装,没系领带,瘦高个,脸象刀削似的,留着向前梳的学生头,看不出一点教师的样子。
  这个32岁年轻人的经历,颇有些戏剧性。他的父亲曾是位抗联战士,当过李兆麟将军的警卫员,在白山黑水之间浴血奋战,几次死里逃生。这位老战士在“**”中却遭了厄运,被打成特务,从监狱出来已是奄奄一息。李彬挎着小筐跑遍哈尔滨附近各县为父亲买鸡蛋、鲜鱼。父亲神奇地恢复了健康。李彬却离家远去。北大荒的土地印下他这名小知识青年的足迹。在农场,他学会了怎样顶着“大烟炮”用弯把 锯放倒参天大树;又怎样用细嫩的肩头把一抱粗的大松树抬上拖拉机。也许是他血管里奔涌着老军人热血的缘故,他参了军。他的顽强让人吃惊:拉练路上双脚磨烂,他竟一声不吭;劳动时昏倒地头,爬起来接着干……可惜,他刚刚当上班长(迈出元帅之路的第一个台阶),却因严重的胃病退伍了。值得宽慰的是他的复员证上记录着两次三等奖和五次嘉奖。更大的“战功”是他征服了一位少女的心。他在黄陂住院时,结识了这位楚楚动人的卫生员。
  说到这儿,他脸红了。“她叫穗穗,是广州出生的,她的父亲是位战功卓著的老军长。”
  “将军的女儿为什么会爱上你这个小兵?”
  “她心中的偶像是保尔,大概我的瘦削和不屈有点象保尔吧?”
  “你爱她什么呢?”
  “她美丽、单纯、开朗、爱笑、爱看书。我们以书为媒,她给我借书,我看完她看,就这样,谈上了。”
  说着,他笑了。好了,就此打住吧,否则我们这篇报道就会成为浪漫的爱情故事了。
  第一论题:关于爱的主体与客体
  “没想到,我当辅导员,第一个反对我的竟是穗穗。”
  李彬深深吸了一口烟,吐出一缕缕白雾。
  1980年他以优异成绩在哈尔滨建工学院机电系毕业了。他爱自己的专业,急切地要投入火热的生活。可是学院决定他留校,并让他当机电系团总支书记兼80班辅导员。这是他不情愿的,可他是党员,又当过军人,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穗穗来信了,寄自东海之滨的军医大学。“你怎么能当辅导员?我们的队长(相当于你们的辅导员)的面孔最难看,象个教父,我们谁也不喜欢他。我可不希望你当教父。你应该考研究生,考上了调南京也容易。我知道,你有股牛劲,只要下功夫,一定能考上。”说也怪,穗穗的来信不但没有说服他,反而激发了他,“我就不信,辅导员给人的印象这么不好,我非要干出个样子来!”
  新生入学了,他跑前跑后,帮着同学们搬行李安排宿舍。他把北京姑娘朱首明的行李扛到宿舍,她坐在床上看着空荡荡的屋子竟捂着脸哭了。李彬问她为啥哭,她说:“想家!”李彬心里一阵翻腾,是呀,他们还是孩子,我当兵的第一天夜里不也趴在被窝里哭过鼻子吗?我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温暖。不过,几天后,他又翻脸了。这些学生太不象话了!下午三点了,他发现有三个同学蒙头大睡;在另一个寝室,三个同学在打扑克,脸上贴着纸条。真让人又可气,又可笑。李彬把他们狠狠地训了一顿。别以为你们是凭分数考上的“时代宠儿”,我就是要狠狠地管你们。他面色铁青,言辞尖刻。
  时间很快过去了,尽管李彬起早贪黑,可班级的工作不见起色,同学们对他敬而远之。他想征求一下同学们的意见。
  337教室寂静无声。李彬站在讲台前有些烦躁,十分钟过去了,竟无人发言。他用手敲了敲桌子,提高了嗓门:“你们是不是建机80班学生?对班级一点意见也没有吗?”自然是沉默。
  “老师,我给你提一条意见!”终于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给我?”李彬一愣,但很快镇定下来,“好,你提吧!”
  “你太严厉了,批评人太狠……”
  “你开会讲话空洞乏味,走形式……”
  “你偏向班干部,处理问题不公……”
  意见提完了,班会结束了。李彬坐在办公室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他清醒了许多,似乎今天才认识了自己的学生。他佩服这些孩子的率直,虽然有些偏激,可他们说的是心里话。敢想、敢说,不掩饰自己的观点,这大概是八十年代青年的一个特点。这说明了他和学习之间还有一堵墙,他把学生当成了管教对象,而学生把他当成了可畏的教官。尽管他心里燃着一团火,可在学生看来他脸上挂着一层霜。理解,理解!他和学生之间多么需要相互的理解!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到来了。李彬向同学们建议搞一个以吃饺子为内容的晚会。月上中天的时候,建机80班教室里热气蒸腾,煤气炉跳动着淡蓝的火苗,钢精锅里水花翻滚,男生在擀饺子皮,女生在包饺子。不知谁的脸上蹭上了面粉,引起同学们一阵哄笑。这时门开了,李彬提着满满一兜苹果,气喘吁吁地走进来。“同学们,祝你们节日快乐!我也来尝尝你们的饺子!”“乌拉!”同学们一阵欢呼。北京姑娘朱首明竟高兴得跳了起来。
  同学们以为李老师是不会来的,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是呀,李彬家有年迈的父母,他整天穷忙,全家难得吃一顿团圆饭。今天妈妈忙乎了一个下午,做了好几个菜,要留他在家吃饭,可他还是跑来了。再说,逢年过节是他给穗穗写信的时候……“老师,请您先尝尝!”十几双筷子一齐递过饺子来。他望着十几张真诚的脸,眼睛湿润了……他感到了一种幸福。他爱父母,他爱妻子,也爱身边这些可爱的学生。他相信爱的链条会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