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美好的东西是什么 我们似乎离美好更近了一些
 

美好的东西是什么 我们似乎离美好更近了一些

发布时间:2019-04-11 04:48:54 影响了:

  在“知行社”成立五周年之际,作为创始人,我一直在想,2007年,知行社的成立仪式,为什么会选择在3月30日,一个春天将至未至、花朵将开未开的时节。但是现在觉得,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从春天出发,通过知行之路,走向更美好的春天,这既是我们共同的期望,也是愿意始终努力的方向。
  除开日常活动,每年一次年度庆典,每年一位年度人物,每年一本年度作品选——这样的“三个一”,居然被这样无名无利、无钱无权的民间团队,坚持了整整5年,想到这,就不免为身边这帮美好的人,为向往美好教育的人感动。虽然,我们也曾有过迷惘,有过彷徨,有过激情的消匿,有过同伴的离散,有过运转的艰辛,但是毕竟,我们走过来了,一年年的,从春天出发,走到又一个春天。
  不容易,真的很不容易。
  更难得的是,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有激情的面孔出现,不断有新鲜的血液汇入。从御营小学博爱分社,到广元市利州区分社,到石塘小学儒雅分社,再到北川县民族中学分社,每一次的队伍壮大,都让我既欣慰又忐忑。尤其是,当愈来愈多的目光开始关注我们,当我们的声音传得愈来愈远,从涪城到三台,到江油,到北川,到广元,到重庆,再到美丽的南通、厦门,再到遥远的哈尔滨……每一次的声音扩散,每一次的行动步伐,每一次的涟漪回环,都让我既激动又紧张——信任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配得上他们的信任和期望,自己能否受得住这样的承负和担当。
  因为毕竟,这只是一个松散的民间团队。而我不止一次地调侃过自己:想象无边,能力有限——这并非是我所谓的“奢华的低调”,而是实在,高调不起来。
  记得,刚出发不久,就有人迟疑着离开,说是团队走不了多远,就会风流云散,湮没无闻。这样的担心和犹豫,我也有过,类似的情形,我也曾多次经历。民间团队的命运,似乎大多是,轰轰烈烈开张,冷冷清清收场。有时,想着那些慢慢掉队的人,渐渐冷淡的心,我真的不敢肯定,自己能够坚持多久,始终跟随的人,还能够共行多远。
  我们都知道,岁月无敌,在光阴面前,谁都难有胜利可言——再相爱的人,也得分开,再持久的筵席,也得散场。但是,我们决不会因为要分开就不求相聚,决不会因为要散场就拒绝开始,就像我们都知道,人最终难免一死,但我们决不会轻易放弃生活,或拒绝生命。“何谓胜利?”里尔克说,“挺住就意味着一切。”挺住,不是结果,只是过程,是姿势,是抗拒,是暂时的不屈从,或者说,是不轻言放弃。
  这些年来,对于教育,对于它所存在的问题、困难,我们听到了许多宏大的理论,高调的言说,也听到了很多埋怨、指责、抨击、嘲讽,这既让我们感到迷茫、困惑,又让我们觉得荒凉、艰难,以致于我们既不敢相信未来可以更美好一些,也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更努力一点。所以我们在迷茫中陷入困顿,在困顿中更加迷茫。
  我也曾经犹疑,对“草根”和“民间”。但是现在我想说:没有“草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民间”,就没有真正的中国。所谓的庙堂,再高迈,再辉煌,也只占极小的部分——古往今来,这片辽阔的大地,除开小小的庙堂,其余都是民间:花草的民间,枝叶的民间,山山水水的民间,道路纵横的民间,万物生长的民间,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民间。
  教育,从来就只是“民间”的事,从孔子开始,“学在民间”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过,无论梁漱溟,还是晏阳初,或者陶行知,就本质意义上讲,他们都是民间的“草根”——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依然时有痛感,无论是教育的变革,还是教师的成长,只有源自底层的这些草根,这些民间的力量,才最真实、最可靠,也最宝贵,最接近教育的真相和本质。
  正因如此,我们选择了这样的集结,一个又一个,从自己回到自己。正因如此,我们选择了这样的出发,一次又一次,从春天走向春天——我愿意相信,所有的加入,都是因为“知行”二字的吸引,所有的结盟,都是因为对“教育”工作的爱恋。我更愿意相信,这是美好的聚合,有意义的集结,因为它是朝着未来、朝着梦想、朝着可能、朝着明亮——聚合就是力量,聚合就是改变:聚合于美好事物身边,我们自己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因此,这样的行走,其实就是对自身的完善和提升,这样的坚持,就是对教育的修正和美化——不是外在的、表层的装点和修饰,而是内在的、深层的影响和改变。以读促写,以写激读,切磋与交流,研讨与展示,这样的宗旨,从一开始,就被我们主张,虽然有时会有所减少、弱化,但被唤醒的热情、被激发的动能,总会在我们的感觉和经验里,停留,延续——正因为这样的停留和延续,让我们愿意更加努力,使自己变得好一些,更美好一些。
  萧伯纳说:“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候,要比我出生的时候更美好。”我也有这样的“希望”,无论对庞大的世界,还是效力的教育。我相信所有热爱或喜欢教育的人,愿意为教育尽力的人,对未来抱有信心和想法的人,也都会有这样的“希望”——相同的尺码,相近的温度,相似的心跳,相类的愿景,相当的承担,我愿意相信,正是这样一些血液里的因子,让我们走到了一起,一走就是激情的五年,甚至,坚持着要走得更远。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行走,就有远方——此时此刻,我惟愿自己,也惟愿所有的同仁:既不伤感于时光已逝,年华渐老,因为我们离美好的教育,毕竟更近了一些;也不自喜于大功初成,固步自封,因为我们离期许的世界,毕竟只是更近了一些。
  路万千,程万里。未来,还有漫长的光阴,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脚力,去点数,去丈量,还有无尽的风景,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去体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