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北宋的“八行选士”_北宋士夫周沆
 

北宋的“八行选士”_北宋士夫周沆

发布时间:2019-04-17 04:35:17 影响了:

  早在春秋时期,儒家便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政治理想,就是政治统治应该建立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各级官员在担负政治责任的同时也应该是伦理道德的楷模。但直到汉朝把儒家思想旗帜高高举起以后,道德品行才正式被列为选任官员的基本标准。人事部门每年以“四科”选拔官吏,德行排在第一,同时规定“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即任何一科都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个人品德(孝悌)和职业道德(廉公)。从东汉中期起又有新政策:品行优异而能力较差的,特许不经试职直接授官,可见道德在彼时公务员选拔标准中的优先地位。
  选官以德为主,实践中总会碰到两个难题。
  一个难题是有“德”者,未必有当官施政的能力。另一个难题是“德”这个东西有点空泛,落实不易。很难给出具体明确的尺度,结果便让权门请托、营私舞弊的人有机可趁。东汉顺帝时,河南尹田歆向中央荐举六个孝廉,其中五个是贵戚写条子交办的。再往后,举孝察廉基本上成为既得利益者“萝卜选官”的直通道,大抵能够被荐举的,多有官宦家世或政治背景。另一方面则是弄虚作假的丑闻不绝,州郡贡举的孝悌曝出在墓道里接连生儿子,司徒奖抜的名士被下堂而去的妻子当众揭出十五件稳藏起来的秽事。所谓德行选官,最终成为积弊深重的浆糊一团。于是,后来就有了矫正其弊的科举选士制度。
  但是,科举在实践中又出现了忽视选士对象品德的问题,所以唐宋以来,重才轻德的指责和矫治,乃至取消科举的实验一直存在。北宋范仲淹策划庆历新政时给出两个建议,治标之策是废除糊名法,考察品行没有亏缺后再上报姓名;治本之策是兴建各级学校,通过本乡本土的学校教育来培养和考察求仕者的德行。因为他很快下台,这些办法并未切实施行。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提出用学校培养代替科举取士设想,俾使“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实,王安石在位也很短暂,学校贡士直到徽宗时才真正实现,大体是:国家停办科举,基层依照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共八种美德推举培养对象,保荐入学,政府以道德、学业并重为标准,直接从学校考选公务员。但是,从史料记载看,这个贴有道德标签的选官工程与科举相比,浑水更多:大观二年十一月,前利州州学教授何浩曝料:学校升舍考选走后门现象严重,士人“猥以投贽文字为名,交相请托,以侥幸一得”。其后御史中丞吴执中又揭露所谓八种德行荐士的种种浆糊,比如父母有病,儿子写青词祝祷,或断荤吃素,常诵佛书,便谓之“孝”;曾经救兄溺水,或与弟同居十多年,便谓之“悌”;接济嫁为人妇贫不自给的女儿,便谓之“睦”,收养了一个弃婴,便谓之“恤”,“如此之类,不可遽数”,最终将“八行选士”演绎成一场喧闹的“道德达人秀”。
  (摘自《组织人事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