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职业培训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促进_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
 

职业培训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促进_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

发布时间:2019-06-18 04:03:12 影响了:

  摘要: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对在就业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从职业指导的角度展开原因分析,同时开展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对促进毕业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指导;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84-03
  数据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逐年递增: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0万人、2010年631万人、2011年660万人,教育部预测“十二五”期间全国将有34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1]。如果解决不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势必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隐患,也将极大地浪费宝贵的人力资源。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本文从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在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
  一、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院在每年11月(就业前)、6月(就业后)对毕业生的调查情况,发现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实际情况如下:
  1.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到基层就业。我院专业设置以农科为主,主要是针对服务三农、农业科研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但面临的实际情况是,90%学生基本都留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不愿到基层就业;75%的同学在就业时将薪酬水平定在2500以上,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同时我院是在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最多的学院,每年毕业研究生约有180人左右,其中的农药学、植物病理学、农业害虫与昆虫防治等大多专业为农科专业。毕业后绝大部分毕业研究生都流向了以非农业主导的发达城市、珠三角地区等地,而一些以农业为基础的单位(如广西钦州农业局、江西正邦、惠州银农等)来我院接收毕业生时,往往是招不到毕业生,或是在接收后1年内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离开。
  2.眼高手低,欠缺吃苦耐劳精神。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许多学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但往往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不佳。我院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植物保护、资源环境科学属农科,在就业过程中,有许多农科学生为了留在城市,80%转行的同学大多选择了在销售、采购行业就业。而这些行业要求毕业生能吃苦耐劳、有拼搏精神,如果是在中小民营企业工作的话,则更加要求有个人牺牲精神。2011届本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有不少同学通过了一些外企、上市企业和笔试、面试,进入了实习阶段,但在实习过程中流失率比较高,到最后真正能留下来的不多。据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看,主要是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分配任务的时候争先恐后,但真正能花时间、花精力完成任务的不多,在不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往往会找各种客观理由来为自己解释,而没有从主观上找原因。
  3.法制知识欠缺,劳动权益受损。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了新的劳动合同法,虽然在每年的毕业生职业指导时也给毕业讲解了一些重要部分,但仍有95%的在每年就业前,75%的同学在就业后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了解。在2007~2011年的就业工作中,每年都有毕业生因为欠缺相关的法律知识,而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或自己忍气吞声,致使自己的劳动权益受损。如2011届的小张通过参加招聘会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正式建立劳动关系后,在接后的2个月,小张发现用人单位并没有依照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承诺支付劳动报酬。小张多次与用人单位交涉未果,随后,其与用人单位大吵一顿,甩袖而去,没有想到依法力争自己的合法权益,后来在学院辅导员的建议下,找到了天河区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才追回了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
  4.信息不对称,没有充分利用就业信息。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模式是:学校联系用人单位—发布用人信息-组织供需见面-双方满意后达成协议[2]。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用人单位过来后,少人或无人参加招聘面试的情况,而又还有不少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当然,其中不排除有个别企业在知名度、提供的待遇、成长平台等方面有所欠缺,对毕业生缺乏吸引力。但往往有些各方面都不错的企业、单位来招聘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时更多的原因是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毕业生对企业的文化、背景、制度、成长平台等不了解而造成的。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毕业生最关注的是单位的薪酬,而对其他方面了解不多,甚至有10%的毕业生对招聘的企业完全不了解。还有不少毕业生不了解国家、地方的政策规定,导致了就业信息的利用不充分。
  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实践做法
  通过调查分析,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于毕业生的价值观出现多元化;职业指导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的。针对实际情况,我院联合各方力量,通过改变职业指导课程教学、丰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调动班主任积极性、校企合作办学等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1.进行分类指导,增强职业指导实效。①对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取向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学院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素质特征,结合个人的价值趋向和兴趣爱好。并考虑人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职业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学院在工作过程中,将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中进行分类指导,如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其次,注重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学院在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职业需求的变化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进行弹性规划。主要教会学生学会分析、收集社会需求信息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的规划。②调动班主任积极性,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但学院职业指导人员有限,为了更好地对学生个人进行职业指导,学院邀请了专业师资对班主任进行了职业指导方面的培训,使班主任具有职业指导的基本知识,可以针对班上同学个人进行简单的职业指导。
  2.改变毕业生看法,引导基层就业。①营造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校园环境。我们一是利用学院网站、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弘扬献身基层、志愿服务西部的毕业生的崇高精神。二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基层就业氛围,学校通过挖掘基层就业毕业生的优秀事迹并将其艺术升华,排演出小品、戏剧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对在校生进行启迪教育。三是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增强榜样的教育示范效应。②协助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一是组织毕业生参加组织部门的基层选调。近年来,我院通过广东省委组织部选调到基层42人,通过广州市从化、增城委组织部选调到基层20人,其中99届毕业生王某2005年已担任镇委书记。二是引导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援藏支疆支边。2007年来,全院共有25名毕业生被挑选奔赴西部。三是支持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创业。我院积极为回生源地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学院老师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发挥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自主创业,如创办特种种植场、养殖场、进行农业综合项目开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