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中国古代设计对今天的启示和借鉴 国外高校评估对中国高校的启示与借鉴
 

中国古代设计对今天的启示和借鉴 国外高校评估对中国高校的启示与借鉴

发布时间:2019-06-19 04:47:26 影响了:

  摘要:本文拟对三类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与评估的概况进行研究,从评价机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与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评估;质量;国外;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19-02
  一、国外高校质量评估的类型与主要特点
  大学在评估中的自主性日益得到彰显。
  (一)美国模式
  评估机构为院校组织战略论坛,提供行动计划,鼓励学校创新。
  1.评估机构。美国联邦宪法没有赋予联邦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通过私立的、非营利性的认证机构完成。截至目前,美国共有19个院校认证组织、61个专业认证组织。
  2.评估标准。美国院校认证的显著特点是其评估标准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变化,强调保持学校的特色。目前,美国最大的院校认证机构中北部州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推出的两种院校认证方式——学术质量改进项目与评价和促进质量项目将重点由“评”转移到“建”,将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带入了新的阶段。
  (二)英国模式
  以各院校定期完成自我评估,取代全国范围的学科评估。几十年来,英国形成了比较具有特色和有效的高等教育评估机制。院校评估的重点是评估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性,而不是直接审查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审查内容。院校审查的重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根据QAA课程项目质量和标准的常规评估方式,审核机制的有效性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机构;第二,审核院校发布的课程项目质量和学术标准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据高等教育基金理事会(HEFCE)规定的要求,;第三,审核学校内部和学科层面的管理质量,检查运作程序的实际内容,以保证院校内部教学管理质量和学科建设是否有效和可靠。
  2.审查目的。对学科层面执行QAA参照标准运用情况的审核调查称为学科审核调查,主要有三方面目的:①证明院校的教学科研质量保证机制按计划运作;②判断“学术质量”的水平;③比较院校所供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并对比信息使用者的亲身体会。
  学科审核调查的数量和范围是由QAA根据院校的规模和学科特点决定的。具体程序是学科审核调查的范围由辅助管理员作初步的确定,最后,由审核小组作最后的选择。最终的评语由高到低依次为“广泛信心”(broadconfidence)、“有限信心”(limited confidence)和“没有信心”(no confidence)。最后的结论写成报告公开发布。英国院校审查制优点是充分利用院校内部质量保证机制,大大降低外部审核的负担,同时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体系的独立性,使得院校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以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
  (三)芬兰模式,也称大陆模式
  这种模式为政府部门主导模式,政府的意志和价值取向发挥着重要作用。
  1.充分体现民主。1995年,芬兰教育部成立高等教育评估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均由教育部任命所有成员,每四年制订一期评估规划,理事会成员的任期也为四年。在芬兰,是否参加评估,完全尊重高等教育机构的自主权,评估活动依据自愿的原则开展。
  2.评估体系特点。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受教育部委托,定期组织“高质量教育单位”的评选和评估工作。进行这项工作的宗旨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教学和科研的结合,鼓励教育发展和创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经费资助。
  二、对我国高校评估的启示与借鉴
  “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是去年7月颁布的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提出的要求。此举被普遍认为有两方面意义:一是促进高校信息公开;二是促进高校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但目前高校发布的质量报告,总体上更像工作总结。我们广泛借鉴国外高校评估模式,对我国高等院校评估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创新机制,强化高等教育质量意识
  教条式教育质量观要转变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质量观,并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质量意识,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高位发展。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强化高等教育质量意识,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而且是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的主要目标。
  (二)建立高效的高校教学评价机构
  进一步健全教育部属下的高等教育监控与评价系统。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日,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政府、培养单位和学生三者的利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独立的高校质量监控与评价机构。这个高职高专院校质量评价机构,不行使行政事务管理功能,主要负责评估标准的设计和审定,并定期开展校内的教学工作评估,它既是领导层的咨询机构,同时也兼具向学校和院(系)提出质询的权力。
  (三)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应该在分类指导的原则下,制定多元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地方高校,按照不同的准分别进行评估。在进行评估环节中,要依据具体情况使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指标。评估过程中评估的最低标准与优秀标准,最低标准是高校发展的硬件设施和基本办学条件,而优秀标准体现了高校的努力方向,高校在未来发展中应逐步实现。
  (四)构建科学、系统、客观的高校评估指标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评估往往导致强烈的管理主义倾向,奖惩意味浓厚,强化了政府部门的主导和垄断地位,以往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封闭的刚性结构,只能测评硬性的外部化指标,有许多内在的、不可计量的因素无法得到体现和测评。这种单一的指标体系强调共性,忽视了高校办学的个性,同时脱离地区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强化“标准”,淡化“特色”。改进这种评估制度,首先随着中央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政府部门对高校的管理以宏观管理为主,制定教育方针计划和统筹规划。其次。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高校评估和建设工作,研究地方特色的评估模式,对本地高等学校开展评建工作。最后随着学校法人地位的确立,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等学校将成为评估的主体。加强对自身的评估,勤抓办学质量建设和监控,建立以教学评估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监控系统。
  (五)鼓励政府以外的第三方民间组织参与高校评估
  目前“评估”成了政府的行政任务,高校的角色是消极应对,专业组织及第三方民间组织没有话语权。高校面向社会办学,担负着培养各类人才的责任,社会各界也有理由对高校办学理念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所以培育专业性社会评估机制有助于保证评估的全面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使评估成为全社会认可的、促进和监督学校办学的有效手段。第一,建立政府、专业组织、学位授权点之间意见和信息表达沟通协调的信息化平台,保证沟通的顺畅,及时传递共享各类信息。第二,在政府、专业部门、高校间能建立一整套利益整合与引导机制,将评估的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价切实与各主体的利益挂钩。第三,将评估与培养对象的社会就业联系起来,将就业导向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内容。
  (六)为保证质量评估的质量改进目的,有必要制定相关的后续评估制度,监督高校的整改和后续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沟通申诉渠道。
  参考文献:
  [1]陈国海.21世纪初我国普通高校教学评估的走向[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4).
  [2]李亚东.试论中介性教育平估[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3).
  [3]李平.架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4).
  [4]毕家驹.世纪之交的国际高等教育评估[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7,(3).
  [5]沈玉顺.国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模式介评[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2).
  [6]曹云亮.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及最新发展趋向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1,(3).
  作者简介:杨岚(1980-),贵州毕节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讲师,就职于毕节地区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