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从“农业”中悟“教育”_广西梧州市农业
 

从“农业”中悟“教育”_广西梧州市农业

发布时间:2019-06-20 04:20:58 影响了:

  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有种观点——“教育是农业”,而且大都认为这是陶行知、吕叔湘、叶圣陶等老先生提出来的。最近我参加教育部校长培训班学习,授课的沈茂德老师同样表述了这样的观点,本人觉得有同感但又不完全认同。如是想从历史的文献中寻求几位老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准确看法。从文献的记载来看,觉得我们对几位老先生的观点有些误读。教育家陶行知在《中国教育改造》一书中相似的名句有:培养教育人和种花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的观点,在《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中有记述:最近听吕叔湘先生说了个比喻,他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民的需要;而叶圣陶老先生则根据这个比喻提出: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它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纵观几位“大家”的观点,其表述是何等的准确与严谨。我认为教育之所以不完全等同于农业,它的最大差别在于农业可“选种”而教育不能,教育的“种子”的“好”与“坏”,教育是别无选择的。更何况现代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土栽培、反季节种植等打破自然规律的现象,这是教育目前乃至今后都无法做到的。但是几位老先生所说“教育类似于农业”,细想起来,确实有其深刻的哲理。
  第一,无论农业还是教育,面对的“种子”都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东西就有自身的意志和精神,有属于他本身的本质力量,外部环境是不能彻底改变它的,只能满足它、顺应它、引导它、发展它。俗话说:种瓜只能得瓜,种豆只能得豆,人们怎么样努力都不能改变它的生命属性。同样,受教育的人是有生命的,人的生长是个自我生长的过程,是任何别人都无法代劳的。我们只能提供条件和环境,因为只有环境适宜,他们才会萌发成长!人的成长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的过程,需要教育者有更多耐心、爱心和信心。一粒种子可以成为大树,一个幼小的生命也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但他总是在适合于自己特有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延续。为此,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种子”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让他们各自发挥能动作用。
  第二,都要因“材”施教(育)。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季节,有不同的栽培方式,有经验的农民都慬得适时追肥浇水,适时除草松土,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强制它不生长。这正与人的培育一样,我们的教育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为他们创造宽广、自由的发展空间,提供顺应秉赋和开发潜能的机会。教育过程就犹如一个耕作过程,当产量不高、质量不精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农作物,当我们的孩子出现些问题的时候,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卸给孩子们,更多的时候应该考虑,我们有没有考虑他的基本情况?有没有考虑孩子的自身条件?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根据不同的个性特征施以不同的教育,才能促进孩子最大限度地成长和成才。我们鼓励孩子冒尖,但我们承认差异,允许落后,不搞千篇一律,因材施教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要培育的是一棵棵千姿百态的幼苗,而不是工业化流水线千篇一律的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去塑造他们的个性,是测量我们教育是否达到理想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要时刻铭记,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让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就成了千篇一律的产品流水线,就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更谈不上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必须成为教育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第三,都要因“慢”达成。农作物的成长由选种、育种、栽种、培植、成熟、收获一个周期的耕作,农民忙而不急,精耕细作。做教育就像搞农业,每播下一粒种子,都需要精耕细作,按照个体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培育方式。而教育与农业最像的地方,则是双方都需要培育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效果。而且,教育的“种子”成长的周期高于许多农作物,坚持“慢”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要有耐心、有精耕细作的恒心,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那么这些种子要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第四,都要因“时”而教(育),因“地”制宜。适时、适当、适度、适地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农业如此,教育也是这样。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空气、水分……,观察农作物生长,一切都那么自然而且合乎时宜,恰到好处,因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对不一样的“种子”采取适合其成长的方式,结出喜人的硕果。在这些因素之中,你很难说谁比谁更重要,同样如此,在教育过程中,绝没有一种单独的力量和单独的因素。良好的教育,追求教育的整体合力。在我看来,家长、学校、社会构成了一个孩子成长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不良的环境能产生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环境。而其中,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能够产生直接影响,家庭文化自始至终是孩子成长的基础生态环境。学校和老师则是孩子们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生态环境。教师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人物,优秀的教师可以使学生一生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学校应该千方百计地营造一种合适的环境,为孩子们的和谐成长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并为孩子们的个性成长提供特殊环境。同时,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形成科学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使学生在校外的环境得到净化、文明、健康,适时地掌握教育孩子的“节气”。
  第五,教师要有“农夫”的精神。农夫为了培育农作物,夜以继日,烈日暴晒,风吹雨打,朴实无华,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无怨付出。同样,作为教师,如果每个学生都是“种子”,教师要让种子茁壮健康成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要像农民一样艰苦劳作,满怀希望,披星戴月,精心呵护。而且农民可以面对农作物的“减产”或“绝收”,而教育的“种子”一旦受了“天灾”或“人祸”,再次成长的机会就一去不复返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要比农夫更辛苦。有人说教师是个很危险的职业,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甚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这一点都不假,没有“农夫”精神是办不好教育的。
  总之,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树木”与“树人”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对有生命的“种子”的培育,都应根据其不同特性“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并通过其完整的生长周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学校就是“庄稼地”,师生是农民对种子的期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跳出教育看教育,从农业的生产规律中思考教育,从“农业”中感悟“教育”,以完善我们的教育观、人才观。让教育回归其应有的本源,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
  责编/张 鹤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