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谈如何判别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谈如何判别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9-06-21 03:53:28 影响了: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而 课堂教学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是一块凹地,所有课程都在课堂里汇聚并得以整合。课堂又是一块高地,所有课程都在课堂里提升并得以实现。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课堂,抓住了课堂也就抓住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学校、校长、教师都明确学校要抓教育教学质量,必先集中精力抓课堂。但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呢?根据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的研究,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设计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取得课堂教育教学的“高效益”。
  一、合目标。任何一套教材,编者都会依据知识结构进行编写,每个章节都会安排不同的知识体系。在这个知识体系中,肯定会安排适量的知识內容,其中包括这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知晓所教章节的重点、难点并不难,因为在各个学科教师使用的教参中,编者都会明确指出。当然,教师也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学校、不同学生而有所调整,因为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并不尽相同,这就看授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备学生”。毎当一节课的重点、难点确定之后,教师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怎样突破重点、难点了。而这一工作则是评价这堂课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想办法取得突破。对于重点、难点的突破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釆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仍然是因为同一个班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知识基础。怎样分解难点、突出重点,这涉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老师在这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也是评价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前提。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种方法、同样一句话由不同的教师说出来其效果相差甚远。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可以从课堂检测中体现出来。测验学生对本堂课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重点知识的运用水平,这种对新知识、新技能的突破就可作为该堂课“有效”评价的首要标准。
  二、有效率。所谓“有效率”,主要是指通过教师这一节课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这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得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毎一堂课都有时间限定,一般中小学为40至45分钟为一节课,也就是说一个教学内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认真分解本章节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安排教学时间,并且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內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我这里讲的任务不是指教师讲完本章节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了,而是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讲完这一教学內容后,学生掌握本章节知识的程度要求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这就要求在评价课堂的有效性时必须达到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其一是教学时间,限定在规定的课时以内。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本节课内容,课前早一点、课后推迟一点,这都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甚至影响到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或学生的其他工作,学生对这样的课是不欢迎的,甚至非常反感。这样的课和这样的教师,也就不可能成为高效课了。其二是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以内,学生学习完了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达到了灵活运用该节课时学习的有关新知识的教学目的,即单位时间内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这堂课也就达到了“有效课堂”的又一个评价标准。
  三、有生成。“生成”是与“预设”相对应的。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对教学的“生成”作了很好的论述:所谓生成性发展是指不可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在教学中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中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应该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总之,生成性激活了课堂教学,并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当然,正如课堂不能全是教案的展开过程一样,课堂也不能完全是师生的即兴创造。凡事都有度,重要的是和谐、融合、自然。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课堂是否有“生成性”是评价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四、属常态。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为推广新课程改革的新观念、新理念,各地开展了很多的教学比武活动,各种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课程改革,推广了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但一个学校的教学基本是在常态下进行的,我们所讲的“高效课堂”也必须属常态课。因为现实教学中往往很难像公开课、观摩课那样进行,常态课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常态课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状态下的随意课。常态课虽然不追求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但应该是朴实的、真实的、原始的、精彩的、高效的。它的朴实性的教学更能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更能体现自然状态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真实呈现。高效率的常态课更是教师素质与教学精神的完美结合,因为,常态课不是在别人的监督下进行的,是教师经过日积月累的知识沉淀,运用自己反复斟酌的教学艺术,经过自己精心设计,浑然天成,在行云流水中彰显了教师的功力。这成为了课堂“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待延续。一堂优质高效的课,它对学生的影响不局限在课内。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课前的“预设”可能是准备了一天,也可能是一年,甚至可能是一生。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要素,在教学过程中预设“动机”,从而引发学生课堂的思考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这将成为学生课后探究新知的行为活动的内驱力。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动下,尽管这堂课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就课的设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很完美,但它的成功不只是本节课任务的完成。它的最可取之点是课虽上完,学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心未尽;通过这样一堂课引发了学生对课中某个知识或某种现象的不断思考与探究,从而产生了求得解决这一知识或现象的欲望,甚至成为学生一生研究的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动力,这成为真正“有效课”的本质特征。
  増强 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以过硬的师徳和师能为前提,需要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真正“高效”的课堂。我国的素质教育推行了几十年,新课程改革也在向前奋力推进。我们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使学生真正受益,让我们的课堂真正“高效”,我认为离不开这“五个方面”的思考,因此,这应将成为我们评价“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
  责编/董 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