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艺术修养 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修养网
 

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艺术修养 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修养网

发布时间:2019-06-22 04:20:00 影响了:

  摘要:中小学教师的艺术修养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的质量。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艺术修养内涵由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呈现能力组成。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以美育教学理念为前提,以学生审美认知需要为中心;艺术呈现能力的提高以教师艺术知识技能为基础,以教学艺术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为手段。中小学教师只有通过“知”、“孕”、“化”的艺术体验过程,其多媒体艺术修养才能在实践中得以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艺术修养;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呈现能力:艺术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4-0040-0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对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设计和制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多媒体是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各个要素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交互的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以多媒体为知识信息载体,科学性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以及自身辅助教学的需要;而随着科学技术、生活水平和教育的发展,教师与学生都有着对多媒体审美的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和审美需要是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必然发展起来的,这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属性。因此,多媒体不仅具有技术性、科学性,而且还具有艺术性并产生艺术功效。多媒体画面的艺术功效显现在认知与教化、传播与沟通、情感的宣泄和净化、个体的心性构建上,是知、情、意的交融,真、善、美的统一[1]。由此可见,多媒体的艺术性能够全方位地塑造一个审美、完善、和谐的人。目前,中小学教师更多的是强调多媒体的技术性和科学性,而忽视其艺术性,更忽略了自身的多媒体艺术修养。作为中小学教学多媒体的设计者——中小学教师,其艺术修养高低决定着多媒体的艺术性,也直接影响多媒体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艺术修养的提升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艺术修养的内涵
  “修养”通常指以个人意识和行为自我锻炼、培养和陶冶为基础,经过不断努力所取得的能力和品质[2]。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艺术修养是教师在自我训练、培养和鉴赏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多媒体所具备的艺术意识和艺术行为的能力。艺术意识表现为中小学教师的艺术审美修养,即拥有艺术审美的能力;艺术行为反映中小学教师艺术呈现的能力。因此,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艺术修养内涵的构建就是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艺术呈现能力的提高。
  1 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审美是在审美需要驱动、审美意识调控下,调动审美感知、想象、情感、鉴赏等多种心理功能,对艺术作品进行体验和感悟的心理过程。艺术审美能力是在心理活动中进行审美判断和形成美的形象能力,是艺术意识的集中表现。因此,教师的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培养教师的感知力、想象力、情感和鉴赏力。感知力是整体反映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获得外部事物完整的表象,按照一定的结构图式使杂乱无章的对象秩序化,将自身的认知通道充分调动起来并立体地把握对象的能力。想象力是将感知和鉴赏的各种相关内容有机融合,最终孕育出美之形象的能力。黑格尔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想象力是审美活动的本质。艺术想象活动中,感知、情感、鉴赏等相互交织,构成动态的精神世界并实现美的形象的产生,在精神的王国实现自由和理想,达到创造艺术美的目的。情感是艺术表现的灵魂,正如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中表达:“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学生在学习认知多媒体的过程中,经过知、情、意的审美过程,将多媒体传达的知识,转换为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尽管教师是把意转换成知,但同样都是通过情来架构意、知的转换,情是多媒体艺术知、意转换的中介与桥梁。因此,师与生情感的共通,可以更好地消除师生沟通的障碍让教育过程更加顺畅,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也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鉴赏力是教师在拥有感知、想象力、情感的基础上对审美作品进行理性判断的能力,是艺术作品得以创造和发展的前提。教师只有提升自身感知力、想象力、情感和鉴赏力,才能从本质上真正拥有艺术审美修养从而提高多媒体的艺术性。
  在《美育书简》中席勒指出,只有通过美育这种精神能力的提高才能产生幸福和完美的人。美育的特殊作用是沟通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知识与道德,使得人性得以完善、完满和完整。目前,中小学美育其手段主要是音乐和美术教学,由此这就导致了很多人的认识误区:认为只有音乐和美术等相关的艺术教育才是实现美育的方法或手段。其实,实现美育的途径不仅在艺术教育中,而且还在其他课程教育甚至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中的美育是通过艺术化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语言,多媒体界面与音乐、视频、动画合理地搭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教师在贯彻美育教育理念,让学生感受美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了美育对象,成为美的创造者。由此可见,在多媒体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外在显现的美育向内在自我艺术修养的转化,也是教师多媒体修养不断得以修炼的过程。因此,中小学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时应贯彻美育的教学理念,培养自身多媒体艺术审美能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3大类别:意动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多媒体艺术满足的是人的审美需要。多媒体的艺术审美可以给人产生美的快感,能使人得到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宣泄不利于人成长的消极情绪,让教育过程成为用“人”的方式对待人、理解人和关怀人的过程[3]。所以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时,应给予学生人性的关怀,以学生的审美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喜好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审美需要为中心,关键是注意学生每个年龄阶段的审美发展规律,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审美特点和发展去设计多媒体。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图像和音乐等艺术审美心理存在差异。随着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中小学生的审美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需要教师不断关注学生和社会审美变化,提炼学生需要的审美元素并用于多媒体中,如2005年喜洋洋动画片播出後,喜洋洋这一新视觉元素被儿童所喜爱。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